有研究顯示,我國95%的體檢漏掉了腸癌篩查。我國腸癌發病率高,腸癌篩查恰恰是需要引起大家重視的[1]。
4月15日,由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諾輝健康等聯合舉辦,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支持的第三屆中國癌症早篩日“逃不掉的腸胃鏡”主題科普活動上,諾輝健康發佈了首份常衛清用戶檢測數據報告,呼籲高風險人群建立腸胃早篩的健康習慣,重視腸胃鏡檢查,實現結直腸癌和胃癌的有效預防。

“逃不掉的腸胃鏡”主題科普活動現場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據2020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我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為 55.5萬,居惡性腫瘤第三位。男性和女性發病人數分別為31.9萬和23.6萬,發病率為23.9/10萬,男性高於女性。死亡率為12.0/10萬,居第五位。
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結直腸癌新發人數佔所有新發惡性腫瘤的9.9%。其中,結腸癌在41-65歲人群發病率高。近20年,尤其是在大城市中,該人群發病率明顯上升,且有結腸癌多於直腸癌的趨勢[2]。
早期結腸癌可無明顯症狀,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性狀改變;腹痛或腹部不適、痙攣性腹痛;腹部腫塊;腸梗阻相關症狀;全身症狀如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2]。
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夠減少結直腸癌發病率、提升治癒率。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結直腸專業組主任醫師林國樂教授舉例表示,大家經常聽到的息肉其實就是癌症的“種子”,腸癌一般都是從小小的息肉慢慢變化長成癌的,這個過程一般需要5-10年,所以腸癌是可以預防的癌,及時做腸癌早篩很重要。
高危人群指有結直腸腺瘤病史、結直腸癌家族史和炎性腸病等的人群[2]。
1、對於高危人群,如篩查對象有2個以上親屬確診結直腸癌或進展期腺瘤(直徑≥1cm,或伴絨毛狀結構,或伴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建議從40歲開始或比家族中最早確診結直腸癌的年齡提前10年開始,每5年進行1次結腸鏡檢查。
2、對腺瘤性息肉綜合徵或致病突變基因攜帶者,建議每年行結腸鏡檢查。
3、對於 Lynch綜合徵家系中攜帶致病突變者,建議20~25歲開始結腸鏡檢查,每2年1次,直到40歲,然後每年1次結腸鏡檢查。
1、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合理和平衡膳食,減少紅肉類及醃製品攝入,注重植物性飲食,增加粗糧、蔬菜、水果攝入,據排便狀況調整飲食,限制酒精飲料。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鍛鍊,保持健康體重;養成良好作息時間;戒菸。
3、減少環境致癌因素接觸,如化學、物理、生物等致癌因素。
4、注重身體健康管理,瞭解遺傳、免疫、內分泌因素的促瘤作用。
與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眾的腸癌篩查低知曉率。根據《中國中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診療現狀調查》,國內不知曉結直腸癌篩查方法的人佔84.9%,沒做過腸鏡的人佔97.4%[3]。有研究顯示95%的體檢漏掉了腸癌篩查[1]。而同時,國內79.9%的結直腸癌患者首次就診即處於III或者IV期 [3]。結直腸癌防治的科普在國內依然是大部分人的盲區,65.1%的人不知道結直腸癌風險因素,69.4%的人不知道結直腸癌相關知識,60%的人對內鏡檢查存在顧慮,其中80%顧慮者主要擔憂檢查的不適感[3,4]。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高發癌症前六位中,消化道系統癌症佔4位[5]。中國的結直腸癌患者佔全球新增患者的30%,中國的胃癌患者佔全球新增患者的44%[5-6]。結直腸癌是中國近年新發人數增長最快的高發癌症[4]。
另一方面,我國目前消化內鏡供給嚴重不足。2019年,中國40-74歲結直腸待篩查人群數量為6.3億人,中國診斷性結直腸檢查量為1,116萬例。以腸鏡資源為例,中國目前腸鏡資源如果全部用於篩查,所有待篩查人群完成1次腸鏡檢查需要超過56年[7-9]。
鑑於腸鏡檢查供給的不足,有些癌症篩查機構和人群選擇了常衛清,這是一種通過檢測大便來進行結直腸癌篩查的方法,在家裡就可以自己取樣送檢,是中國目前唯一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癌症篩查產品。2021年至2022年,諾輝健康共計服務超50萬常衛清用戶完成檢測,用戶人群覆蓋了包含港澳臺全國所有34個省級行政區。報告顯示,檢測者中位年齡為45歲,結直腸癌患者最大年齡為88歲,最小年齡為43歲;腺瘤患者最大年齡為85歲,最小年齡為23歲。陽性率最高的3個省市為上海、廣東、北京,分別為11.2%,10.8%和9.1%。
數據顯示,常衛清癌症篩查陽性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升高。從40歲開始,每10年為界,受檢者人群40-50歲陽性率為4.2%,50-60歲陽性率為5.8%,60-70歲陽性率為9.9%,70歲以上陽性率為10.9%。因為腸鏡是診斷腸癌的金標準,以腸鏡為標準,常衛清陽性且腸鏡檢出異常發現疾病數據分別為:腺瘤、息肉等癌前病變佔比為83.2%,結直腸癌佔比為2.7%,其他疾病異常佔比為14.1%。

諾輝健康董事長兼CEO朱葉青
“我們希望推動高風險人群克服對癌症的心理恐懼,克服就醫拖延症,主動進行腸胃早篩,主動做腸胃鏡的篩查。改變生命的軌跡,首先要改變認知,改變健康管理習慣。”諾輝健康董事長兼CEO朱葉青表示,“在目前的臨床和醫療科技手段中,防治癌症最有效的手段是早篩。早篩最重要的價值不是發現癌症,而是儘可能不漏檢各期癌症,尤其是在無明顯症狀的黃金窗口區,發現癌前病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降低發病率,阻斷癌症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付斌, 許涵玉, 王永強,等. 某醫院健康體檢中開展大腸癌篩查調查分析報告及策略[J]. 中國保健營養, 2020.2:10-11.
[2]中國抗癌協會, 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 中國惡性腫瘤整合診治指南-結腸癌部分[J/OL]. 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誌, 2022, 11(1): 1-12.
[3]Xu Hui-Fang,Gu Xiao-Fen,Wang Xiao-Hui et al.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colorectal cancer risk factors, screening,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 multicenter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China.[J] .Ann Transl Med, 2022, 10: 354.
[4]奧林巴斯,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內鏡學專業委員會.2022大眾腸胃健康及內鏡檢查意識調研.
[5]Cao W , Chen H D , Yu Y W , et al. Changing profiles of cancer burden worldwide and in China: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21, 134(07):783-791.
[6]Sung Hyuna,Ferlay Jacques,Siegel Rebecca 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Cancer J Clin, 2021, 71: 209-249.
[7]中國統計年鑑2020
[8]李兆申,馬旭東,王洛偉.2020中國消化內鏡診療技術調查報告
[9]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制訂專家組.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J]. 中華胃腸外科雜誌, 2018, 21(10):1081-1086.
查看本次直播,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