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生寒,腎主冬

北方生寒,腎主冬

《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是學習中醫的必讀書之一。

本書選取最能體現《黃帝內經》理論體系的100個問題進行闡釋,每一個問題基本上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對該問題的闡釋,二是闡釋所依據的相關經典。內容上分為概念正名、陰陽之道、氣血陰陽、法於陰陽、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溼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百病生於氣10個部分。實為學習中醫、學習《黃帝內經》不可或缺的案頭書籍。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味鹹,鹹入腎,腎生髓。五行生剋,腎水生肝木。腎合方位北,北方的氣候特點是寒,在地合五行水,其髒腎,腎在體為骨骼,寒則凝,故寒能令物堅結。水的本性是寒,水色黑,其性為凜冽的嚴寒,寒則宜藏,故其用藏。其化為肅然靜定,冬寒之際蟲為鱗類,其職責在天是清靜,在地是澄明,其令冰霰與霜雪,變而為凜冽的嚴寒冰霜,其災害是冰雹。腎水之疾以所勝平之:味鹹入腎,味過於鹹,鹹走血,血傷則大骨氣勞,治以所勝,脾土之味甘,甘能緩,以脾甘勝腎鹹。腎志為恐,恐懼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髒傷。治以所勝,脾志思能勝腎志恐,故思勝恐。腎冬合六氣寒,寒凝傷血,治以所勝,燥熱之氣能勝寒。五方之氣,交替主時,厥陰風氣,少陰熱氣,少陽火氣,太陰溼氣,陽明燥氣,太陽寒氣,非其主位而有是氣則為邪氣。當其主位而有是氣則為常氣。


腎足少陰寒水主冬,與膀胱足太陽相表裡,故太陽為壬水,少陰為癸水,其日壬癸。腎為水髒,以潤物生精髓為其職責,腎苦燥,意思是為燥氣淫勝所苦。燥為金之氣,燥勝則幹,幹則水涸不能潤下。物燥則乾結,結則不通,水液不通則為病。辛味為陽,能升能散。為什麼又說辛能潤?辛辣之物入胃,輕者汗出津津,重者大汗淋漓,出汗就是腠理的玄府開洩,人體的津液流動,動則通,通可以祛除閉阻造成的各種疾病。腎為水髒,以燥為病患。吳昆說:“腎者水髒,喜潤而惡燥,若燥,則失潤澤之體而苦之矣。”腎作為人的臟器,既不能受火之刑,也不能像冬天那樣堅結,用標準術語就是喜潤惡燥。細心比較可以發現,此處《黃帝內經》原文較其他臟器有所增補,即在“急食辛以潤之”之後多了“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九字,滑壽認為是後人批註文字誤入正文,從上下文例來說是有道理的。


病在腎,春木之際容易痊癒,如果春天不愈,到了長夏溼土之際就會加重,如果長夏不死,秋天就會出現平穩的相持狀態。冬天水旺之際易於治癒,需要注意的是腎惡燥幹烈,不要食用燒烤過熱的食物,穿火烘過的熱衣。用十干來說,腎病在春木甲乙之際容易痊癒,甲乙之際不愈到了長夏溼土戊己之際就會加重,戊己之際不死就會在秋金庚辛之際進入相持平穩的階段,到了冬寒壬癸水旺之時病情就可能好轉。就每天的輕重情況來說,腎病在半夜會比較平穩,感覺良好。土旺四季,腎水在土旺之際病情會加重,就一天來說,到了辰戊醜未四個時辰是土所寄之時,病情會加重,到了傍晚病情又會相對穩定。


腎欲堅:堅,是固攝的意思。從水的功能來看,水的特點是流動不居,潤物無聲。但是,水需要在溝渠內流動,不能氾濫,精水不能外溢,氾濫外溢就是病態,為腎水的功能不足,不足則補之;另外,水不能幹涸,乾涸也為病態,是為邪實太多,需要瀉之。就腎的功能來說,腎合水,具有水的特性:一是腎精固不外溢則骨堅強有力,能勞作,故腎為作強之官;二是腎精充足,陰莖能勃起射精,生育後代。所以古人用堅字來概括腎的基本功能,不堅與過堅都是病理現象。如果腎的功能不足,也就是說堅緊不足,不能收藏,陰精外洩,則需要用苦堅之藥幫助它恢復功能,故以苦補之。堅結過度則為太過,為實,實則瀉之,鹹為水之味,既能軟堅,又能降火,故以鹹瀉之。《素問•至真要大論》:“水位之主,其瀉以鹹,其補以苦。”


特別提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