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第一方,傳承1800多年,只有1%的中醫人知道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

導讀

當歸四逆湯是治療痛經的第一方,出自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應用於臨床依舊療效顯著。屢用屢效的訣竅是什麼?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肖相如為我們揭示其中的奧秘!

 

什麼是痛經?

 

婦女經期或月經前後,出現週期性的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劇痛暈厥者,稱為“痛經”,也叫“經行腹痛”。

 

西醫學中的原發性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及盆腔炎性疾病等可出現痛經。

 

疼痛的發生機理是氣血不通暢,中醫認為“不通則痛,痛則不通”。不通最重要的病因是寒邪,因為寒性收引、凝滯,寒邪侵襲人體,使經脈收縮,氣血運行不通暢,則會發生疼痛。

 

痛經多見於血虛有寒的體質,經期抵抗能力下降,更容易感受外界的寒邪,使氣血流行不暢而發生痛經。

 

方劑來源

 

當歸四逆湯是治療痛經的第一方,出自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

 

《傷寒論論》第351條:“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擘,一法二十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論》第352條:“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當歸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個(擘),桂枝三兩(去皮),細辛三兩,生薑半斤(切), 吳茱萸二升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溫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方劑分析

 

當歸四逆湯即桂枝湯去生薑,倍大棗,加當歸、細辛、通草而成。

 

當歸、白芍養血和營,以桂枝、細辛溫經散寒,以炙甘草、大棗補益中氣,以通草通行血脈,合而論之,則能和厥陰以散寒邪,調營衛以通陽氣。

 

原本用於血虛寒凝所致的手足厥冷證。手足厥寒而脈細欲絕,強調的是血虛的病機,因血虛寒凝,不能溫養四肢,故見手足厥寒,脈細欲絕。

 

若痛經而伴有手足發涼的,是血虛寒凝子宮的表現,是當歸四逆湯的典型適應證。

 

若同時伴有胃寒吐逆之類的表現,就是“內有久寒”,可以用當歸四逆加吳苿萸生薑湯。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在當歸四逆湯的基礎上,加吳茱萸、生薑,以溫中和胃,散寒降逆,且以清酒助藥力而活血散寒。

 

現在劑量和服法

 

當歸四逆湯:

 

當歸12白芍12克,桂枝12克,細辛3克,通草6克,炙甘草6克,大棗4

 

用水1600毫升,先浸泡30分鐘,大火燒開後小火煮取藥液600毫升左右,分3次於飯前1小時左右溫服。每次經前服3劑。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的煎服方法與上相同,吳苿萸6克,生薑3片,只是要用水800毫升,用清酒800毫升煎藥。清酒即清沌的陳米酒

 

醫案

  

萬某某,女,22歲。患者經來腹痛已有5年之久,曾服溫經湯及調經諸藥,收效甚微,乃請餘診治。自述平時身冷惡寒四肢疲軟無力,小腹常覺不溫,月經愆期,白帶多而清稀;每逢經期小腹劇痛,痛時手足冰冷,口不渴,時吐清涎;小便量多。舌質淡暗、苔薄,脈沉遲細弱。證屬虛寒逆經。欲以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治之。

  

處方:當歸15克,桂枝12克,白芍(酒炒)15克,細辛6克,大棗18克,木通9克,炙甘草6克,官桂9克,臺烏9克,艾葉(炒)6克,吳茱萸9克,生薑9克,加白酒一杯同煎。

 

囑在經前煎服此方3劑,下月經期前再服3劑。後6劑而愈。

 

【按語】素體血虛,肝陽不足,陰寒侵襲,厥陰經寒,血脈凝滯,不通則痛。當歸四逆湯專為厥陰傷寒而設,女子又以肝為先天,厥陰之脈繞陰器而抵少腹,憑其脈證,當屬厥陰虛寒;又見口不渴,時吐清涎,則又知胃中宿寒,故以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溫而散補而通,果中。

 

痛經治療的其他方法

 

1)艾灸

【取穴】關元、三陰交。 

 

關元:臍下三寸(四指)

 

 

三陰交:內踝高點上三寸,脛骨內側面後緣

 

【操作】用艾條灸關元、三陰交各15分鐘,可有效的緩解痛經。

 

2)針刺穴位

經行不暢,少腹疼痛者,以任脈、足太陰經穴為主。取穴中極、次髎、地機、三陰交。

 

腹痛多在經淨後,痛勢綿綿不休者,以任、督脈、足少陰和足陽明經穴為主,取穴三陰交、關元、足三里。

 

另附兩個常用經驗穴

 

①平衡針灸的痛經穴 

部位:在胸骨體中段,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支及第四肋間神經前皮的內側支。

針刺特點:以針刺第四肋間靜脈的前皮脂的內側。

針刺方法:一步到位針刺法,針體進入一定要求深度後即可出針,不提插不捻轉。

 

②董氏奇穴的婦科穴 

部位:位於大指第一節尺側,計兩穴,取穴採用三分點法。五分針,針深兩分,一用兩針。

 

3)生薑紅糖水:經前3天開始喝生薑紅糖水,水溫高一點,也有緩解痛經的作用。

 

4)注意保暖,不要接觸涼水,不要吃生冷食物,避免疲勞、緊張等,可減輕痛經症狀。

 

注: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作者簡介|

肖相如,男,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中醫研究院第一位腎病學博士,全國重點腎病專科學術帶頭人,獲“白求恩式的好醫生”稱號和“我最喜愛的教師”稱號。

 

出生於中醫世家,自幼跟隨父親肖立渭(湖北省仙桃市中醫院名譽院長、全國名老中醫)學醫,又跟隨腎病學大師時振聲教授、全國傷寒大家李培生教授和梅國強教授。出版《肖相如論治腎病》、《肖相如論傷寒》、《腎虛嗎》、《養生腎為本》等專著10餘部。

 

來源:“天醫堂”公眾號(IDtyt012345),圖片來自網絡/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免費下載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

中醫在線視頻課程

中醫二十八脈及全部脈象(動態圖解)

高清舌診圖譜(收藏)

關注公眾號:中醫寶典 杏林醫典 岐黃寶典 懸壺寶典 祖國醫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

                                               .

更多內容盡在【中醫寶典】文章排行彙總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