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幹祖望創制:4味藥霧化方,治“鼻息肉”效果好

中醫書友會第343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幹老創制的鼻息肉霧化湯,有燥溼收斂特性,取蒸氣吸入法,燻蒸鼻腔,治小鼻息肉、鼻中甲息肉樣變和用於鼻息肉手術後處理,療效滿意。

息肉霧化湯
作者/幹祖望

幹祖望,1912~2015,出生於江蘇省金山縣,中醫現代耳鼻喉學科奠基人之一,國醫大師。
學術代表著作:《中醫喉科學》《幹祖望醫話》等。

成:蒼朮10克,白芷10克,石榴皮10克,烏梅10克

功效:燥溼收斂。

主治:鼻息肉。

用法:蒸氣吸入法

用厚紙做一漏斗,然後將藥煎煮沸後,將紙漏斗的大口罩在煎藥器的上口,尚達不漏氣,漏斗小口的直徑4cm大小,靠緊鼻孔部,閉口用鼻呼吸,將蒸氣從鼻腔吸入,每次蒸吸半小時,每劑每日吸兩次,連蒸吸1~2個月,將會達到預期的療效

注意事項:

(1)對較大的息肉,而通氣極差者,療效欠佳,需手術。

(2)息肉摘除後,1周開始蒸用,保持鼻腔通氣,可減少或控制復發。

(3)貴在持之以恆,患者每次蒸用後,自覺鼻腔舒適,通氣改善,20天后息肉明顯縮小。

(4)蒸氣過熱時離遠些,以免燙傷。

方解:

鼻息肉是因溼濁氤氳上蒸清竅所致,蒼朮味苦辛,性溫燥,辛香發散,是祛溼的重要藥物,不論是治內溼外溼,均可採用,治外溼以蒼朮為最佳。按現代藥理分析,蒼朮利尿發汗,有較強的排鉀、鈉的作用,將其鼻腔濁涕及息肉中的水分排出,而使炎性水腫消退,息肉縮小,鼻腔通暢

而白芷“其氣芳香,能通九竅”,可興奮呼吸中樞、血管舒張和收縮中樞,使鼻腔通氣改善,嗅覺好轉。藉助石榴皮、烏梅酸斂收溼,對息肉血管起到硬化作用,使息肉無血供應,營養中斷,控制其生長。合而用之,燥溼收斂,以使溼祛症除,共奏其效。

按語:

息肉霧化湯是用其燥溼收斂特性,取蒸氣吸入法,燻蒸鼻腔,治小鼻息肉、鼻中甲息肉樣變和用於鼻息肉手術後處理,療效滿意。

典型病例:

楊某,男,41歲。

鼻塞多年,乞靈收縮藥以求退,但近來兩月,收縮失其效用,子夜更甚,涕不多,嗅覺遲鈍,查見左中鼻甲息肉樣變肥大,充盈鼻腔,嗅裂消失,右側膿性分泌物很多,舌質紅,舌苔薄,脈弦。

診曰:鼻塞新寒久熱,古有遺訓,熱在肺也。涕訴不多,查有膿涕,誠恐常規之法難以奏效。用麻杏石甘湯,方固奇僻,或可有望。對於息肉,取外治法(蒸氣吸入),以求綠葉之功。

內服:麻黃3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甘草3克、菖蒲3克、乾地龍10克、辛夷6克、白芷6克、魚腥草10克,5劑。

外用:息肉霧化湯,5劑。取蒸氣吸入。

5日後複診,鼻塞稍有改善,有涕出,鼻甲稍感縮小,鼻道稍見寬暢,治取內外兩途,內則麻杏石甘湯處理鼻淵,外用蒸氣吸入,收斂香燥,已初見成效,自然以蹤進為是。連進20劑。

三診時,鼻道通暢許多,嗅覺在有無之中,鼻甲肥大得到收縮,則求者已應,所欲者又得矣。

去內服藥,單用外治,治50餘日,鼻塞消除,嗅覺基本恢復正常。

↓點擊搜索關鍵詞,查看相關好文↓


版權聲明
本文摘自《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效驗秘方精選(續集)》丨主編/米一鶚丨本文作者/幹祖望丨編輯/閆奇峰、居業
本文版權歸權利人所有。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

↓歡迎關注“中醫書友會視頻號”↓

戳此下載靈蘭中醫ap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