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生活順遂,一定要學會正確的方式表達憤怒情緒,有時候需要委婉,有時候需要直接,有時候需要心平氣和,有時候不妨火冒三丈。
最近一位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手機壁紙:
一朵美麗的荷花上面寫著偌大的“莫生氣”三個字。
一問之下才知道,7歲的兒子十分調皮,喜歡拖拉,前天晚上,她火氣上來沒忍住,把兒子揍了一頓。
揍完之後,又是心疼又是後悔,於是想方設法地提醒自己少生點氣、少發點火。
這種狂躁之後的內疚,我相信絕大部分的媽媽都不會陌生。
每個媽媽,在有了孩子最初的那段時間,都會暗自下定決心要做一個溫柔又耐心的媽媽。
但真的到了養育的時候,才發現“溫柔”這件事有多難。
曾經有這樣一則新聞,一位33歲媽媽,因為晚上孩子的作業沒有寫完,磨磨蹭蹭,她心如火燒,大聲訓斥孩子,當即出現口角歪、手握筆困難等症狀。
即使脾氣再好的媽媽,也招不住孩子三番五次的磨嘰、拖延、闖禍……加上生活的其他煩惱,一件小事就能很快地讓自己爆發。
令媽媽們倍感壓力的是,發脾氣常常被指責會對孩子造成巨大傷害,這讓不少媽媽處於內疚的狀態中。
其實,所有的憤怒渴望出口,是正常的,作為父母,我們也無法避免這樣的時刻。
“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要想人生順遂,我們一定要學會生氣。我們要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恰當地表達憤怒的情緒,有時候需要委婉,有時候需要直接,有時候需要心平氣和,有時候不妨火冒三丈。”
人人都會有情緒,開心時想笑,委屈時想哭,生氣時的怒氣衝衝,這是人之本性。
媽媽們大可不必為偶爾衝孩子發脾氣而苛責自己,因為孩子也要懂得:媽媽也會脆弱,也會有情緒,他也要學會設身處地地體諒媽媽的感受。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不勸大家如何才能不發脾氣,而是大家聊聊如何正確地發脾氣。
認識一對夫妻,剛結婚那陣,經常為了小事吵得臉紅脖子粗。
感到生氣時,就去外面跑圈,直到自己冷靜下來,再回家討論之前的事情。
這個小技巧夫妻二人實踐了好幾年,結果吵架次數真的明顯減少。
發脾氣常常讓人失去理性,因為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憤怒來臨就在一瞬間,理智還未來得及產生,失控的憤怒情緒就主導我們做出傷害對方的事情。
所以,當你想吼孩子、想罵人時,我們要練習的是暫停,耐住性子等待幾秒再做決定,或者暫時離開衝突現場,回房間或者衛生間平復心情。
這個時間,你可以對自己做心理暗示:先不要發火。接著再來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甚至可以對孩子說:“我現在太生氣了,不能跟你說話。等我平靜下來我們再談。”
《正面管教》一書中也提出了“冷靜期”這個概念,當你忍不住想要對孩子大吼大叫時,試著從當下的情形中撤出來。
這種暫停,可以讓你察覺到自己的情緒,有效避免因憤怒而做出錯誤決定,並能減少你對孩子的攻擊,避免暴力行為或者傷人的話。
教育孩子之前,學習管理憤怒是很有必要的,畢竟肆無忌憚的吼叫帶來的傷痕,需要更長的時間去修復。
媽媽們能察覺負面情緒、能反思自己的行為,漸漸地,也就不會被情緒所控制,這個過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長過程。
發脾氣的表現方式多種多樣,有的人是暴怒,又罵又打又摔東西;有的人是言辭激烈,明嘲暗諷;還有的人是冷著臉,一言不發。
發脾氣之所以廣受惡評,就是因為人們在發脾氣的時候,不僅態度惡劣,而且說話夾槍帶棒,這自然是極不可取的。
所以我們在發脾氣時,要避免被當下的情緒左右,儘量保持客觀冷靜。
第一,客觀描述眼前看到的現實。比如“你把妹妹打哭了”、“你的房間沒有及時整理”、“你把剪刀亂放在客廳。”
第二,清晰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比如“這讓我很生氣”、“我現在很不高興”等。
第三,說出我們希望孩子怎麼做,越具體越好,比如:“我希望你能去妹妹房間跟她道個歉。”“吃飯前,請把你的房間打掃乾淨。”“我希望你拿了東西要物歸原處。”
在這個過程中,態度可以嚴厲,但儘量避免一些言語上的貶低和人格攻擊,嚴肅、認真地說出你的要求和感受比羞辱孩子更有效果。
這樣的表達,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也更容易讓孩子學著體諒爸爸媽媽。
減少發脾氣對孩子的傷害,最後一步要及時和孩子道歉和覆盤,與孩子“和解”,修復親子關係。
目睹完媽媽發完脾氣,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誠惶誠恐的,內心很沒有安全感,不僅是因為害怕懲罰,更是害怕媽媽不再喜歡自己。
所以,當你衝孩子發脾氣之後,需要一個“和解”的過程,可以是簡單的擁抱、親吻等肢體接觸,也可以是一聲道歉。
告訴孩子,媽媽生氣只是因為那些錯誤的行為,並不是針對孩子本身,媽媽還是一如既往愛著他。
尤其是當你的怒火不全是因為孩子時,如因為工作不順而遷怒,或者對孩子犯的錯反應過激,更是要和孩子真誠地道歉。
“剛剛媽媽不該那麼大聲,媽媽下次會冷靜下來再和你說話。”
接著,再來和他覆盤事情的過程,並表達你的期望,比如:
這一過程,帶給孩子的是被理解、被尊重、被重視的感受,他們會更加主動地反省自己,改正錯誤。
有了覆盤和道歉,不僅能及時修復我們跟孩子關係,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道歉的價值。
“為人父母是一門需要即興發揮的藝術,沒有一定之規,總在變化當中。只要你對孩子的管教是以他的身體和情感需求為中心,只要你能夠時常關照你自己的想法、情緒和呼吸,那麼,再加稍許運氣,你就能培養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情商高的媽媽,並不是從來不發脾氣,而是要懂得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發脾氣是人生中無法避免的事情,學習怎麼發脾氣,是每一位媽媽漫長的修行。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有所收穫,記得到文末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