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山西】4.27-30 | 晉東南秘境之濁漳河谷和佛道教造像考察

【五一·山西】4.27-30 | 晉東南秘境之濁漳河谷和佛道教造像考察

守護國保 / 傳承文化

濁漳河

發源於長子縣太嶽山

流經上黨盆地,滋養著一方百姓

在幽深的濁漳河谷地區

深山與村落之間

竟散落著近十處元代以前的

早期木構建築



這裡有

天台庵、大雲院

兩處唐末五代遺構

也有著從五代至明清

千年古寺龍門寺

離開濁漳河古向南

沿著太行山進入晉城地區

藏於晉東南深處的

佛、道教彩塑造像更是精彩絕倫

府城玉皇廟

獨冠天下的二十八星宿彩塑

小南村二仙廟

體態端莊宋代樂氏仙女塑像

青蓮寺

塑彩自然的唐代佛像、宋代羅漢



讓我們跟隨張老師

再次走進晉東南

尋訪濁漳河谷的早期木構建築

與晉東南佛、道教造像經典!

///

1

行程亮點

1. 晉東南濁漳河谷地區8單位
2. 建築、道教造像、佛教造像明確三大主題
3. 系統梳理五代以來的木構建築+宋代彩塑欣賞
4. 法興寺、崇慶寺文管所長張老師全程帶隊深度講解

2

文化講師

張宇飛

長子縣法興寺、崇慶寺文物管理所所長
長治彩塑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出版有彩塑藝術專著《佛影——法興寺、崇慶寺、觀音堂彩塑藝術賞析》,與人合著有《國之瑰寶——長子法興寺崇慶寺》等。27年來,張老師一直致力於發掘與研究長治古建、彩塑藝術,並榮登央視向全國人民推介當地古建文化

3

行程概要

D1

4月27日

星期四

長治指定酒店集合

D2

4月28日

星期五

濁漳河谷古建築:

天台庵(國3/五代)、大雲院(國3/五代-清)、龍門寺(國4/五代-清)、原起寺(國5/宋)

D3

4月29日

星期六

道教造像:

澤州玉皇廟(國3/宋金元),高都東嶽廟(省保/金),小南村二仙廟(國4/宋)

D4

4月30日

星期日

佛教造像:

青蓮寺(國3/唐-清)、羊頭山石窟(國6/北朝-唐)

17:00 送達長治東站

4

費用詳情

3688 元/位
識別二維碼報名

費用包含:

  1. 講師:文化講師全程講解

  2. 服務:全程領隊周到服務

  3. 門票:行程內所有景點門票和文保費

  4. 交通:全程舒適空調大巴

  5. 住宿:三晚四星標準酒店

  6. 餐食:三頓自助早餐、五頓正餐

  7. 設備:無線講解器

  8. 保險:旅行意外險

費用不含:

  1. 往返程大交通費用

  2. 未提及的其他費用

報名後有事退出怎麼辦?

1.集合日前3天及以上取消,可退實際未產生費用(有可能包含門票、餐費、住宿等);

2.集合日前3天以內,所有費用將無法退款。

5

行前預習

天台庵(國3)

天台庵始建於唐天祐四年(907),為北方天台宗庵院,現存正殿和一通石碑。根據建築形制,正殿曾被推斷為晚唐木構。2014年修繕時,在脊博與替木之間以及飛子上先後發現“長興四年九月二日”“大唐天成四年創立”兩處後唐墨書題記,綜合判定正殿為五代木構。正殿樑架在後世被改造,簷角起塑明顯營造出“如翠斯飛”的動感。


正殿單簷歇山頂,簡板布瓦,琉璃脊獸,屋坡舉折平緩,四翼如飛。簷下四周設臺明,正面明間臺明下安裝踏跺。殿身四周為圓木柱,柱間施闌額,無普拍枋,柱礎為覆盆式,柱頭卷殺較緩,柱上安有斗拱承託屋簷。殿內無柱,四椽栿通達前後簷柱,結構簡練,相交嚴實,無繁雜裝飾之感,使殿內空間顯得更大,與五臺山南禪寺大殿的建築結構相近,體現了唐代建築的特點。



大雲院(國3)

大雲院創建於五代後晉天福三年(938),初名仙岩院。天福五年建大佛殿,後周顯德元年(954)建寺外七寶塔,至北宋建隆元年(960)已有殿堂一百餘間。寺院坐北朝南,分前後兩進院落。現存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佛殿、三佛殿及前院東西廂房。大佛殿、七寶塔為五代(907-960)建造,其餘大多為清代建築。


大殿建於五代後晉天福三年(938),殿內東壁繪五代維摩經變壁畫,辯論中的維摩詰風采照人,與面容端莊、舉止安詳的文殊菩薩形成對比。他們身後有菩薩、羅漢、天王、神將、侍從等。扇面牆正面繪觀音、大勢至二營薩。大佛殿的普拍枋,是中國木構古建中使用最早的實例,是中國木構建築由唐朝模數制向宋代營造法式演變的活化石。寺前有後周顯德元年(954)七寶塔,通體用青石雕造,塔身後面刻有比丘半掩門。


龍門寺(國4)


龍門寺,初名法華寺,又名惠日院,始創建於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550)。寺院坐北朝南,佈局分三條軸線佈置。中軸線佈置了三進院落,每進院落均設有東西配殿,院落隨地形建造,形成漸次疊高的形念。中軸線採用對稱式佈局,顯示了中軸線建築在寺院中的尊崇地位、西軸線南前後兩進院落的僧舍和庫院等附屬建築組成,東軸線則南聖僧堂、水陸殿及禪堂、僧舍同合成的院落組成,東西軸線上的建築均南前院、中院和後院部分組成,兩軸線的建築多為明末清初所建。


山坳中的龍門寺清幽寧靜,寺中主體建築有五代後唐同光三年(925)西配殿、北宋紹聖五年 (1098)大雄殿、金代山門、明代燃燈佛殿。懸山頂的西配殷是中國現存五座五代建築之一,簷下為鬥口跳。振翅欲飛的大雄殿為三開間歇山頂,鬥棋為中央起稜的批竹昂,白灰之下的明代壁畫在近年維修時剝露出來。龍門寺前院尚保留早期迴廊形制。龍門寺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築集於一處,是濁漳河谷內歷史最悠久、現存文物建築最多、跨度時間最長、石刻史料最豐富的寺院。


原起寺(國5)

原起寺位於濁漳河畔臺地上,始建於唐天寶六年(747),寺院坐北朝南,橫向開間,中軸線上依次為享亭、大雄寶殿,東側有配殿,西側有大聖寶塔;現存大雄寶殿、青龍寶塔均為宋代原構,餘皆明、清建築。
大雄寶殿、獻亭均規制較小,緊湊相鄰。獻亭石柱刻有對聯,廊下有北朝造像碑,前有唐天寶六年(747)經幢。建於北宋後期的大雄寶殿為面闊三間的小佛殿,單簷歇山頂,琉璃譽飾,樑架為通簷四橡袱,鬥供四鋪作。北宋元花二年(1087)建造的八角七層青龍寶塔位於寺西,高17米,鬥棋、飛簷皆由水磨青磚雕刻,塔剎為磚制七級相輪。


澤州玉皇廟(國3)


玉皇廟,又稱府城玉皇廟,創建於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是古代澤州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的道教廟宇。玉皇廟分三進,頭道山門、二道山門、諸神享亭、玉皇殿建築在一條中軸線上。平面佈局為長方形,計有殿宇樓亭110間。整個建築結構嚴謹,雕刻精細,顯示了宋代廟宇建築的獨有風格和澤州先民的藝術才華。

玉皇廟的廟內保留有金、元、明三代彩塑280餘尊,壁畫120平方米,金、元、明、清記事、重修碑碣36通(方)。玉皇廟殿頂上還保留有金、元、明部分琉璃藝術構件。玉皇廟內二十八宿塑像位於廟內西邊走廊,由元代雕塑家劉元(劉鑾)雕塑,塑於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現存塑像23尊,造型生動,體現了元代道教造像的面貌。雕塑者憑藉豐富的想象力、將本是古代用來觀測天象的二十八星宿化身為二十八位人物,使得民間對玉皇大帝的全方位信仰有了直接的參拜對象。


高都東嶽廟(省保)


高都東嶽廟亦名東大寺。始建於金大定年間(1161—1189)。清康熙五十七年與乾隆五年重新整修。現存建築為山門、東西廊廡、大齊殿、藏經閣及兩側垛殿等。其中大齊殿為金代原構,餘皆明清重建。


大齊殿內奉齊天大帝。殿前月臺上建捲棚頂抱廈一座,大齊殿面寬三間,單簷懸山頂筒板瓦頂,前簷為一間敞廊,廊柱上刻有金大定年間佈施題記。簷下斗栱四鋪作單下昂,殿內樑架規整,樑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前乳栿通簷用三柱。屋頂上三彩琉璃剪邊。殿內泥塑五尊,基本完好。神臺基座束腰須彌式,滿雕力士及各種花紋圖案,有“金大定二十九(1189年)題記。板門四周立額、門額、門檻皆為石質,上雕線刻荷花、牡丹、化生童子等各種紋樣,圖案精細,刀法洗煉,堪稱金代佳作。



小南村二仙廟(國4)


澤州縣金村鄉小南村二仙廟,又名二仙觀,因崇祀唐代樂氏二仙女而得名,該廟創建於北宋紹聖年(1097)。 二仙廟的塑像像共6尊,除二仙真人外,另有侍女4尊,殿內塑像,是晉東南僅存的樂氏二仙塑像,與大殿為同時代作品。塑所塑人物體態端莊,眉清目秀,為宋塑之佳作。殿內天宮樓閣,由三個單體建築和一個單拱廊橋組成。斗拱柱枋、構欄門窗、脊與吻獸皆木製而成,是極為精巧的宋代建築模式。

正殿面闊進深均為三間,單簷歇山頂,正殿內的天宮樓閣由三個單體建築和一個單拱廊橋組成,斗栱柱枋、構欄門窗、脊瓦獸吻皆木製而成,斗栱出挑之多在宋代建築中極為罕見。在正殿屋簷下有宋大觀年間的創建碑,記載了廟宇的建造年代。

二仙金妝塑像端坐在玲瓏剔透的木雕精製的龕閣中。大殿簷下有宋大觀年間的創建碑。主祀傳說由民女成仙的樂氏姐妹,參看歷史傳說《樂氏女成仙》,後槽的仙台上塑二仙及四侍女像,身材修長,眉目清秀,是僅存的宋塑樂氏二女神像,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青蓮寺(國3)

青蓮寺始建於北齊天保年間(550-559),初名硤石寺。唐大和二年(828)在其北側上方建新寺,鹹通八年(867)賜名青蓮寺。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上院賜名福巖禪院,下院稱古青蓮寺。明代福巖禪院複稱青蓮寺。兩寺均依山而建,坐北朝南。

青蓮寺以其現存54尊唐、宋彩塑而聞名。在這些彩塑的裝鑾中,其中的宋塑採用了四種妝金工藝。青蓮寺妝金工藝為時代影響下創新的產物,其歷史人文價值不可忽視。下院現存正殿和南殿以及明代舍利塔一座,另有遷移來的唐代慧峰法師石作墓塔一座。上院有天王殿、藏經閣、釋迦殿、大雄寶殿、觀音閣、地藏閣等建築,其中藏經閣二層不符合宋金元明清的風格,釋迦殿、觀音閣、地藏閣為北宋遺構,後二者及藏經閣一層經清代重修。

觀音閣上現存宋代觀世音像和十六尊者彩塑,地藏閣上存有地藏菩薩和十殿閻王,也為宋塑。觀音閣樓下後牆中部,鑲嵌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羅漢碑記》石碑上,刊載十六羅漢及五百羅漢名號,其中五百羅漢名號,是在現存記載中時代最早,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資料。釋殿內佛與菩薩、羅漢樓內十六羅漢、地藏樓內地藏苦薩與十殿閻王都是北宋彩塑佳作。


羊頭山石窟(國6)

羊頭山石窟,原名定國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499)。羊頭山石窟砂岩大小不一,則洞窟大小不等,多為長方形狀。通常為1石1窟,個別1石2窟或3窟,較大窟龕有22個,小型佛龕80多個,目前開放的有9個較大石窟。
開鑿在一塊巨石上的3號窟,四面都有造像。主窟開口於南側,向內鑿出洞窟。窟門為圓形門柱鳳鳥門,尖拱形門楣;門兩側各雕1尊菩薩造像。其餘3面為;東側闢1小窟,窟門雕兩條小龍;西側開1淺龕;北側背部浮雕千佛。3號窟為一石開兩窟,整個巨石有大小像龕30餘個。8號窟是1塊歪斜于山頂的巨石。羊頭山石窟,處於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中間地帶,其建造形制和風格獨特,是研究佛教的傳播路線和石窟建造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對研究古代藝術的發展具有較高的價值,是寶貴的文物遺產。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