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真實感受,遠比數據重要

老百姓的真實感受,遠比數據重要

最近第一季度的宏觀經濟數據紛紛公佈,各方解讀百花齊放。“通脹”VS“通縮”的神仙打架,很多圍觀群眾雲裡霧裡的。

其實,宏觀數據看上去遙遠,卻是和民生息息相關的。從民生角度看,有比“通縮”更值得關注的數據,爭論“通縮”相關的一些數據分析比結論更為重要。

就業率應該是宏觀經濟數據的核心

中國輿論場的經濟討論中,談貨幣太多,談就業太少,實屬本末倒置。當年凱恩斯大師就是琢磨怎麼應對失業問題“開悟”的,成了當代貨幣經濟學的祖師爺之一。可以說,貨幣學理論甚至整個當代經濟學體系的“大核”就是就業。

因此,經常留意美國宏觀經濟數據的朋友都不難發現,就業相關數據的核心地位。評價美國經濟表現,失業率、新增就業人數、首申失業救濟金人數的“就業數據三件套”是必不可少的,受關注程度遠遠大於M2、M1的花裡胡哨。

畢竟任何經濟活動都是以人為中心的,不是為數據而數據。人的經濟活動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就業,沒有有效就業,消費、投資都無從談起。所以就業相關數據是應該最受重視的。

我們的就業率數據曾經“先天不足”。國家統計局的就業率數據中,2011年之前,我國是以“城鎮登記失業率”作為就業數據的主要指標。這個統計口徑的數據失真程度堪稱匪夷所思,最典型的是1990年代下崗潮時的數據,當時大面積失業已經是人盡皆知的社會問題,但是“城鎮登記失業率”一直很堅挺地維持在3%以下……

2011年後改用國際標準,以“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作為主要統計口徑後,情況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觀。至少不是“城鎮登記失業率”那麼離譜的波瀾不驚。不過,“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到底多大程度反映了真實的失業水平,一直存有爭議。主要還是看個就業狀況的變化趨勢。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5%,比上年同期略高0.1個百分點。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

3月份的數據顯示失業率有了下降趨勢,5.3%和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只高了0.1%。可說是“走出了疫情陰影”,也意味著就業狀況的進一步改善,需要經濟表現超過疫情前。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點”,是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升至19.6%,較2月提升1.5個百分點。通常每年第四季度的“畢業季”,這個數據都會上升,這是就業市場消化新增就業人口過程的正常表現。但是,這次歷時半年還沒消化完,過程確實比較長,到底是疫情因素的影響,還是就業市場新增就業崗位不足,有待後續觀察。

從就業情況看,宏觀經濟的強勁復甦還沒到來。


“通縮”可不是“肉菜便宜,生活成本下降”

就目前的數據看,我們還要為促進就業做更多努力。解讀宏觀經濟數據是為民生改善服務的,否則沒有意義。

比如,最近炒得很熱的“通縮”。比起到底是不是“通縮”,更重要的是“通縮”到底會對民生產生怎樣的影響。

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是衡量“通縮”“通脹”的主要指標,所以有評論者樂觀地表示“通縮對普通人沒啥不好的,豬肉便宜、菜價不貴,挺好的”。最近豬肉價格已經到了10元區間,似乎也印證了他們的看法。然而,這是“天真”了。

CPI指數是一攬子商品價格,食品只是其中一部分,豬肉又是食品中的一部分。豬肉價格下跌,別的食品還是在漲。今年一季度食品CPI為3.7%,較整體CPI高出2.4個百分點。也就是說,CPI下降並不代表以食品為代表的基本生活成本下降。

尤其是在“蛋糕變小”的經濟收縮期,局部的結構性通脹會比經濟擴張期的整體通脹,痛苦指數更高。就業不穩、收入減少,“溫和上漲”的紙面數據可不能緩解生活壓力。

國家統計局給出了“通縮”爭論的標準答案:現在沒有,下階段也不會。既然有了“標準答案”,看來也沒什麼可爭論了。但是,結構性問題依然不能忽視。

一季度的宏觀經濟數據,主要有兩個結構性問題,都和民生就業有關:

第一個問題是貨幣的流動性,M2和M1的剪刀差太大了。通俗地說,就是貨幣很多,但是錢太少了。

M1是現金加活期存款,平時老百姓不會文縐縐說“我家貨幣如何”,只會說“我家的錢如何如何”,大致對應的就是M1。M2比M1多了一塊短期內不會動用的“準貨幣”,定期存款之類的,就老百姓平常說的“死錢”——賬面上有,但是不會輕易用。

3月末,M2餘額281.46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存量和增速都很驚人。281.46萬億,相當於2022年GDP的234%。要只知道全球的平均水平大約是136%,發達國家更高些,一般認為160%是正常的。目前這麼高的水平,M2還在以兩位數以上增加。

廣義貨幣就像是水壓快速上漲的堰塞湖,但是並沒有流動的水壓。3月份的M1餘額67.81萬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居然比上月末低0.7個百分點。目前M1連M2的四分之一都不到,而2019年這個比例是30%。三年疫情後,M1和M2的剪刀差大幅擴大了5個點以上。

M2本來應該是M1的水庫,但是現在看上去更像是個堰塞湖。繼續傳導不暢上游堵著,下游是旱死。但是,貨幣洪流真的衝出來,那麼下游就要澇死。中小企業和老百姓既有缺錢的現實痛苦,又有錢不值錢的風險。

這就是目前貨幣流動性的結構性問題。這不是簡單的通縮或通脹,問題要複雜得多。


出口增量不增收的結構性問題

另外一個結構性問題就是外貿出口。三月份的出口數據不是“超預期”,而是好到爆表。

海關統計顯示,一季度出口5.65萬億元,同比增長8.4%,而進口僅增長0.2%。貿易順差大幅擴大。3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長更是達到了增長23.4%的驚人水平。

我國是強制結匯,貿易順差帶來的外匯收入是要“賣給”央行換成人民幣的,這就是“外匯佔款”。外匯佔款絕大部分都轉化為M1,是實實在在的貨幣流動性增加。一季度的外貿出口形勢如此喜人,理應為流動性改善提供很大的幫助。

然而,外匯佔款數據顯示的情況卻是相反的。2022年12月末外匯佔款餘額21.47萬億元,3月末央行外匯佔款21.3萬億元人民幣。更難以理解的是,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比去年有明顯下降,第一季度照理說貿易逆差大幅增加的輸入性通脹效應還會放大。但是,結果還是不升反降。難道說,出口增加了、外貿順差擴大了,外匯收入反而減少了?

出口市場變化或許可以解釋部分問題。對兩大主要全球出口市場北美、歐盟地區,同比下滑17%和7.1%,延續了去年快速下滑的趨勢。出口快速增長的是東盟、俄羅斯和非洲,分別同比增長18.6%、19.3%、47.1%。

中國的出口市場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正在從佔全球進口市場一半的北美、歐盟退出,轉而在“新興市場”保持高速增長。不過,除東盟市場的體量較大、經濟增速明顯外,非洲、俄羅斯市場規模有限。再聯繫最近人民幣國際化的種種舉措,或許可以部分解釋外貿出口增量不增收的現象。

另外,出口商品品類的此消彼長,也值得關注。海關數據顯示,一季度“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的出口同比增長67%,拉動出口增速達2個百分點。而勞動密集型產品則呈現下降趨勢,1-3月累計同比為-2.6%,1-2月更是同比下降了15%。

這是出口產品升級的好消息,卻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就業率可不是好消息。

同時,“新三樣”受益於出口,也不應高估。尤其是新能源車車產業,中國一直是新能源車的主要消費市場,出口的產值基數很低。2022年汽車製造業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只有6.8%,出口增長無法抵消內需市場走弱對車企的影響。

總之,出口數據向好是好消息,但是結構性問題也要重視。出口量大增的持久性還有待觀察,尤其是出口結構變化對民生經濟的影響值得關注。

總之,宏觀經濟長期向好是既定不移、不容置疑的分析結論。但是,抽象的宏觀數據解讀還是要關照實際民生的微觀體感。好數據背後的結構性問題也不應忽視,宏觀經濟的紅利是否能夠切實的保障民生,才是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關胖再出發,敬請新老朋友們關注。

歡迎對宏觀經濟感興趣的朋友入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