蠔油裡到底有沒有生蠔?雞精比味精更健康?看完恍然大悟

蠔油、生抽、老抽、雞精、味精等,都是廚房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但這些調味品,人們雖然天天都在用,但心底依舊藏著不少疑惑,如蠔油裡到底有沒有生蠔?生抽老抽有什麼區別?雞精比味精更健康……

今天,小編就一次性給大家解答清楚——

蠔油裡到底有沒有生蠔?

蠔油能增香提鮮,在日常烹飪中深受人們的喜愛。

對於蠔油,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蠔油裡到底有沒有生蠔的?

答案就是有的。

根據國家標準,蠔油是利用牡蠣蒸煮之後的汁液進行濃縮或者直接用牡蠣肉酶解之後,再加入糖、鹽、澱粉或者一些其他的原料、添加劑,最後製成的調味品。


你可能會問,蠔油裡的添加劑會不會對健康有影響?

事實上,蠔油的主要原料還是濃縮蠔汁,保留了大量的穀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等具有鮮味的氨基酸,沒有失去“靈魂”。

且正規的蠔油調料在上市之前,通常都會進行檢測,確保能夠達到國家標準。

所以,只要是正規商超購買的蠔油,一般都可以放心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蠔油開封后,一定要放冰箱冷藏保存。

牡蠣本身就是蛋白質豐富、鮮味物質較多的一種食材,再加上為了增稠而加入的諸如澱粉之類的增稠劑,使得蠔油在室溫下很容易變質,食用後可能出現噁心、嘔吐、拉肚子等不適。

同樣是醬油,生抽和老抽有什麼區別?

生抽、老抽,都是經過釀造發酵加工成的醬油,也同樣是用於做菜的調味品,這兩者的區別到底在哪呢?

簡單而言,生抽調味,老抽著色。

生抽常在一般的烹調調味時使用,它含鹽量高,吃起來味道較鹹;老抽加入了焦糖色,顏色很深,一般用來給食物著色。

比如做紅燒肉時,生抽用來調味,而老抽用來調色,這樣吃起來的紅燒肉味道濃郁,而且呈紅褐色,色澤誘人。


此外,想要知道買的醬油質量好不好,主要看這三點——
  • 看等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醬油的等級,是按照氨基酸態氮含量來劃分的。級別越高的醬油,氨基酸態氮含量就越高,醬油的鮮味和營養價值就越好。
根據國家標準:氨基酸態氮≥0.8克/100毫升為特級;≥0.7克/100毫升為一級;≥0.55克/100毫升為二級;≥0.4克/100毫升為三級。


  • 看產品標準號:“釀造醬油”優於“配製醬油”
一般瓶身顯眼處就會標註,或者看產品標準號。
如果是GB/T 18186,就說明這是釀造醬油;如果是以“Q”開頭的,就是配製醬油。
除此外,大家還可以看配料表。一般來說,釀造醬油的配料表是“水、黃豆、麥麩……”,而配製醬油則是“釀造醬油、食用鹽、辛香料……”。


  • 看工藝:高鹽稀態的更好
有的醬油會直接標註生產工藝,有的則是將生產工藝寫在產品標準號後面。
一般來說,標註“高鹽稀態”的醬油釀造時間較長,質量比“低鹽固態”或者“無鹽固態”的醬油更好。
總體而言,要想買一瓶品質上乘的醬油,認準三個關鍵詞——“特級”“釀造”“高鹽稀態”


雞精比味精更健康?

對於雞精和味精,人們通常會認為,雞精名字裡帶有一個“雞”字,說明是從雞中提取的精華,更天然,自然比味精更健康了。
其實,還真不是這麼回事兒。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能提鮮全靠它。而雞精提鮮的“秘密武器”,不是別的,還是穀氨酸鈉。

也就是說,雞精的主料其實就是味精。

根據國家標準《雞精調味料》(SB/T 10371–2003),合格的雞精中谷氨酸鈉含量不應少於35%。市面上,雞精中谷氨酸鈉含量大概在40%。

說白了,雞精就是升級版的味精。

提醒:為了最好地保留雞精或味精的鮮味,最好在快要起鍋時再放。
本文配圖均來源於壹圖網。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轉載須得授權,侵權必究
右下角,您點一個和“在看”

願你天天睡得香、身體棒!

編輯:魚躍


大家都在看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點個點個在看,一起養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