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上海博物館
人物:老白,小白
事件:白字先生的日常之N
小白:老白,老白,這是什麼字?
老白:這個字麼,這麼簡單,你都不會讀麼,讀,讀……
小白:讀什麼啊,快說啊,老爸
老白:讀,讀“瓜”,連一塊讀一下…
小白:黃瓜,黃瓜,確定麼
老白:……
黃觚默默留下了眼淚,這都是什麼啊……
作為我國青銅時代的文明象徵,青銅器以製作精美、技藝精湛聞名於世。但是生僻難認的器名往往使參觀博物館的小夥伴們滿頭問號。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來認識認識博物館裡的那些青銅器。民以食為天,當然從食器開始。
—— 食器篇 ——
讀音:dǐng
煮食器與盛食器
烹煮盛放肉食
煮食器與盛食器,用來烹煮和盛放肉類,大致相當於現在的鍋。作為貴族進行宴饗、祭祀等禮制活動最重要的禮器之一,青銅鼎是古代社會統治階級制度和權利的標誌。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不過這個說法還沒有在考古發現中被證實。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鼎出土於夏晚期的二里頭遺址。
鼎使用的時間非常長,基本貫穿了整個青銅時代,所以形式也很多。大體上有圓鼎和方鼎兩種,圓鼎兩耳三足,方鼎兩耳四足。(此處排除特殊形式)鼎足是青銅鼎斷代的重要判斷之一:錐狀足早於柱狀足早於蹄狀足。
後母戊鼎 商代晚期。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Tips:從小學到高中,歷史書裡出現過無數次的鼎,不是香爐,是鍋,是鍋,是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言九鼎,力能扛鼎,鼎鼎大名,多記幾個成語。
讀音:guǐ
盛食器
盛放飯食
盛食器,用來盛放煮熟的飯食,相當於現在的碗,多與鼎搭配使用。周禮規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與鼎一樣,簋流行的時間也很長,從商到東周。一般為圓腹、侈口(向外張開的口)、圈足、雙耳。
頌簋 西周後期。來源/山東省博物館
Tips:記不住的同學們,多去幾趟帝都的“簋街”,保準你忘不了簋是幹啥用的了,但是也別那麼貪心,還是先估量估量自己的食量,再看看來幾簋。
讀音:lì
煮食器
煮肉或煮粥
煮食器,或用來煮粥。流行於商代至東周時期。鬲最明顯的特徵是有三個鼓鼓的足袋,這是為了加快受熱速度的特別設置。同時這也是區分鬲與鼎最重要的標誌(不過青銅鼎中確實有一類鬲鼎,那辨別就看功力和人品吧)
伯矩鬲 西周早期。來源/首都博物館
Tips:先秦時期節能環保的典範,三足中空可以擴大受熱面積,使食物更快被煮熟。看來節能意識從古代就有了。
讀音:yǎn
蒸炊器
蒸煮食物
蒸炊器,相當於現在的蒸鍋,全器由甑和鬲兩部分組成,上部甑放置食物,下部鬲放置水,中間帶孔銅片(箅)來通蒸汽。青銅甗在商代早期已經開始使用,到了兩週之際,甗是絕大多數殉葬銅器的墓中必有之器。一般有分體甗和連體甗兩種樣式,而婦好墓中出土的三連甗樣式極為特別,僅此一件。
三聯甗 商代晚期。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Tips:記不住怎麼寫的小夥伴,想想甗的構成,這個字完美的將甑和鬲融合在一起了。
讀音:xū
盛食器
盛放飯食
盛食器,跟簋一樣也是飯碗,器蓋兩部分均可作為容器使用。大致出現於西周中期,到了春秋初期就基本消失了。由於流行時間很短,所以造型上的時代差異也不大。基本形制就是橢方形器身,鼓腹,雙耳,圈足,蓋可以仰置作容器。
杜伯盨 西周晚期。來源/故宮博物院
Tips:聯想記憶法之盨:盨,噓,吃飯時要做到,食不言寢不語,特別是用盨吃飯的時候,更要記住。
讀音:duì
盛食器
盛放飯食
敲黑板,這個字在銅器中念(duì),是古代盛黍稷的器具銅敦的專有讀音。盛食器,又一個專用飯碗,同樣為組合套裝,可以一器兩用。敦產生於春秋中期,大致在秦代以後消失。敦的基本形制就是上下內外皆圓,器與蓋合成球體或者扁球體,一般上下對稱,但是也有上下不完全對稱,或者完全不對稱的敦。(還是那句,遇到這種情況,器型辨別就看功力和人品吧。)
鑲嵌幾何紋敦 戰國。來源/上海博物館
Tips:器蓋與器身扣在一起成一個球,蓋子上也有足,揭開後放置在桌上也可以單獨作為餐具使用,兩個為一“敦”,不是一“dun”。
讀音:fǔ
盛食器
盛放飯食
盛食器。《周禮·地官·舍人》記“凡祭祀共簠簋。”鄭玄注:“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粱器。”通俗點來說,就是簠是方形的飯碗,簋是圓形的飯碗。簠流行於西周晚期至戰國晚期。簠的形制要點是長方形大口,器與蓋形狀相同,大小一致,上下對稱,合起來成為一體,分開則成為兩個器皿。
伯公父簠 西周晚期。來源/陝西省周原博物館
讀音:dòu
盛食器
盛放調味品
盛食器,用來盛放醃菜、醬料等調味品,相當於現在的菜碗。豆之名取自其器形,原始社會就開始使用陶豆,而銅豆出現在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和戰國。豆的形制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豆盤、豆柄和圈足,部分豆有蓋。值得一提的是,豆柄的粗細長短帶有明顯的時代和地域特徵,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去比較。
鑲嵌錯金蟠獸紋銅豆 戰國
Tips:快速記憶法之豆篇:豆,豆瓣醬,看豆的時候,請自行聯想回鍋肉,豐沛的口水,會時刻提醒你的。
—— 酒器篇 ——
讀音:jué
酒器
斟酒飲酒
飲酒器,大致相當於現在的酒杯。(杯底有明顯煙炱痕跡的作溫酒用)銅爵最早出現於二里頭文化,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現的酒器,西周中期後基本消失。
爵的一般形狀,有較深的筒形腹,口緣前有傾倒液體用的長流口,簡稱“流”,後有尖狀的“尾”,流與杯口之間立有“柱”,器腹一側有把手,通稱為“鋬”,腹底有三個尖而高的“足”。而爵口處兩柱的作用至今仍是一個謎。
婦好爵 商代晚期
Tips:影視劇中爛大街的道具,記不住只能說明電視看少了。
讀音:jiǎo
酒器
用於飲酒
時代大多都屬商代,最晚不晚於西周早期。角的形制與爵相似,大小也相仿,唯有兩點不同:一是角上沒有柱,二是角的口沿兩端都作尖狀的尾。但是關於角和爵在具體用途上的差別還不清楚,根據考古發掘中有的墓只出角不出爵推測這兩種器物功用相近,或可互相替代。
父癸爵 商代晚期
讀音:jiǎ
酒器
溫酒,行祼禮
溫酒器。出土的銅斝中,很多底部有煙燻痕跡,器裡有白色水鏽,證明斝確實是用來受熱溫酒的酒器。它始見於二里頭文化時期,流行於商至西周早期,然後逐漸消失不見。斝的形狀也與爵有相似之處,比如筒形腹,三足一鋬,口部立有柱。但是斝的口緣處沒有流和尾,而且體形也比一般的爵大的多。
獸面紋斝 商代晚期
Tips:祼禮,祼禮,祼禮,不是裸禮,想歪的去面壁。祼就是灌,也就是要把酒灑在地上的禮節。
讀音:yí
酒器
用於盛酒
盛酒器。在青銅器銘文中,“彝”是所有青銅禮器的共名,並沒有哪一種器物以“彝”為專用名。但這種方形酒器一直未發現器名,也不從屬哪個類別,所以學者們約定俗成將其稱為“方彝”。
方彝流行於商代中期至西周早期,基本形制就是立體方形器身,屋頂形器蓋,屋頂形器鈕。比較有趣的是方彝器蓋上的紋飾常常是倒置的,有學者推測可能和祭祀祖先時器蓋倒置有關。
令方彝 西周早期
讀音:léi
酒器
用於盛酒
盛酒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詩經·周南·卷耳》記:“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罍的基本形式有圓體和方體兩種,共同特徵是:斂口,直頸,折肩,腹壁向下斜收成底。一般在一側的下腹有一個穿系用的鼻。
皿天全方罍 商代晚期
Tips:仔細看看“罍”字,三塊田的糧食方能釀一缶酒,知道啥作用的吧。江淮之間還有一種酒桌上的遊戲,叫做“炸罍子”,很好奇和電視裡看的深水炸彈有啥區別。
讀音:yǒu
酒器
裝秬鬯用於祭祀
盛酒器,專門用來盛祭祀時用的一種香酒秬鬯(chàng) 。卣雖然是先秦酒器的名稱,但是青銅器銘文中沒有自名為卣的器物,現在將一種具體器類定名為卣的說法始於宋代,約定俗成,沿用至今。
現在通稱為卣的酒器的基本形制是斂口,碩腹,頸部兩側有提樑,上有蓋,蓋上有鈕,下有圈足。
伯卣 西周早期。來源/扶風縣博物館
Tips:秬鬯古代以黑黍和鬱金香草釀造的酒﹐用於祭祀降神及賞賜有功的諸侯。
讀音:zhì
酒器
用於飲酒
飲酒器。《禮記·禮器》記“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青銅器中習稱為觶的有兩類,一類是扁體(橫截面為橢圓形),一類是圓體,這兩類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都有,圓體觶一直沿用到東周。銅觶體形較小,通高一般多在10-20釐米間,束頸,鼓腹較深,或有蓋。
獸面紋觶 商代晚期
讀音:zūn
酒器
盛放酒水
盛酒器,“尊”與“彝”一樣屬於青銅禮器的共名,而以尊作為具體器類名,也源自宋人。現通稱為尊的青銅器的基本形制為侈口,腹部粗而鼓張,高圈足,形體較寬。流行於商代前期偏晚至西周中期。另外還有一種鳥獸形尊,這裡的“尊”與以上作為器物專用名的“尊”是不同的,應解釋為盛酒器的通稱,鳥獸形尊指的就是鳥獸形狀的盛酒器,按照具體形狀,又可以分別稱為牛尊、羊尊、象尊等等。
四羊方尊 商代晚期。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Tips: 尊在漢語中表示的是尊重、尊崇之意,可見古人對尊的重視。
讀音:gū
酒器
用於飲酒
飲酒器。最早見於商代早期,流行至西周早期漸漸衰落,西周中期以後基本不見。在墓葬中觚常常與爵同出,特別是商人墓中,觚與爵等量配對而出,說明觚與爵應該是配套使用的。
觚的形制特徵是長筒狀身,大喇叭口,斜坡狀高圈足。形狀與圓尊相似,但是腹腰更細,曲率很大。
龍紋觚 商代晚期
Tips:這個跟喇叭一樣的酒具,當然不是用來吹的,但是可以“吹”一觚。
讀音:gōng
酒器
用於盛酒
盛酒器,又作觵(gōng)。器蓋均作獸首狀,或者全器做成動物狀,除了少數走寫實路線,大多數觥都是先人自由創作的怪獸形象。觥的基本形制是橢圓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前有短流後有半環形鋬,皆有蓋,蓋作有角獸首形。有些觥的裝飾紋樣同獸形尊相似,因此有人將其誤以為獸形尊。然而兩者最大的不同是觥有流,而尊沒有。
父乙觥 商代晚期。來源/上海博物館
Tips: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聯想一下歐陽修大大在醉翁亭的“快樂”生活,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
讀音:hú
酒器
用於盛酒
盛酒器。《詩·大雅·韓奕》記“清酒百壺。”證明了西周時期壺確實是用來裝酒的。(不過壺中也有用來盛水的,此處暫且按下不表)銅壺的使用時間從商代到漢代甚至更晚,因而變化的形式也相當複雜。
銅壺的器形各有不同(可能是用來裝不同種類的酒),基本形制可以概括為長頸,直口或略侈口,深鼓腹,下附圈足。
蓮鶴方壺 春秋時期。來源/河南博物院
Tips:傻傻分不清壺和卣的小夥伴,不要灰心,的確有些長得是比較像,告訴你:器包蓋大多是壺,蓋包器的大多是卣,排除出一些不聽話的。
—— 水器篇 ——
讀音:yí
水器
沃盥禮的澆水器
是古代行沃盥禮時澆水的用具。《左傳》記“奉匜沃盥”,即用匜盛水從上而下澆手,下邊有盤盛接洗過的水。所以在墓葬中匜常與盤同出。商周時期,宴前飯後都要行沃盥禮。
匜最早出現於西周晚期,流行至戰國,形狀近似水瓢,前面有流,後面多有鋬,早期的匜大多有足。
齊侯匜 西周晚期。來源/上海博物館
Tips:古人洗手還是非常講究的,用青銅匜裝水,瀉水於手,底下用青銅盤承接用過的汙水。沒有自來水的時候,用過水瓢做過同樣的事,瞬間覺得自己高大上了。
讀音:pán
水器
沃盥禮的承水器
盤(pán):是古代行沃盥禮時承水的用具,與匜配套。考古發掘時出土的匜往往放置在盤中。不過銅盤在商代早期就已經出現,所以與匜的組合使用也至多開始於西周晚期。
銅盤一般為圓形,形制特徵為大口,淺腹,扁平狀器體,與現在使用的盤碟近似。有些盤有耳,商至春秋時期多有圈足,戰國以後多去圈足。
兮甲盤 西周晚期
Tips:前不久拍出天價兮甲盤,曾經一度“誤入歧途”,攤起了大餅 ,就問問你有考慮過你的搭檔匜的感受麼,你想讓他怎麼配合你?
讀音:hé
水器
調和酒水濃淡
是用水來調和酒味濃淡的器具。(將其歸為酒器還是水器爭議較多,按下不表)銅盉出現在商代早期,盛行於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戰國。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碩腹,腹部一側有長管狀流,另一側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接。
獸面紋龍流盉 春秋
Tips:用來調和酒水濃淡的酒具,叫“盉”沒毛病,毫無違和感。
讀音:jiàn
水器
鏡子冰箱洗澡盆
鑑(jiàn):盛水器,《說文解字》中解釋其為“大盆也”相對符合鑑的形體特徵。從文獻來看,特大型的鑑還可以用作浴盆。《莊子·則陽》中就記載了衛靈公的三位夫人在一個鑑中洗澡的故事。不過這種超大的鑑目前在考古發掘中還沒有發現。除了水盆以外,在科技落後的古代,鑑還可以當做冰箱來使用,如曾侯乙冰鑑。
銅鑑出現於春秋中期,在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最為流行,西漢時仍有鑄造。鑑有圓鑑和方鑑兩種,圓鑑均束頸,有環耳,方鑑口大底小,束頸方唇。
吳王夫差鑑 春秋晚期。來源/上海博物館
Tips: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只能幫你到這了。
—— 樂器篇 ——
讀音:náo
打擊樂器
傳播號令
打擊樂器,用於軍隊中傳播號令。流行於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使用時手握柄,口向上,另外一隻手執木棒敲擊,而大型的鐃則插在座上使用。
鐃的外形與鈴相似,橫剖面呈合瓦形,口部大多內凹,少數為平口,底部有中空並與體腔相通的短柄。
獸面紋鐃 商代晚期。來源/安徽博物院
讀音:zhōng
打擊樂器
祭祀宴饗
打擊樂器,既可作為宗廟祭祀與宗族宴享時的樂器,又可以作為軍中樂器。流行於兩週。西周時代的鐘多是成套的,按大小次第排列,懸掛起來敲擊奏樂,這種就叫做編鐘。
銅鐘是用錘子敲擊發音部位而演奏的,斜掛的鍾稱之為甬鍾,直懸的鐘稱之為鈕鍾。鐘體作兩側尖銳的扁體,橫截面呈合瓦形,口沿中間內凹(除鎛鍾)。大部分鐘都可以敲擊出兩個音,目前發現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曾侯乙編鐘更是十二個半音齊備,音域跨五個半八度。
曾侯乙編鐘 戰國早期。來源/湖北省博物館
Tips:簡單區分鐘和鐃,看擺放方式,大口朝上的為鐃,大口朝下(也有懸掛或斜插的)為鍾,當然不排除一些博物館反其道而行之。
讀音:chún
打擊樂器
指揮軍隊進退
打擊樂器。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流行於戰國至東漢。《周禮·地官·鼓人》記“以金錞和鼓”。錞於常與鼓配合,用於戰爭中指揮進退。此外錞於也可以用於祭祀集會,宗廟宴樂。
錞於形狀近似倒置的圓筒,上大下小,橫截面近似橢圓體,內虛空腔。頂上的鈕樣式較多,除了常見的虎形,還有環鈕、鳳鈕、馬鈕等。
虎鈕錞於 戰國晚期。來源/四川博物院
Tips:酒器的身形,樂器的”心“,混跡在樂器界,經常被認錯的錞於表示好心累。
—— 兵器篇 ——
讀音:yuè
兵器
劈砍的兵器
鉞(yuè):用以劈砍的兵器。主要流行於商至西周時期。《尚書·顧命》記“一人冕執鉞。”鄭玄注“鉞,大斧也。”鉞形狀近似斧頭,但是鉞身一般比斧頭寬且扁。鉞皆平肩有內,以肩部、內部的孔固定在柲上。
小型鉞一般為實用兵器,而大型鉞往往作為高等級貴族政治、軍事權利的象徵。商王武丁王后婦好墓中就出土了兩件大型鉞,正是她權威的象徵。
婦好鉞 商代晚期
讀音:gē
兵器
鉤殺的兵器
戈:用於鉤殺的兵器。在青銅兵器中,戈是出現比較早的,在二里頭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一直延續使用至戰國以後。戈由戈頭、柲(長柄)、柲冒和柲末的構成。由於柲、柲冒大多為木質,所以考古發掘中發現的戈絕大部分只剩銅戈頭。戈頭後部有內(nà),用來穿繩子或者皮索將戈頭固定在柲上。
"廣衍"銘銅戈 秦代
Tips:戈,割,有問題麼,沒問題。
讀音:máo
兵器
衝刺的兵器
矛:用於衝刺的兵器。最早出現於商代早期,一直使用到戰國以後。矛的整體包括三部分:銅矛頭、矛柲與柲下端安的銅鐓。而矛頭又分為鋒刃和骹兩部分。骹就是矛的銎(用來裝柄的孔)。
戈與矛是常用的進攻性武器,需求量大,所以發現也多,安陽侯家莊西北岡1004號墓的南墓道中,一次就出土成捆的矛七百多件。各地區發現的東周矛,數量也很多。
銅矛 東周
讀音:zú
兵器
箭頭
安裝在箭桿前端的鋒刃部分,形體一般由尖峰和張開的翼以及脊和鋌組成。銅鏃在二里頭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除具體用途、年代等因素造成的差異外,也有較強的地域風格。中原與關中地區主要流行的有雙翼、三翼和三稜三種。還有一種形似棒槌的鏃,平頂,沒有前鋒,用途未知。
Tips:聯想記憶之鏃:鏃,卒,被這東西射中了,也就悲劇了。
參考書目:
朱鳳瀚 《中國青銅器綜論》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