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甚至整個浙江省、長三角地區的班主任圈子裡,有一場比賽,是風向標一般的存在,這就是:長三角地區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比賽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教育廳(教委)主辦,各省市選拔優秀班主任代表參賽,可以說這是一場象徵長三角班主任最高技能水平的大比武。
前不久,第十一屆長三角地區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公佈獲獎名單,來自杭州市富陽區江南中學的李志升老師,從江浙滬皖三省一市名師中脫穎而出,獲得高中組唯一的綜合獎一等獎,並且包攬所有單項一等獎,成績十分亮眼。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江南中學第一次在這樣的大型賽事上嶄露頭角了。上一屆的長三角地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高中組一等獎同樣是被江南中學收入囊中。
連續兩年攬獲教育領域高級別大獎,這所學校是怎麼做到的?獎項的背後,這些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是什麼樣的?小獅妹與江南中學的幾位班主任深入聊了聊。
“90後”地理老師
拿下四個一等獎實現“大滿貫”
在參加長三角大賽前,李志升老師已連續獲得富陽區、杭州市和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的一等獎,最終代表浙江隊參加長三角大賽,又一次拿下高中組綜合獎一等獎及所有單項一等獎,實現“大滿貫”戰績。
一路連奪四個一等獎,1994年出生的李志升老師被同事們稱為“獎牌收割機”,而最初讓他萌生當老師念頭的,是他讀高二時的一堂物理課。
“我的學生時代,得到了很多老師的關愛,可以說,是我的高中老師扭轉了我的人生。”李老師是溫州瑞安人,剛升入高中時成績不算好,但身邊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都沒有放棄他,而是經常找他談心,不斷給予鼓勵,這讓他覺得,遇到好老師太重要了。
高二的一堂物理課上,一位來自安徽的胖胖的物理老師,用幽默生動的課堂擊中了當時的李志升。“那堂課講了萬有引力,具體的講課內容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時深受感動。”在填寫高考志願時,李志升把浙江師範大學填在了第一志願裡,想要讓自己成為別人生命當中的“重要他人”。
大學階段,李志升獲得全國高校地理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在師範生專場招聘會之前就吸引了很多學校遞來橄欖枝。其中,富陽區江南中學“下手”最快,且誠意滿滿,校長周朝勇多次給李志升打電話,邀請他去學校實地看一看。
“江南中學的校園風景秀麗,而且教師團隊非常卓越,獲獎老師比比皆是,對於新老師的培養計劃也很打動我。”一趟校園之行下來,李老師向江南中學投出了自己的簡歷,這也是他在畢業季唯一投出的一份簡歷。
這樣堅定的“雙向奔赴”,也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結出了碩果。江南中學非常重視教師團隊的專業成長,專家引領、同伴互學、沙龍活動從未間斷。
除了“老帶新”師徒結對之外,還鼓勵新老師多多推門聽課,李老師清楚地記得,跟崗實習階段,自己一有空就去聽課,一個學期裡共聽了100多節課。“年輕老師要站上講臺,需要不斷學習和吸收前輩的講課方法,最終凝練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工作的第二年,李老師當上了班主任,起初他感到很大的壓力,小心翼翼地觀察陪伴:早上6點多,在學生早讀前趕到教室;每節自修課,他都會到教室答疑或者批改作業;晚自修下課,他等到最後一名學生離開教室了,才會起身收拾東西;晚上10點多,學生就寢了,他也會去寢室看看安不安靜。
“其實整個江南中學的老師都是這樣。”李老師說,江南中學的教研氛圍很濃厚,老師們全天候在學校,大家經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研討,分享日常教學方法。很多名師依然活躍在教學一線,把獲獎的科研內容用於指導真實的教學,校長也常常出現在晚自習的走廊上給學生答疑。
今年是李老師第七年當班主任了,他感覺自己已經從一名“消防員”成長為“預防員”。“新手班主任常常是哪裡冒火了去救火,而預防員則是時常觀察學生的狀態,提前預判可能出現的問題。拍拍孩子的肩膀,和孩子散散步,做好溝通和引導,及時矯正學生的偏差行為。”
教師團隊活力十足
同年入職的兩位老師先後拿獎
上一屆的長三角地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高中組一等獎同樣來自江南中學。巧的是,獲獎老師陳彬與李老師同年入職,而且兩人還是住在同一個教工宿舍的室友。
“學校解決了新教師的住宿問題,當時我們四個老師一起住,生活上沒有後顧之憂。”雖然住在一塊兒,但幾位老師平時卻基本碰不到面,陳老師說,當時新教師備課壓力大,大家都是早上6點起床帶早讀,晚上快10點才回宿舍,只有在睡前碰面時才會聊幾句,話題也都與班上的學生有關。
“大家的目標都很一致,團隊很有活力,幹勁很足。”為了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江南中學給每位新老師都配了師傅,每年一輪換,這樣的形式可以幫助他們在不同的教師身上學習到教學的風格和特長。“前年參加班主任基本功大賽時,遇到賽制臨時變更的情況,整個團隊一起進行研究,給出了很多建議,這讓我感覺到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在日常的課堂中,陳老師從來不是板著臉的嚴肅老師形象,學生會親切地喊他“小彬彬”“彬彬老師”,他說自己更願意與學生走得近一些,“只有拉近了關係才會互相坦誠”。班上同學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擾,都會找陳老師聊一聊,他也樂於成為學生和家長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樑。
在陳老師的語文課上,他會與學生討論最近的社會新聞,會佈置一些開放性的創意作業,比如給書籍設計腰封、寫一首小詩、做一個活動方案……“這些作業看著費時間,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意和興趣,提高對語文學習的感知和敏銳度。”
給足機會和舞臺
助力教師職業成長
高三班主任劉欣欣老師,2014年來到江南中學,今年是她入職的第九年,也是她帶的第三屆高三,下學期她又將迎來新一屆的高一學生。
回憶起初次來到江南中學的場景,她依舊記憶猶新。“江南中學是我第一個面試的學校,選擇後就沒有改變過。當時進行了模擬上課,數學組的教研組長和分管校長都很親和,而且當場精準地指出了我課堂上的欠缺之處,互相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劉老師說,大四第二個學期到江南中學實習時,最大的感受就是“井然有序”。“學校就在富春江邊,周圍環境很清淨,是個讀書的好地方。迎面走來的學生會熱情地跟老師打招呼,校長甚至能報的出很多同學的名字,感覺特別親近、溫暖。”
入職的前三年,也是劉老師飛速成長的三年。江南中學給足了年輕老師機會,讓他們能夠代表學校站到區級、市級甚至更高的舞臺。在進行賽前備課的過程中,劉老師逐漸建立起了教學能力的自信,並獲得杭州市優質課評比一等獎,所帶班級成績名列平行班第一。
“組內老師不斷給予我指導,當時作為新老師,面對一個新的職業,充滿了憧憬,在江南最初的這幾年歷程對我之後的職業成長有很大的影響。現在我從徒弟變成了師父,也願意傾囊相授,互促進步。”
“當老師的快樂,會在成為班主任後體會得更深刻。”劉老師說,自己經常被班裡的學生“暖”到,操勞疲憊的時候,班裡孩子會用送零食、寫小卡片等各種方式治癒她;當他們遇到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的也是班主任。“他們把我當做很重要的人,這種被需要的感覺,很幸福。”
強化班主任隊伍建設
打造“身教”校園
班主任是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高中階段的學生,正是思想、心理等各方面走向成熟的關鍵階段,這時的班主任,扮演的是聆聽者、傳遞者與溝通者的角色。
江南中學特別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除了推進新老班主任結對工作、完善班主任例會制度等舉措外,學校還積極創設班主任培訓平臺,通過特級專家把脈、優秀班主任案例分享,有序高效推進班級管理工作。
在名師的帶領下,學校一批中青年骨幹教師成長很快,學校教研氣氛濃厚,很有朝氣與活力。江南中學學生部朱葉鋒主任曬出了一份數據:
在最近的5個學期裡,共有近50位特級教師、大學教授和學科專家到江南中學開設專題講座60餘次,進課堂聽課1930節,參與學校教研活動450次;
最近這兩年半中,學校教師參加優質課評比、教壇新秀評比、班主任基本功大賽、教科課題或論文評比等業務性比武,共獲得全國性獎4項、長三角區域獎2項、省級獎4項、杭州市級獎67項、富陽區級獎102項,獎項涉及教師72人。
目前,江南中學共有專任教師145人,平均年齡32.5歲,平均教齡8年,正處於教學經驗豐富、管理精力充沛的黃金階段。學校多年來持續推進“全員德育”,踐行全員化教師值日、全天候校園巡查、全方位教育陪伴,教育教學與學生融為一體。
從每一個早讀開始到每一個晚自修結束,都有老師們的全程管理和全程陪伴指導,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升教師育人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塑造江南教師形象,打造“身教”校園。
近期,富陽區江南中學開放探校預約,歡迎家長及學生走進校園,實地感受“水韻書香 鴻雁齊飛”的校園文化。
△ 掃描上方二維碼登記預約探校
採寫、製作:林佳琦
監製:鄒瀅君 嶽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