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血管堵塞不足70%時人是沒有感覺的,你知道嗎?如果血管堵到出現不良反應的時候,往往都很為時已晚了!只要是血管堵塞,無論哪裡都要立即就診,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預防為主,預防血管堵塞要從健康生活方式做起,從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
中年人常在外面應酬,餐館裡的菜多用“高油、高鹽、高糖”和“濃油赤醬”炮製出來,導致血管裡的脂肪越來越多,容易將血管堵塞。
熬夜時,不止你自己,心腦血管的生物鐘也會被打亂,導致體內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黏稠度增加。長期“黑白顛倒”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會比正常人增加一倍。
吸菸是導致血管發生故障的元兇之一,哪怕你身體再好,一天兩包煙,也肯定會給血管留毒,讓它一天天脆弱下去。每天吸菸20支以上,冠心病風險會增加2-3倍。
如果腦血管有問題,出現心臟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2-3倍,可如果下肢血管有問題,這幾率就會變成4倍。
多運動能讓更多的毛細血管開放,促進血液微循環;而長期不運動,血管內的垃圾會逐漸累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這個“不定時炸彈”,還會影響到毛細血管供血,並且隨時可能被引爆。
沒有症狀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壓,是引發諸多血管病很重要原因,高血壓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幾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糖不僅累及微血管,還會導致大血管病變,血糖高的人,腦卒中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2-倍。
精神壓力可引起血管內膜收縮,加速血管老化,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響體內激素的分泌,間接影響我們日常的方式,這些都能導致血管的狹窄。
日常吃的不對,比如大魚大肉高脂肪的食物,加速血管堵塞,如果吃對了,對血管很有好處,那麼怎麼吃才對。
日常人們都說山楂、燕麥、黑木耳、金橘、茄子、紅薯、大蒜、洋蔥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並保持血管壁的彈性,這些食物研究上沒有那種食物有確切的治療血管狹窄的作用,但多吃他們對血管狹窄的預防還是有作用的,有一點明確的是多吃絕對不會導致血管狹窄的。
魚肉富含甲硫氨酸、賴氨酸、脯氨酸及牛黃氨酸,有改善血管彈性、順應性及促進鈉鹽排洩的作用,富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魚油還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的功能。
有助調節血管張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管損傷,例如海參、泥鰍、鱔魚及芝麻、山藥、銀杏、豆腐皮、葵花子等;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膳食中缺乏葉酸及維生素B6、B12,會使血中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粥樣硬化斑塊形成。
對降低冠心病和中風發病率有重要作用。建議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應多攝食富含葉酸的食物,如紅莧菜、菠菜、龍鬚菜、蘆筍、豆類、酵母及蘋果、柑橘等。
含吡嗪類物質如大蒜、洋蔥、青蔥、茼蒿、香菇、龍鬚菜及草莓、菠蘿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番茄、葡萄、橘子中含少量類似阿司匹林的水楊酸抗凝物質。降脂食物有螺旋藻、香芹、胡蘿蔔、山楂、紫菜、海帶、核桃及橄欖油、芝麻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