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歷書房 | 《世界簡史》之捷克人民的反抗

歷歷書房 | 《世界簡史》之捷克人民的反抗

捷克是東歐重要國家。捷克人的國家長期處於德意志控制下,10世紀末取得獨立。到14世紀,德意志人逐漸成為捷克貴族。與此同時,德意志教士逐漸成為捷克教會和修道院的大封建主。這引起了捷克人民的反抗。天主教會設立宗教法庭,迫害“異端”,鎮壓人民反抗。結果,教會成為整個捷克社會矛盾的焦點。14世紀後期,捷克人用捷克語傳教,揭露德意志高級教士的腐化。這場反教會宣傳的領袖是捷克教會改革思想家和愛國者約翰·胡司。


約翰·胡司認為,教會佔有財產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他主張教會財產歸國家所有,教權應該服從世俗政權等。1412年,教皇為了蒐集軍費,派人到捷克兜售贖罪券,引起人民強烈抵制。胡司認為,這是教廷犯下了不能容忍的罪行。胡司的言行引起羅馬教皇和捷克天主教會的仇恨。1415年,教廷以“異端”罪名對胡司執行火刑。胡司因為反對羅馬教皇、反對教會、挽救國家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被視為捷克愛國人士。

——《世界簡史:人類文明的演進歷程》第四章《封建君主欲與教皇比高低》,第104-105頁

約翰·胡司雕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