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中山大學郭建平教授在朋友圈推薦本書,背景恰好為晶圓片
圖2:國科大教授陳春章老師在朋友圈推薦本書,準備把它列為自己課程的閱讀書目
圖3: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究員、博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青獲得者張釗老師在朋友圈推薦本書
有這樣一本書,它還未出版,已經瘋傳,行業大咖爭相閱讀。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為其傾情作序;中赫集團副總裁葛頎讀後感慨,“這是一本每個數字時代的原住民都應該看的書。”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前院長張興、北京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前執行院長張盛東盛讚其“是一本難得的好書”“讀起來讓人愛不釋手”……
這本在萬眾矚目中現身的新書,就是《芯片簡史》。
▲
點擊書封,馬上擁有
這本書到底有什麼魅力,讓行業翹楚、專家學者以及媒體群英都手不釋卷,盛讚此書“不得不讀”?本書又是出自誰手?讓湛廬君為你一一道來。
正如《第一財經》、《福布斯》中文版前總編輯周健工所言,“芯片在全球市場中取得成功,堪稱21世紀最重要的商品。”
芯片構成了現代社會正常運轉的核心控制單元,影響範圍涉及國家安全、商業、政治、文化等方面,沒有芯片,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無從談起。芯片事關世界最關鍵的技術爭奪戰,誰贏得芯片戰爭,誰就將主導未來!
而《芯片簡史》這本書,恰恰能幫助我們瞭解芯片這一極端重要,卻往往並不瞭解的領域。只有讀懂芯片的過去,我們才能看到芯片的未來。
海創匯首席生態官檀林稱,《芯片簡史》“是一部人類信息文明的發展史”。可以說,芯片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持續的創新史與叛逆史。
在創新的過程中,許多具體的知識見解會被替代,因此本書不打算系統講解已經固定下來的知識,而是講述它們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鮮活過程,通過回望過去,找到未來尋求破局的要領。
本書作者汪波老師像偵探一樣,在蒐集大量史料和參考文獻的基礎上,以芯片誕生和發展為主線,將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雜誌、書籍或新聞報道的龐雜信息重新組織、編排,在力求準確、科學的前提下,寫作了這樣一本綜合性作品。
通過閱讀本書,我們能夠深入那些散落在歷史深處的芯片發明者的個人世界,體驗他們在發明中所經歷的種種困苦與喜悅、磨難與幸福,與他們一起重走芯片發明之路。
《芯片簡史》是一部跨越專業人士與大眾藩籬的科技創新史,更是一本能助你瞭解芯片發展歷程、看清未來發展趨勢的絕佳商業圖書。
就像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所說的那樣:“關於半導體技術發展的書籍很多,但是能夠讓非微電子學專業的讀者理解箇中緣由的卻不多,本書讀來讓人感慨。”
本書完整地呈現了芯片發明和發展的60多年曆程,瞭解芯片,有這一本書就夠了!
▲
點擊書封,馬上入手
汪波
資深芯片研究專家,科普作家
●他具備20年芯片行業經驗,能捕捉科研火花
汪波老師是法國里昂國立應用科學學院集成電路碩士,利摩日大學高頻微電子學博士,有著二十餘年行業經驗積累。
他在華為公司、法國里昂納米國家實驗室和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從事集成電路設計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他是成熟的科普作家,文筆生動詼諧
汪波老師的作品兼具科學與人文內涵,能夠打通學科邊界,讓讀者感受到思考的樂趣。他已出版科普圖書《時間之問》和《時間之問·少年版》。
芯片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也許你的第一反應是人們用電腦設計出了芯片,但別忘了,電腦的主要部件CPU和內存都是由芯片構成的呀!這裡我們遇到了一個悖論:是先有芯片,還是先有電腦呢?
如果說芯片出現在先,那麼沒有電腦,芯片又是如何設計出來的?難道用紙和筆就能設計芯片?如果將一顆CPU芯片裡的1000億個晶體管畫在紙上,每個晶體管有小五號字體那麼大,需要3萬多冊《現代漢語詞典》才能畫得下,那麼這些紙摞在一起將有6個埃菲爾鐵塔那麼高!
如果說電腦出現在先,那麼把電腦主板上的芯片一顆顆摳下來,這樣的電腦是否還能工作?難道我們要退回到真空管計算機的時代去設計芯片?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即便是預測24小時後的天氣狀況所需的計算時間都不止24小時……
這個“芯片和電腦誰先出現”的悖論可用一幅畫形象地說明。荷蘭藝術家毛裡茨·埃舍爾所畫的《畫手》,畫中有兩隻手各自握著一支素描筆,彼此描畫著對方,不知道是哪隻手先畫出了另外一隻手。
那麼,“芯片和電腦誰先出現”的悖論是怎麼形成的呢?這需要先了解芯片是如何設計出來的,為此,我們就不能將目光放在現在,而需要向過去回溯,回到20世紀60年代,才能看出一些端倪。
隨書附贈的《芯片發展大事年表》,可向下滑動查看
本書的讀者可以是任何對芯片感興趣的人。當然,對於有明確閱讀目的和取向的讀者來說,本書你更加不容錯過:
◆如果你是研發人員,你會認清半導體技術發展的脈絡,看出技術創新的模式和規律。
◆如果你對行業發展感興趣,你會在本書中發現那些隱藏在背後的行業發展規律。
◆如果你單純對歷史感興趣,你可以瞭解到芯片在歷史社會發展中起到的作用。
現在就入手《芯片簡史》,開啟一場心智冒險吧!
點擊書封,馬上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