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
慢性咽炎,用一個詞來形容:如鯁在喉。
這就是說我們能感覺到喉嚨裡是梗塞的,有些朋友會擔心裡面長了東西,但這種梗塞感又不是一直有的,時有時無。心情舒暢的時候,喉嚨就是舒暢的,說明梗在這裡的很有可能是一股氣,由不良情緒生出的一股逆氣。
除了有氣,還有痰溼,溼性黏膩是對喉嚨裡那種黏膩不爽的感覺,最好的解釋。
有一箇中成藥金嗓利咽丸,有疏肝理氣,化痰利咽的作用。
金嗓利咽丸:茯苓、法半夏、橘紅、膽南星、枳實、青皮、豆蔻、檳榔、砂仁、合歡皮、生薑、蟬蛻、紫蘇梗、木蝴蝶、厚朴、神曲。
我們總是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那植物呢,生長在特定的環境裡,也會受環境的影響。就拿半夏來講,半夏喜歡背陰的地方,周圍的土壤偏溼潤,對應到風寒暑溼燥火六種邪氣,溼氣往往具有這樣的特點——陰柔。
當我們體內溼氣鬱結很重,鬱而成痰的時候,半夏也毫不畏懼,反而能在這樣的環境裡遊刃有餘。所以對付痰溼,古人喜歡用半夏,它確實具備燥化痰溼的能力。但半夏性子峻烈,在炮製工藝上,古人沒少花心思,相比生半夏,制半夏就溫和了許多。
橘紅化痰的,膽南星也是化痰的,而且它擅長入肝經,有橘紅和膽南星協助,化痰的效果會更好。
茯苓和豆蔻祛溼,溼氣鬱而成痰,溼氣向前邁一步就是痰。
那麼,痰溼為什麼會在喉嚨裡,它當然不會自己跑過去,而是因為氣逆,氣機上揚的同時痰溼也被帶了過去。無論是從慢性咽炎的角度,還是從化痰的角度,我們都不能只在痰溼上下功夫,還要疏肝理氣,如果把這件事忽略了,那效果往往就不會很好。
青皮、枳實兩味藥行氣的力量很強,朱丹溪在形容枳實的時候用了一個詞,衝牆倒壁,可見力氣確實很大。除了力氣大,它們兩個還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都是在果實未成熟的時候採摘入藥,都有一個溫和敦厚的哥哥,青皮有陳皮,枳實有枳殼。相似的經歷相似的處境,將它們聯繫到了一起。本身行散的力量就比較強,又同時用了青皮和枳實,這樣輕而易舉地讓鬱結在咽喉這裡的逆氣散開,然後由紫蘇梗、砂仁、厚朴進行疏導。
青皮和枳實衝在前面,在前方攻堅克難,這三味藥緊隨其後,把氣機往下引,通過腸道排出去。所以那些氣藥吃完以後,我們會發現一件事,什麼事?屁變多了,這當然不是壞事,說明氣機通暢了。
氣逆的背後是肝氣不舒,我們用合歡皮疏肝解鬱。合歡皮是合歡樹的乾燥樹皮,合歡最有名氣的大概是它的花,花開得漂亮,而且與眾不同,合歡花是像扇子那樣,散垂如絲,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它的寓意很好,《養生論》裡有:“合歡蠲忿,萱草忘憂”的記載。作為中藥,又能疏肝解鬱。不過,我們也不要過多的把關注點放在花上,就藥用價值來講,合歡皮也很好,也能起到疏肝解鬱的作用。
蟬蛻、木蝴蝶是治療咽喉疾病的要藥,中藥裡頭那些拿在手裡輕飄飄的,藥性就向上向外,沉甸甸的藥性就向下。
這蟬蛻和木蝴蝶,一個是蟬的外殼,另一個藏在扁長的豆莢裡,打開的一瞬間,就如蝴蝶一般破繭而出。仔細看它長得確實像蝴蝶,一雙羽翼輕薄如紙,湊近了輕輕一吹,能飄起來,連同蟬蛻也一起飄起來,這樣的藥材有升散之性,對聲音嘶啞、咽喉腫痛等很管用。
神曲和檳榔消食,生薑健脾,幫助減輕脾胃負擔,有利於藥性吸收。
還有一種慢性咽炎屬於陰虛型,這種的可以考慮中成藥鐵笛丸。
鐵笛丸雖然也有化痰的成分,但本質上是陰液不足,陰不足的人常有口乾舌燥的表現,愛喝水,而真正痰溼很重的人通常是不喜歡喝水的。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溫暖中醫,原創文章,版權歸溫暖中醫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