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時鮮
不負春光
穀雨,意為“雨生百穀”。在這個滋潤的節氣裡,我們用春日美味解讀幸福人生。
太極灣裡的“瘦鯉魚”
阿勒得爾圖 王 慧
穀雨時節,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令人心馳神往的老牛灣旅遊區的山巔谷底到處都是次第開放的杏花,滿山遍野,花香瀰漫。
老牛灣旅遊區由包子塔灣、老牛灣、太極灣和楊家川小峽谷組成,通稱“三灣一谷”。
太極灣還算古樸,披著濃濃的神秘色彩。
常聽說“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現在想來這“九十九道灣”之說應該屬於文學修辭的範疇,到底黃河有多少道灣,恐怕是“說也說不清楚”。
然而,在黃河諸多道灣中,太極灣肯定是一道極富個性、極具特點的河灣。曾任四座塔村黨支部書記長達20年之久的石玉山如今已年屆七旬,頭髮有些灰白,背也有些駝,但卻精神矍鑠、意氣風發。作為摯愛這條河流、這片熱土的“老導遊”,他講起太極灣來出神入化、飽含深情。
黃河自北向南流經四座塔村時劃出一道“S”形灣,頗似周易八卦陰陽魚的太極圖案,因此稱為“太極灣”。
黃河西岸是壁立千仞的懸崖峭壁,猶如天造地設的碩大屏幕,而黃河東岸籃球場大小的馬蹄形島嶼又是無與倫比的天然舞臺。石書記眉飛色舞、喜形於色地說:“現在時興實景演出,這裡若是被開發出來,不比任何實景演出的場地差。”
石書記極為好客,家宴也極為豐盛。
擺上餐桌的一盤鯉魚,成為石書記開席的話題,他津津有味地說:“其他地方的鯉魚都是以肥為美,而我們這兒的鯉魚以瘦為貴。我們這兒的河岸河底都是銅牆鐵壁般的岩石,所以魚類的食物極少。正因為如此,這裡的鯉魚特瘦特少特好吃!”
曾經讀過一些描寫魚類鮮活肥美的詩詞。諸如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桃花流水鱖魚肥”,清代詩人朱鳳翔的“稻花落後鯉魚肥”,但還不曾讀過石書記所說的“鯉魚之瘦”。
石書記的感情是樸素的,石書記的話語是樸實的,不由地令人想起從生態的角度詮釋黃河變綠的學者王建中。他說:“黃河變綠是文明進程中綜合水平提高的合力而形成。生態文明作為國家戰略發展的手段和目標,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將長期成為國家發展與進步的實踐要求。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背景下,黃河變綠給內蒙古全面進步創造了一個彌足珍貴的歷史機遇,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底色。”
在石書記的家宴上好吃的不僅是“鯉魚之瘦”,還有油炸糕、酸米飯等獨具特色的民間美食。油炸糕採用當地黍子脫皮成為黃米,加工為麵粉,上鍋蒸熟後包餡,放入油鍋炸制而成,色澤金黃,外酥脆,內裡既軟又筋道。酸米飯分為粥、飯等多個品種,酸飯中含有益生菌,口感好,可助消化,是黃河沿岸一道特色食品。
告別太極灣和石書記,心心念唸的仍然是太極灣的無限風光和令人垂涎的“鯉魚之瘦”。
一口蒿粑解鄉愁
孔令暉
小時候,沒有麥當勞和肯德基,但在春天有蒿子粑粑可以期待,在鄉村在田野,肆意地吧唧嘴,暢快地深呼吸。如今身在異鄉,感受不到那種率意天真,但那一口醇香卻深入骨髓,異常掛念。
一到春天,位於大別山區的安徽省六安市,有製作蒿子粑粑的傳統,這道傳統美食,一是紀念故去的人,二是為活著的人祈福。
今年穀雨,我早早回家,母親已經將做好的蒿子粑粑端上餐桌,大快朵頤的時候,我突然想到,為何自己不上手學做,這樣以後就可實現“粑粑自由”。
母親告訴我,蒿子粑粑製作技術十分簡單,原料就是野生青蒿、米粉、臘肉,但是製作過程非常費時費力。果然,採摘青蒿成了最吃力的一件事,青蒿大多生在山林田間,要採到它,你得登田埂,爬小山坡,對體力有極高要求。採摘時,要選擇最新鮮的青蒿,掐取嫩頭,用手輕輕揉搓,鮮嫩多汁,清香撲鼻。
採集來的鮮蒿揀除雜質,在母親的指導下,我將鮮蒿捧入手中,均勻用力,反覆搓揉,汁液不斷流出,逐步瀝盡。瀝盡澀汁後再進行漂洗,兩三遍即可,然後放入經過熱水浸泡的米粉。切記,米粉一定要燙熟,加米粉要趁熱,拿個大鍋鏟子快速攪拌,不能太稀也不能太乾。
六安市非遺推介現場展示蒿子粑粑製作過程 鄭明玥 攝
隨後,炒熟的臘肉丁出場,加入其中,用手捏搓成圓形即可,雖沒上鍋,但清香已經撲鼻,讓人垂涎三尺。下一步就是上鍋蒸制了,最好選用農村土灶和大鍋,將捏製好的粑粑沿著大鍋邊緣貼好,小火開蒸,這樣才能保證粑粑焦而不糊,同時也讓臘肉的油脂和香味慢慢地滲透和浸潤到整個粑粑裡面。
大約半小時,蒿子粑粑就可以出鍋了,掀開鍋蓋,青蒿香、米香、臘肉香完美融合,複合香氣直衝腦門,這大概就是春天的味道。趁熱吃,味道鮮香軟糯,稍微放涼後,更加清香爽口。
製作蒿子粑粑耗時費力,所以家裡每次都會多做一些,即使存放多日也不會變質,平日裡還可以當做小零食,一杯綠茶,半塊蒿子粑粑便可對付半天春光,如果勤快點,可以在鍋裡煎制一下,讓其兩面金黃,更是美味至極。
說來奇怪,只有在老家才能吃出蒿子粑粑最極致的味道,若換成現在的電鍋蒸制,則立刻失去原來的味道。
安土重遷,看來,只有故鄉的青蒿,一方土灶、一口鐵鍋、山間的柴火,才能做出最好的味道,這是食材的特性,更是地域飲食文化的基因烙印。
永川秀芽 茶韻悠長
侯華琳
穀雨,取自“雨生百穀”之意,作為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春花開至荼蘼,作物拔節生長。在這暮春初夏之交,重慶永川茶山竹海茶園裡,春意甚濃,翠葉徐展,茶香滿園,正是摘茶品茗的好時節。
茶文化發源於西漢的巴蜀,即如今的川渝兩地,摘茶、製茶、煮茶的工藝以及茶文化在中國已經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在穀雨時節喝茶更是自古就有的習俗。清朝的鄭板橋曾在《穀雨》一詩中寫道:“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在南方的傳統習俗裡,穀雨這一天摘茶品茗,有清火明目的功效和辟邪的意義。在與老友相聚的午後,煮一壺春茶,品悠然茶韻,賞盡暮春的最後一抹芳菲,迎接初夏的盎然生機。
重慶永川位於四川盆地東南部,長江北岸,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其溫溼度、海拔、光照、降雨量、土壤條件等自然條件均適合茶葉的種植。而重慶永川茶山竹海茶園裡,種植著10多萬畝的永川秀芽。永川茶有著悠久的種植與生產歷史,可追溯至兩漢時期。到了民國初年,永川境內的巴嶽山、箕山等地成為產茶地區。20世紀50年代,永川箕山已有當地茶農手工炒制綠茶。1959年,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開始研製一種針形綠茶。1964年,被譽為“一代茶宗”的安徽農學院教授陳椽根據該茶的產地和外形特徵將其正式命名為“永川秀芽”。
永川茶山竹海茶園
永川區文化旅遊委供圖
永川秀芽屬於綠茶類,獨特的手工加工工藝包括攤放、殺青、揉捻、抖水、做形、烘焙六大流程,採用撈、翻、抖、團、滾、壓、抓、理、搓九大手法,逐步形成其“形秀色綠、香高味爽”的獨特品質。泡茶的技藝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當我們賞茶、品茶時,可以使用如下的簡便沖泡方法:首先,準備好茶葉罐、茶杯碗、茶匙以及燒水壺等用具,用開水將茶杯燙洗至溫杯;賞幹茶成色,嗅聞幹茶香氣;用茶匙將茶葉撥入茶杯內;提壺將水沿杯壁衝入杯中等待約半分鐘後,進行三次高位置沖泡,使杯內茶葉上下翻動,杯中上下茶湯濃度均勻,沖水入杯內至總容量的七成左右,有著“七分茶、三分情”的意蘊;沖泡後及時品茶,先聞香,再觀色、啜飲,認真品嚐茶的韻味。
目前,重慶永川茶山竹海建有中華茶藝山莊、永川秀芽茶葉中心,開展每年一屆的永川秀芽鬥茶大會和每兩年一屆的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遊節,傳承茶藝文化,推動茶旅、茶藝、茶展融合發展。
今年4月至5月,正值第十屆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遊節暨川渝旅行商大會之際,永川區舉辦了永川秀芽採茶鬥茶大賽、創意發展沙龍,以及青少年茶藝表演賽等活動。同時,還邀請了茶葉研究所與企業一同進行技術產業融合以及茶文化與品牌發展的探討,積極推進茶旅融合,傳承優秀茶文化。
獨愛婆婆丁
張建友
4月20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通河縣鳳山鎮綜合文化站站長劉廣志下班後,帶著小片刀和小柳筐,來到鳳山鎮所在地和平村旁的田野裡,蹲下身子挖著剛剛長出不久的嬌嫩婆婆丁。
穀雨時節,婆婆丁在天氣寒冷的北方率先長出,也是北方人最先品嚐到的美味野菜。婆婆丁學名蒲公英,有著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清肝明目、清胃除溼、利尿通淋等作用,更是藥食同源的代表性植物,因此受到北方人的青睞。每逢初春,冰雪剛剛融化,婆婆丁冒出頭,人們便走到河邊、山邊、路邊及田野,紛紛挖起婆婆丁。
大約一個多小時,劉廣志挖了二斤多婆婆丁。他說,這時候的婆婆丁還普遍很小,再過個10多天,遍地都是婆婆丁,挖也挖不完。因婆婆丁吃起來清新爽口,很多城裡人也會在週末來採挖。
劉廣志到家後摘掉婆婆丁根部的雜草和泥土,放進盆裡用冷水浸泡半個小時後,蘸著剛剛炸好的雞蛋醬,就著大米飯吃起來。他說,在他很小的時候,生活水平較低,婆婆丁是最普通的農家菜。通常的簡單吃法就是婆婆丁蘸大醬,有時候也把一大筐婆婆丁用水焯過,攥成菜團蘸醬。特別是在糧食短缺時,就把婆婆丁與玉米麵和在一起,蒸窩頭或貼大餅子吃,用以渡過缺糧難關。
劉廣志說,現在條件好了,除了野生的婆婆丁能夠滿足人們的味蕾,塑料大棚裡也一年四季種植婆婆丁,讓城裡人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婆婆丁。而做法也由過去的蘸大醬、涼拌等幾種簡單做法,演變開發出涼菜、麵食、湯品、飲品等八大系列幾十種做法,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
據劉廣志介紹,婆婆丁系列美食因具有地域特色及花樣繁多的種類,在野菜美食盛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受到天南地北遊客的歡迎。就拿婆婆丁麵食系列來說,很多飯店推出了婆婆丁包子、婆婆丁餃子、婆婆丁捲餅等多種麵食,已成為旅遊市場引流的重要美食項目。
據瞭解,黑龍江很多地方深挖婆婆丁文化內涵,推出蒲公英文化藝術節、蒲公英詩歌大會、蒲公英歌曲創作採風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大慶市舉辦了多年的蒲公英小學生作文大賽,每年都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學生作文千篇以上,極大地傳播了蒲公英文化。
劉廣志說,婆婆丁已成他們家離不開的美食,吃婆婆丁時,會勾起很多酸甜苦辣的回憶,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表示,鳳山鎮綜合文化站將舉辦包括蒲公英廚藝大賽、蒲公英歌曲展演、蒲公英演講比賽等十大板塊的蒲公英杯系列文化活動,讓蒲公英走進更多百姓、更多遊客的心間。
吃菌之事 必有勇夫
範永貞
於我而言,喜歡穀雨這個節氣有很多個理由,比如因為這一天是父親的生日,因為喜歡它那個“上天為了獎賞倉頡造字成功而賜一場穀粒雨”的起源故事,還因為喜歡它“雨生百穀,潤養萬物”的吉祥寓意,更因為喜歡自穀雨起身邊的親朋好友又將義無反顧地成為“菇勇者”的美好期待。
雲南麗江人把蘑菇稱作“菌子”。穀雨時節,小河邊或山澗裡比較潮溼的地塊陸陸續續冒出的羊肚菌預告了我們最愛的“菌”時光已經到來。自此,每一場雨都充滿了大家的期待,因為隨雨而來的是漫山遍野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野生菌的破土而出。自此,但凡有點閒暇時光,我們就呼朋喚友、三五成群地上山撿菌子,不一會兒的工夫,提籃裡便會裝滿綠的銅綠菌、紅的胭脂菌、黃的黃落傘、灰的麻母雞、赤的奶漿菌、青的青頭菌、美的牛肝菌、香的雞樅菌、珍貴的松茸……自此,週末能不能帶家人山上撿菌子、一年能去幾次便成了我們衡量家庭幸福的重要指數。自此,很久不見的朋友,你約她一起吃飯她不一定能來,但約她一起撿菌子,那她肯定第一個先到。此時,大家都變得異常勇敢,平時不敢去的山林也可以孤身一人前往,只為了探尋林裡是否會有心儀的菌子。自此,餐桌上也再無胃口不好之人,因為撿來的菌子都將變成一道道美味的佳餚,“全菌宴”成為宴請賓朋的美食新風尚。吃菌之事,必有勇夫,別人擔心有毒的菌子,經過我們一番細心烹煮,都能變成美味的盤中餐,即便吃菌中毒的新聞頻頻發佈,依舊堅信自己所撿食的那一朵肯定沒毒,這是一種藏在雲南人基因裡的能力和自信。似乎菌子給了我們一種奇特的勇氣,讓大家一個個的都變成名副其實的“菇勇者”。
穀雨後,有一種壓抑了一個冬春的情愫在心底蠢蠢欲動,讓我們更加期待撿菌、吃菌的快樂時光,期待彼此都成為“菇勇者”。撿菌子不僅讓我們多了很多親近大自然的機會,賦予我們徒步遠足的勇氣,還可以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瑣碎和煩惱拋之腦後,盡情享受和親朋好友快樂相聚的美好時光。每一次撿菌子的啟程都充滿期待和未知,但在一次次長途跋涉的經歷中,或是每一次彎腰撿拾的喜悅裡,收穫的不僅有五顏六色的菌子,還有色彩斑斕的記憶,讓我們更加明白堅持與抵達、付出與收穫的內在聯結。撿菌子不僅是我們年少時的記憶,更成為一種剪不斷放不下的鄉愁,每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孩子,不論長大後去到哪裡,從事什麼職業,雨季都會異常想念家鄉和親人,懷念在家鄉山野裡恣意奔走、快樂撿菌的時光,給孤身在外努力拼搏的人帶去溫暖、希望和力量。是那段時光,讓我們在人生的旅程中,一朝身為“菇勇者”,不畏再成孤勇者。
倉頡造字日
穀雨採茶時
4月20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也是聯合國設立的國際中文日。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當日發佈的節氣系列海報穀雨版將國際中文日作為主題。
穀雨排在春天節氣的第六位,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取自“雨生百穀”之意,穀雨節氣後,氣溫升高,雨量增多,空氣溼度增加,正是插秧新種、莊稼生長的最佳時節。穀雨與其他很多節氣一樣,都反映出節氣對於中國古代農耕文化的指導意義。
二十四節氣不僅是一種時間體系,更是一套具有豐富內涵的生活與民俗系統。穀雨是新茶採摘的季節,穀雨時節採製的春茶,芽葉肥碩、葉質柔軟、滋味鮮活,中醫認為飲用穀雨時節採摘的茶能清火明目。
穀雨另一項習俗是祭祀倉頡,“清明祭黃帝,穀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的民間傳統。倉頡是中國神話傳說中漢字造字者,在陝西省白水縣史官鄉每年穀雨都要舉辦倉頡廟會。
2010年,聯合國將國際中文日定於每年的穀雨時節,以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造字的貢獻。今年的國際中文日將以“中國智慧,綠色發展”為主題,為綠色發展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反映了中國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的淵源。
(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提供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