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折扣活動時間:4月23日0:00—4月25日24:00

《中外歷史一百講》
作者:周靖 羅明
定價:59.00 元
優惠價:26.55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中外歷史一百講》是上海市歷史教育教學研究基地的重點項目成果,由上海會考和高考命題專家組成員統籌規劃,四十餘位一線歷史教師聯袂撰寫,按中外主題分野,以時間順序展開,緊貼高中歷史考試大綱,精選一百個中外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立體呈現文明之變革、制度之演變、社會之發展。
本書由《中外歷史綱要》主編徐藍作序導讀、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餘偉民、歷史教學名師李惠軍傾情推薦,既適合對歷史感興趣的大眾讀者,也可作為高中歷史學習的拓展讀本。

《企鵝全球史》(全四冊)
作者:[英]J.M.羅伯茨、O.A.維斯塔德
譯者:陳恆 等
定價:198.00 元
優惠價:89.1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企鵝全球史》是企鵝出版社傳奇的世界通史經典,歷經40餘年精心磨礪,被譽為“當代無可匹敵的世界通史著作”。本書是其全新修訂版。
本書自1976年初版問世以來,廣受歡迎,不斷重印,並根據世界局勢出現的新發展、新動向,不定期進行修訂和新的展望。在忠實於前五版主旨的前提下,O.A.維斯塔德在第六版中進行了全局性修訂,遠不僅是簡單的更新,而是根據新的歷史研究和發現對文本進行了重構。譬如,吸納了關於古典時代諸多文明的認知革命,包括對中國歷史部分加以大幅充實。結尾章節則展現了亞洲似乎不可阻擋的崛起,以及西方日益彷徨的困局。
本書按時間序列和歷史階段特點,共分八個篇章,概述了人類從誕生之初直至21世紀的歷史,突出分析了那些影響著人類發展的重大事件和進程,但強調指出,歷史始終是慣性和革新相互作用的結果,唯有從這個角度才能真正把握歷史的連貫發展和真切的轉折突破。全書視野廣闊,文字優美,對於希望完整理解人類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的大眾讀者,提供了難得的指引和閱讀享受。

《中學歷史教育與博物館》
主編:林唯
原價:49.8 元
優惠價:22.41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課堂外的歷史傳授”策略,是目前學術界方興未艾的公眾史學的研究重點。近年來,上海市中學歷史教育工作者不斷地與各高校研究者合作,探討在更多社會空間內有效傳授歷史認知的可能性。博物館正是熱點話題之一。
本書是一部面向中學歷史教育的博物館參訪與利用指南,由上海市特級教師林唯主編,編寫團隊來自滬上各中學。全書精選上海四十多處博物館和歷史紀念地,通過場館簡介、展品講解、學案設計等途徑,指導中學師生如何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歷史教育。其中相關學案用心結合教科書內容,符合教學要求且對應教育目標,若干篇章還結合近年的歷史劇本大賽,以更為開放的任務驅動方式引導學生運用綜合性能力。
作為一部契合政治教育目標、對標學術發展趨向、體現綜合育人路徑、反映紮實勤奮作風的中學歷史教育實踐讀本,本書可供有興趣的師生、大眾閱讀與思考。

《長三角歷史師範生課程思政案例集》(第一卷)
作者:徐繼玲
定價:79.80 元
優惠價:35.91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針對歷史專業師範生的教學案例讀本。為發揮歷史學科特色,探索教育的多種可能性,提升歷史師範生教書育人的能力,華東師範大學教務處、歷史學繫於2020年下半年舉辦歷史學科師範生線上教學技能展示活動。本次展示活動的主題是以課程思政教育為主題,每個教學案例分為“教學設計思路”“教學情況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資源與方法”“教學過程”“作業設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九個模塊。教案設計依據是《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20年修訂版)》,教案設計內容以普通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上、下)》(必修)相關專題為主。15位高校歷史學科專家對案例進行了專業指導,經每個案例作者幾易其稿,最終形成了這份案例集。

《書於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六十週年紀念版)》
作者:錢存訓
定價:78.00 元
優惠價:35.1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書於竹帛》是著名漢學家、中國書史和文化是研究泰斗錢存訓系統介紹印刷術發明前中國文字記載方式的專著,系統介紹和研究了印刷發明前中國文字的書寫、材料,記載與編排方式,書籍製作技術的發展,以及對後來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和中國書籍制度的影響。此書歷久彌新,被學界公認為是研究中國文化史、古文字學、書籍史的一部經典著作和入門必讀書。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博士評論說:“此書可以稱為卡特經典之作《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西傳》一書的姐妹篇……錢書與卡特的名著完全可以媲美而並駕齊驅。”

《陳西瀅日記書信選集》
作者:陳西瀅
定價:122.00 元
優惠價:54.9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本書彙編了1943-1946年間陳西瀅在中英文化協會任職,旅居英國時所作日記及陳西瀅與其女陳小瀅間所通的信件。陳西瀅在其日記中記錄了他在英國推廣中國文化、與中國及各國文化界人士交流時的見聞,展現了動盪時局下旅居海外的不易,以及海外華人的多種面貌。從作者所記與名流、文化人士的交往中,還可窺見諸多知名學者、文人的思想火花。這些上個世紀所寫下的文字,使讀者置身20世紀40年代,真實地感受時代氣息,感知民國文人的精神世界與精神生活。
內容簡介:
地圖說史叢書,創造性地接續“左圖右史”的優良史學傳統,採用原創繪製地圖加簡短說明文字的形式,文圖對應地講述文明史中國家興亡的歷史。初輯包括德國史、法國史、美國史和古希臘史,原創繪製280多幅歷史地圖,直觀、簡明地呈現這些國家的歷史進程。
其中,德國卷講述從日耳曼部族時代至兩德統一德意志的歷史;法國卷講述從高盧羅馬時代至歐盟時代法蘭西的歷史;美國卷講述從獨立建國至21世紀初美利堅兩百餘年的歷史;古希臘卷講述自邁錫尼文明至希臘化時代古希臘世界的歷史。
第二版在初版的基礎上,對文字和地圖進行了修訂完善。

《老漫畫中的歷史系列》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老漫畫中的歷史”是一套以歷史漫畫為基本敘事元素,以重大事件為關鍵節點,依據時序編寫而成的普及歷史讀物。主編團隊由吳廣倫、周義保和佘文驊等上海市歷史教育和教研一線人員組成。他們多年來廣泛蒐集中外書刊、版畫、網絡資源等,按照中國史、世界史、國別史等不同的框架整理和組織漫畫素材編撰而成。本系列叢書有助於促進歷史漫畫重新進入教育領域和公眾視野,不僅具有一定的資料和文化價值,而且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

《科學geming的密碼》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本書為我們揭示了科學革命起源的戰爭原因,解構了西方話語關於文藝復興和近代科學起源的主流敘事,令人信服地論證了歐洲的社會需求,特別是當時國與國之間的長期征戰與軍事競爭,才是近代科學發展的核心動力。這本書具有優秀原創性研究成果特有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堪稱大歷史研究的經典之作,其主要成就有兩方面,一是正面回答了“李約瑟之問”,對於我們衝破西方話語桎梏,確立中國人自己對中國與世界的主流敘事有很大啟發。二是清晰剝離了人類因其自身弱點而給大量社會歷史問題罩上的光環,捅破了安插在西方近代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頭頂上的所有神話。

《何謂中國》
作者:姜義華
原價:58.00 元
優惠價:26.1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如此多面向的中國,是如何形成與建構的,又是如何維繫與轉型發展的?
從古代到當今,從大漠到海疆,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姜義華先生,重新審視了中國自身的文明歷程,提煉出中國文明的核心特質,給讀者提供了理解和把握她的基本框架。
本書不僅是認知中國文明體系的捷徑,更是增進民族共識、提升文化自信的典範之作。

《中國市場通史》(三卷本)
總主編 吳承明 陳爭平
第一卷主編 龍登高 李埏
第二卷主編 李伯重 鄧亦兵
第三卷主編 陳爭平
原價:298.00 元
優惠價:134.1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全書採用寬闊視域、長期角度和嶄新方法,對中國城鄉市場在過去2500年中的發展變化進行全面的研究,較為系統、完整、立體地展現中國市場自先秦至民國時期的活動及其規律,探討中國市場長期變動規律及其與社會、文化、經濟等主要因素的相互關聯,勾畫出中國歷史上城鄉市場長期發展的真實面貌。
全書共三卷,上卷論述先秦至宋元時期的市場史,中卷論述明至清中期的市場史,下卷論述晚清至民國時期的市場史。
內容簡介:
宣城,古稱宛陵、宣州,千年郡府之地。杜牧《題宣城》雲:“土控吳兼越,川連歙與池。山河地襟帶,軍鎮國藩維。”李白之《秋登宣城謝脁北樓》則已流傳千古。為弘揚鄉邦文化,留存優秀傳統,著名文史學者胡阿祥領銜,邀酈波、康震、蒙曼、鮑鵬山、韓昇、李菁、楊曉春、楊海英諸位名家,聚文十餘篇,從宣城與唐詩、山水詩的歷史互動、宋代梅堯臣於宣城之掠影、元清兩代宣城文化直至於近代中國之影響等歷史的方方面面撰文,鋪開一張脈絡清晰的歷史畫卷,立體呈現了宣城文化的優秀傳統和活力。

《歐洲的黃昏》
(CCTV13新聞頻道進行報道推薦)
優惠價:20.25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在這部挑戰成見的作品中,保加利亞學者克拉斯特耶夫反思了歐盟的未來——以及或許它不再存續下去的未來。在難民危機、右翼保守思潮崛起、英國的脫歐等現實因素的影響下,歐洲一體化的理想遭到強烈質疑。作者以東歐人特有的現實境遇和歷史視角,分析歐盟正在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危機。他帶領讀者一同思考,如果歐盟開啟瞭解體進程,歐洲大陸將迎來何種晦暗不明的政治、經濟和地緣政治未來……

《中國科舉史》(修訂本)
作者:劉海峰 李兵
定價:98.00 元
優惠價:44.1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全面系統地闡述中國科舉制度的產生、發展、演變歷史的專著,薈萃了作者三十多年研究科舉史之心得,堪稱是國內科舉史研究的總結性著作。
它按照歷史順序,以科舉制度發展演變為經,以人物、事件、活動、思想為緯,既有對科舉制度史的敘說,又關注科舉制度運作的實際情況,並顧及考試思想的歷史發展,在敘說中注重人與制度的互動依存關係及其交互影響,因而既有學術性,又有一定的可讀性。
第一至第三章由劉海峰增補修訂,第四至第六章由李兵重新撰寫。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全面系統地闡述中國朋黨的產生、發展、演變歷史的專著,剖析重要朝代的重要黨爭,把握不同朝代黨爭的特徵、特質,力圖凸現中國古代朋黨政治發展的脈絡和全貌。它按照歷史順序,以朋黨發展演變為經,以人物、事件、活動、思想為緯,在敘說中注重人與制度的互動依存關係及其交互影響。因而既有學術性,又有較高的可讀性。是目前專門研究和完整記述中國朋黨的集大成作品,也是一部具有豐厚文化內涵、簡明易懂的概論性學術專題史讀物。

優惠價:44.1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社會史研究於撰述的重要創穫。作者以數十年專治中國史的功夫,於上古至近代各類文獻、考古發現和前賢時彥的研究成果均有相當全面的掌握。其運思於傳統中國社會的發展、存續和變遷,尤其是社會結構、社會組織、階層群體、典章制度乃至文化宗教的生成演變和相互作用,所見既深且切,所析既通且正,論斷自出機杼,檢討折中均衡而精密,讀者從中不僅可瞭解中國數千年的基本狀貌和內部律動,且能體察作者洞幽發微、鑑古開新的人文情懷。

優惠價:30.6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濫觴於隋唐,成熟於宋代。本書深入剖析宋代科舉制度的運行模式及其背後推動的力量,進而闡述此一制度對社會的影響與科舉文化的形成,呈現出宋代科舉社會豐富的內涵,引領讀者深入瞭解科舉制度,並通過此一制度瞭解中國社會,尤其是文化擔綱者士人的生活、心理及其相關文化。本書是中國科舉文化研究、宋代社會史研究的典範之作,問世以來深受海內外學界好評。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本書是依著名學者錢新祖(1940-1996)教授生前在芝加哥、臺灣、香港等地知名大學長期講授《中國思想史》課程的講稿整理而成,第一次在內地出版。該著以一種自覺的跨文化比較分析方法,從中西思想文化的廣闊視野來討論中國儒、道、釋思想,察究各家思想、學說興起、流傳、演變,直叩其核心問題,折中損益,新見迭出。尤其對中華文化的特質有極為深刻精準的體認,足以推倒西方哲學長期以來對中華思想文化的偏見淺識。這部不可多得的體大慮周、思密精深之作,深受學界推崇,在當今全球化語境中,尤其值得參考。

《俄羅斯解密檔案選編:(平)中蘇關係(1945-1991)》(12卷)
主編:沈志華
定價:1800.00 元
優惠價:1080.0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為:中蘇兩黨兩國高層領導之間會談的俄方記錄,蘇方高層領導就中國問題對其內部的指示、批示,蘇方各級各部門向其最高層提交的情報、彙報及對策建議、雙方的通信、電報及未公開的互換文件等,時間跨度從1945年至1991年。

《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8卷)
主編:沈志華
定價:1280.00 元
優惠價:576.0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美國中央情報局為主的情報機構收集的中國情報以及對這些情報進行分析和評估的報告。全書共八卷,按文件主題分為十五編,全面系統地展示了冷戰時期美國情報機構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狀況的認知、分析、評判和預測,是瞭解和研究中國與世界現當代史、冷戰國際史、政治史、經濟史、戰爭史等領域極為難得的重要參考資料。

《窺視中國:美國情報機構眼中的紅色對手》
作者:沈志華 梁志 主編
定價:68.00 元
優惠價:30.6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本書是有關美國情報機構自 1948-1976 年間對中國各種情報刺探、收集、整理、分析的通俗介紹與解說。其中的原始文件主要來自美國中央情報局,是最近這些年逐漸解密的檔案的一部分。

《北洋軍閥史(上下冊)》(修訂版)
作者:來新夏等
原價:108.00 元
優惠價:48.6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專門研究和完整記述北洋軍閥集團興起、發展、紛爭、衰落和退出的集大成之作。它以極豐富的史料為基礎,萃集國內外研究成果,上起 1895 年袁世凱小站練兵,下迄 1928 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對其間中國諸多社會歷史問題作了系統而深入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新的觀點和思考,被稱為該領域“科學的總結性成果”。

《留守者:美國鄉村的衰落與憤怒》
作者:[美]羅伯特·伍斯諾
譯者:盧屹
定價:58.00 元
優惠價:26.1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是什麼引燃了美國鄉村人對聯邦政府的怒火?
為什麼絕大多數美國鄉村人會把選票投給共和黨?
是否能對日益加深的城鄉分裂給出某種較為具體的解釋?
羅伯特·伍斯諾歷時十年,深入喧囂都市外的數百個鄉村,提煉上千次的定性訪談,帶我們走近美國鄉村的農場與社區。聆聽農民工人、鄉村主婦、返鄉青年、鄉企業家、鄉村官員的想法,直麵人才流失、企業撤離、外來威脅、種族紛爭、政府幹涉的困境。
本書記錄美國鄉村生活、經濟、文化的同時,再現美國鄉村社會熟人社會秩序的瓦解過程,反映逆全球化的蝴蝶效應,為美國城鄉社會分裂與大選左右對立的局面提供了某種解釋。

《新知史系列叢書》(10卷)
作者:[ 美 ] 斯坦利·沃爾波特 、[英] 雷蒙德·卡爾 等
定價:688.00 元
優惠價:309.6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新知史系列叢書”展示人類動盪歷史萬象,兼顧了學術性和可讀性,為大眾帶來歐洲文明、地中海文明、印度文明等題材的歷史解讀。牛津大學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企鵝出版社的經典版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教授、BBC節目主創、歷史顧問等撰寫。修訂至今,多次印刷,更新至今。

象形文字·經典譯叢
作者:柏拉圖、波埃修斯、馬基雅維利、尼采等
定價:568.60 元
優惠價:255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象形文字”是東方出版中心(OPC)旗下人文社科圖書品牌,由本中心的出版創新研究室創辦,自2021年以來,致力於出版經典思想家作品與反映海外學術動態的前沿著作,為讀者提供嚴肅且優質的漢譯圖書。目前,以經典思想家作品為主的“經典譯叢”系列稍見規模,主要針對泛人文讀者群,選品側重思想類作品的優秀漢譯本,已出版柏拉圖、波埃修斯、馬基雅維利、尼采、王爾德、法農、韋爾南等經典作家的代表作。

《老子句讀》
主編:左克厚
原價:58.5元
優惠價:26.33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詳細解讀《老子》思想的書。立足文本,逐句講解,深入淺出,娓娓道來。既有哲學的深度,又有通俗的表達,努力還原老子思想的本義,在本義的基礎上引申出老子思想的現代價值。老子的思想深奧難懂,本書把《老子》從一本天書變成人人可讀可親的哲理之書。

《〈周易〉文本的生成及其意義建構》
主編:傅榮賢
原價:78元
優惠價:35.1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周易》運蓍成數,因數而生卦爻象、由卦爻象而生卦爻辭,數、象、辭的遞相生成,是一個從抽象到具象的演繹過程,具有推導合理性,但不具有結論唯一性,今本《周易》只是若干可能性中的一種文本類型。因此,《周易》不僅是存在論上“是什麼”的問題,也是文本生成論上“應該是什麼”的問題。數、象、辭作為不同的能指工具,在不具必然性的生成過程中,不斷突破各自的前提,形成了對所指之“意”的三重編碼。易學史上的解碼則圍繞數、象、辭三種“有意味的形式”的表意關係展開,既從生成論上分析數之於象、象之於辭的前提性依據;又從存在論上強調辭之於象、象之於數的獨立表達,揭示被辭遮蔽的象、被象遮蔽的數的內涵,易學史也成為歷代研究者不斷疊加主觀認知、賦予《周易》以“新意”的過程。

《金錢何以改變世界:換個角度看歷史》
作者:[韓] 洪椿旭 譯者:金勝煥
原價:48.00元
優惠價:21.6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通過歷史學習經濟,通過經濟學的視角學習歷史。韓國知名經濟學者洪椿旭將經濟和歷史相結合,通過金融這一鉅額資金流向的視角來觀察世界,對於改變世界的50大重要歷史事件,作者站在金融的立場上梳理歷史的流向和脈絡,角度獨特,可讀性強。本書共有7章,包含大量圖片、圖表和參考材料。

《金錢何以改變世界:傳染病、氣候變化與金融危機》
作者:[韓] 洪椿旭 譯者:鄭丹丹
原價:56.00元
優惠價:25.2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本書由韓國知名經濟學者洪春旭教授所著,他將經濟和歷史相結合,選取了貨幣、傳染病、氣候變化、競爭、信任和金融危機,等6個獨特角度探究金錢和歷史的關係,以輕鬆方式傳達困難的經濟學及金融市場知識。本書共有6章,包含大量圖片、圖表和參考材料。作者站在金融的立場上梳理歷史的流向和脈絡,角度獨特,可讀性強。

《清代科舉監察》
作者:劉社建
原價:58.00 元
優惠價:29.0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清代科舉制度與監察制度在明代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均發展至封建時代的巔峰。為確保科舉的公正公平,清代推出了一系列加強科舉監察的制度措施。
本書重點論述了清代科舉監察制度的概況,通過清代科舉制度和監察制度的發展演進以及清代歷史上轟動一時的科舉大案、民間盛傳的科舉史話的介紹,使讀者從一個側面瞭解清代的社會、政治和文化。本書適合歷史愛好者、紀檢從業人員以及大中學生閱讀。

《經傳諸子語選》
作者:張舜徽 纂輯 周國林 譯註
原價:68.00 元
優惠價:34.00元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頁面)
內容簡介:
《經傳諸子語選》是張舜徽先生纂輯代表作。本書以“進德修業”為宗旨,從先秦諸子、六藝經傳中廣採善言精語,按內容分為“修己”“治人”兩編,每則標註“規範”“治家”“立業”“處世”等題旨,可謂集中了經、子兩部的精華。既便於讀者修身養性,亦可以從中領略中國傳統學術之大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