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育項目進駐學校,
似乎為鄉村美育這片原本沉靜的湖泊
注入了一股活水。
“為什麼會選擇成為一名美術老師?”
面對這個問題,段老師一下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分享起自己的“追夢”故事。
“我是一個從小就喜歡畫畫的農村女孩,小時候家裡面很窮,沒有條件接受課外輔導,但那時候我就特別喜歡畫畫,常常自己對照著課本上的小插圖去臨摹,班上的黑板報、手抄報、繪畫比賽我一樣都沒落下。”
即使對畫畫有無限熱愛,但令段老師感到十分失落的是,在當時小學的校園裡,一直都沒有機會接觸專業的美術老師,也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的美術指導。
原本成績平平的她,知道自己如果考不上高中,或許就會和內心追求的理想失之交臂,於是她開始埋頭學習,拼盡全力考上了高中,也就是在這個階段,段老師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位美術啟蒙老師,她心中那看似遙不可及的“美術夢”才終於開始有了光、有了方向。
● 段老師成為了孩子們喜愛的啟蒙老師
“我起步比較晚,高中才對美術有了比較全面的認知,是那位老師非常認真負責地講解教學、手把手地輔導,甚至常常用課後時間來指導我們,才讓我有機會考進美術學院,實現了自己的美術夢想,我非常感激這位老師。”
段老師回憶起自己這一路的堅持、努力和得到的幫助,在我們眼前生動地還原了一個平凡卻又充滿力量的熱血勵志故事。
段老師所就職的脈地完小,位於雲南省大理州濞彝縣漾江鎮,學校自1943年建校,到現在已有80年的歷史,經過遷址、擴建、不斷完善,學校在當地已經算是一所比較大、比較成熟的村小。
然而由於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等原因,許多孩子來自大山深處,學校600多名學生中有近三分之二是寄宿生,可以說他們和老師、同學相處的時間,或許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要多一些。
“各種現實情況的侷限,家長很難有時間顧及孩子的學習問題,對美育教育的關注更是少之又少,學校附近僅有一家文具店,很多時候教具畫具還要想辦法去縣上集中採購……”段老師和我們講起學校早起的美育情況時說道,想要開展美育工作,確實是困難重重。
即便在這樣的條件下,也一樣有許多孩子像小時候的段老師那樣,對美術有著無限熱情,滿心歡喜地沉浸在畫畫的世界中。
● 學生們在芭莎美育課堂認真地創作自己的作品
“有一個孩子我印象特別深刻,在她讀一年級、我第一次在芭莎美育課給她上課的時候,就發現她非常有繪畫天賦,有自己的想法,總是能帶給我們驚喜。”但在溝通中,段老師還是發現了一些異樣。
原來這個女孩家庭情況比較複雜,母親對她的關心較少,父親對她的關注和教育也並不是很到位,這導致她內心產生了自卑心理。在之後的時間裡,老師們鼓勵她繼續畫畫、積極參與學校的美育活動,也和家長做了溝通,等到二年級時,女孩有了明顯的變化,那層“自卑的外殼”慢慢消失,在畫畫上獲得的肯定也讓她越來越自信。
● 孩子們在跟著芭莎美術直播課認真學習
段老師十分高興能看到這樣的變化,彷彿印證了一句話——“哪怕只是一束微光,也能盞盞相連,擁有照亮山野的可能。”
當提及“芭莎·課後一小時”美育公益項目在學校落地以來帶來的影響和改變,段老師從校方、家長、老師、學生多個方面,一一展開介紹起來。
物資和課程資源的補充,是推動一切的起點。
芭莎美育課為師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具、畫具、線上多媒體課程等資源,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能夠接觸更豐富多樣的繪畫方式,也大大提升了動手能力,對美術也越來越感興趣,更願意主動地去學習美術知識。
● 學生們在芭莎美術課上的作品
看到學生們的積極變化,學校也加大了重視力度,增設了專門的美育組,每學期有公開課評課,鼓勵老師們提升專業技能,這對美育課的不斷改進完善起到了很大作用。
段老師表示,現在家長的配合度已經明顯有所提高,老師們的課程開展也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以前家長們通常會認為,美育這種課程,是可學可不學的。但後來他們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非常有想法、豐富多樣,有些孩子的作品會在每年學校的作品展上展示、甚至在各類繪畫比賽中獲獎,於是他們對於美育的態度也開始轉變,更加支持孩子在這方面的發展。”
●豐富的課程內容,讓孩子們有了更多創作空間
一環扣一環,公益力量的加入,似乎為鄉村美育這片原本沉靜的湖泊注入了一股活水,讓鄉村美育擁有了不息的生命力。從一個人影響一個人,到一群人影響一群人,段老師的“勵志故事”,也許能在更多鄉村孩子身上延續。
“現在我自己成為了一名美術教師,我就想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把這些美術知識都傳授給我的學生,希望他們能打破地域、經濟或家庭等因素的限制,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像兒時的我一樣。”
* 圖片來源:本期項目校老師—段錦存老師
📑
監製:CY
責編:哲Zhe
撰文:小山
排版:Zz
📖
推薦閱讀
✦
點擊【閱讀原文】👇
助力孩子們的美育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