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擁堵”了,頭部可能會有4個”信號”,若一個不佔,恭喜了

血管,就像是我們身體中的''公路網'',承擔著各個部位的''能量運輸''。日積月累下來,這個''網''也會出現''損耗'',導致一些營養物質不能得到有效的運輸,那麼對應的身體部位就會得不到及時的血氧供給。

俗話常說,''人與血管同壽'',當血管出現問題,人的身體健康勢必要受到影響,進而就會影響到人的壽命。這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會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包括腦梗、心梗,等等。不過好在,這些疾病在發生之前,都是有一定的徵兆的,我們只要能及時識別,及時調理過來,也不用太擔心這些重大疾病的發生。

血管''擁堵''了,頭部可能會有4個''信號'',若一個不佔,那真是值得恭喜了

1、無故流口水

流口水是血管堵塞的一個重要現象,也是腦梗的前兆之一。它多是由於腦血管發生了堵塞,導致咽部肌肉供血不足,進而造成功能紊亂,或是面部供血出現障礙造成的面部肌肉不協調。不過這種流口水多為單側流口水,嚴重時還可能出現語言障礙、吞嚥障礙等。

2、哈欠不斷

打哈欠是生活中很正常的行為,但是無故地頻繁打哈欠,就要引起重視了。相關數據顯示,半數以上的腦梗患者,會在發病的前兩週出現哈欠連連的症狀。這是因為,在腦血管堵塞之後,腦組織供血、供氧不足,會導致人疲倦、犯困,頻頻打哈欠。

3、面部表情僵硬

腦血管堵塞時,面部肌肉會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此時,可能會造成了面部表情僵硬、單一的現象,這種症狀也就是人們場所的''撲克臉''。當面部供血出現嚴重不足時,可能還會出現嘴歪眼斜的症狀。

4、耳朵出現冠心溝

耳朵上出現冠心溝,多是心血管出現問題導致的。它的出現,原因有二:一是血管堵塞造成耳部血液供給出現障礙,供血不足;二是因為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過高導致的,而高膽固醇又會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所以,若是發現自己耳部出現冠心溝,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出現。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改善血管堵塞?

答案當然是有的。

要改善血管堵塞的情況,可以從生活上和醫學上兩個方面入手。

生活上:注重飲食調理,多運動

高脂、高鹽、高糖等食物攝入過量,是造成血管堵塞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為這類食物會直接增加血管對脂質的代謝負擔,使血管產生炎症反應,損傷血管壁,加速動脈硬化。因此,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遠離。

建議可以多吃一些有助於疏通血管、稀釋血液的食物,如蘆筍、姬松茸、大豆、以及各種新鮮蔬果等。尤其是它們搭配製成的姬松茸蘆筍 液,含有多種氨基酸(如天門冬酰胺)、礦物質、皂苷、多糖和黃酮類(如蘆丁、槲皮素、香櫞素、山柰酚等)等生物活性成分,能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降低軟脂蛋白,特別對甘油三酯的下降效果非常明顯,有顯著的清理血管脂質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此外還要經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或體育鍛煉,來保持身體活動的靈活度,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

醫學上:遵醫囑,合理用藥

當血管堵塞到一定的程度,科學合理的用藥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對於疏通血管,醫學上通常都是開一些他汀類的藥物,或者配合尼莫地平等西藥類進行防治。當然具體自己適合哪一種,還得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組合,不建議擅自配藥和用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