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文系統的梳理了仲景方劑的煎藥法,分為三個大方面,並列舉了很多代表方劑,很是詳細,給我們以方劑用法上的巨大啟發,相信經過觸類旁通,這些有效的煎藥法,可以不止用於經方,還可以用於後世的很多方劑。
中醫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把煎藥的方法作為提高療效的重要環節之一,而加以重視。漢張仲景所著《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書(以下簡稱“兩書”)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了多種煎藥方法,以更好地發揮藥物的作用,現分述如下,以供參考。
1.水煎服:以水煎中藥,煮沸,使煎液為原水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去渣後溫服。這是一般最常用的煎藥方法。在這裡還有兩種值得注意的情況:
一是以微火煎藥,如桂枝湯、桂枝加厚朴杏子湯等方即是全藥以微火煎煮;一是以多量水加入藥中進行久煎,如炙甘草湯“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煎八味,取三升,去渣,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前者因主藥桂枝辛香,微火煎藥而保存其辛香發散的作用;後者是因炙甘草湯為滋補的方劑,非久煎不能將藥力煎出,只有通過久煎才能發揮其調補心脈的作用。這就提示我們對辛香解表的藥物應微火少煎,對滋養補益的藥物應久煎取效。不能對任何藥都用一般的煎藥方法。
2.去渣再煎:這也是兩書中常用的一種煎藥方法。如柴胡湯類的大柴胡湯、小柴胡湯、柴胡桂枝湯,瀉心湯類的半夏、生薑、甘草三瀉心湯,百合湯類的百合地黃湯、滑石代赭湯、百合知母湯、百合雞子黃湯以及旋復代赭湯等都是採用這種煎法的。這是以水煎方中諸藥,去渣後再進行煎煮的一種方法。
也有將方中的藥物分別煎煮,去渣後將藥液混合再煎。如百合湯類就是採用這種煎法的。從兩書中應用去渣再煎的方劑來看,可以歸為以下幾個特點:
一為應用這種煎法的多是和劑。柴胡湯類是和解少陽、和解表裡,瀉心湯類是和胃、調和寒熱,百合湯類是調和陰陽,旋復代赭湯也是和胃之劑。
二為應用這種煎法的方劑都具有扶正祛邪,攻補兼施的作用。柴胡湯類是以人參與柴、芩同用,瀉心湯類是以人參與芩、連、乾薑這種辛開苦降的藥同用,百合湯類是以百合與滑石、知母等同用,旋復代赭石湯是以人參與旋復花、代赭石同用。都是以扶正與清熱、散邪、瀉痞藥物同用。
另外,去渣再煎可使藥物煎的時間長,藥液濃縮,藥力和緩持久,起到調和的作用。如黃連湯、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等治上熱下寒的方劑。雖然和生薑、半夏、甘草三瀉心湯一樣,都是以芩連與乾薑同用,但前者採取了一般水煎服的方法,乾薑之熱與芩連之寒溫下清上,互不影響,以主治上熱下寒之證。後者採取了去渣再煎的方法,乾薑之熱與芩、連之寒相互削弱,而突出了辛(乾薑)開、苦(芩、連)降、瀉痞和胃的作用。藥物雖同而產生的作用不同,全在煎藥法上的差別。
3.分煎(漬)合服:這種方法是將方中的藥物分別煎(或漬)成湯液,再將其湯液混合在一起溫服。這種方法是在病人同時患有兩種不同病理的證候,須在一個方劑產生兩種不同功能時應用。可使方中兩類藥所產生的兩種功能同時起作用而互不影響。
如附子瀉心湯證,病人既患有實熱痞證,表現為“心下痞”,又衛陽虛而“惡寒汗出”,所以採取將芩、連、大黃“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渣,內附子汁,分溫再服。”其他如治寒疝兼有表證的烏頭桂枝湯等也是這種製法。
4.漬藥絞汁:這種方法是以麻沸湯或酒將藥浸泡一定的時間,絞取其汁服用。因未經煎煮,它的清熱散結的作用就強,適用於邪熱鬱結的症候。如大黃黃連瀉心湯,即以麻沸湯漬大黃、黃連後絞去渣,分溫再服。
5.煎煮丸藥:這種方法是以水煮丸藥,連渣服用。這樣可使猛烈的藥物產生緩和而持久的作用。如大陷胸丸、抵當丸等都是採取了這種煎法的。
尤在涇在論大陷胸丸時說:“按湯者蕩也。盪滌邪穢欲使其淨盡也。丸者,緩也。和理臟腑,不欲其速下也。大陷胸丸以盪滌之體為和緩之用,蓋以其邪結在胸而至如柔痙狀,則非峻藥不能逐之,而又不可以急劑一下而盡。故變湯為丸,煮而並渣服之,乃峻藥緩用之法,峻則能任破堅蕩實之任,緩則能盡除上迄下之邪也。”
1.先煎藥:在“兩書”中先煎藥可歸納為以下幾種情況:
①對必須久煎才能將藥力煎出的藥物或方中主藥,藥量獨重的藥物都需先煎。如酸棗仁湯中的主藥酸棗仁,重用至二升,方中其它藥為一、二兩;苓桂甘棗湯中的茯苓,重用至半斤,其它藥最多者為四兩,所以這兩方中的酸棗仁,茯苓均先煎。
②藥物通過先煎多煮可使其作用緩和持久。如茵陳蒿湯中的茵陳,先煎可使茵陳清溼熱,除黃疸的作用留戀不去,使溼熱黃疸盡去不遺。甘草粉蜜湯中的甘草先煎增加了緩急的作用。
⑧通過先煎以消除藥物的副作用。如麻黃湯中的麻黃先煎去沫,可消除麻黃服後使人心煩的副作用。
2.後入藥:在“兩書”中後入藥可歸納為以下幾種情況:
①有的藥藥力容易煎出或溶解,多煮反會影響療效。如芒硝、戎鹽,不但藥力容易煎出,而且後入少煎還可以保存其鹹性以發揮鹹寒軟堅與下達通便的作用。所以兩書中凡用到芒硝,戎鹽的方劑,多采取後入的方法。又如一些具有輕清宣揚作用的藥物,煎久也會影響藥物的這種作用,所以必須後入,如梔子豉湯中的豆豉就是後入的。
其它如阿膠,膠飴,在“兩書”的方中都是微火使其溶於湯中即可,煎久反而會貼在鍋底,影響療效。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及白通加豬膽汁湯中的豬膽汁、人尿是待方中其他藥煎好後混入湯液中,以保存其清熱的作用。
②後入少煎可使某些藥物的作用增強,加快。如大承氣湯中的大黃都是後入,增強了大黃攻瀉燥屎的作用,而且使之很快發揮藥力以達到急下存陰的目的。又如桃花湯中的赤石脂後入,即可很快產生固澀的作用以治療滑瀉無度。
某方某藥用哪種煎法是根據病情需要和藥物、方劑的作用而決定,不是固定不變的。如大承氣湯是急下存陰的方劑,所以大黃後入。調胃承氣湯是以瀉實熱為主,故大黃與方中其它藥同時煎煮。
“兩書”中的處方湯劑,並不是都是用水作溶媒的,根據具體情況的需要,還採用了以下幾種溶媒:
1.酒:用酒煎藥或漬泡藥物,可起到活氣血,通經絡的作用,以主治氣滯血瘀的患者,借酒疏通暢達的功能,引諸藥行於周身的經絡血脈,以消除體內的瘀滯。如“兩書”中的下瘀血湯,紅蘭花酒方均是以酒煎藥頓服;膠艾湯是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服三升。防己地黃湯是以酒浸泡防己、防風、桂枝、甘草一宿,絞取其汁,與地黃汁混合後服用。
2.苦酒:即是醋,味酸有收斂和去瘀的作用,而且可引導諸藥入厥陰肝經。如主治黃汗的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即是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合煮取三升”,是取苦酒收斂止汗的作用;烏梅丸是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是取其將藥力引入厥陰肝經的作用。
3.蜜:蜜能潤燥,可解燥熱之毒,並能緩其藥性,使藥力和緩持久,如烏頭湯、烏頭桂枝湯、烏頭煎、大半夏湯等方均是以蜜煎藥,但煎法還不盡相同。
如烏頭湯是以川烏五枚,㕮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烏頭,其餘四味則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內蜜煎中,更煎之。烏頭煎的煎法是烏頭大者五枚,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
大半夏湯則是“右三味(半夏、人參、白蜜)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對於用蜜煎藥的意義,如魏念庭論大半夏湯時所說:“白蜜和中潤燥,服法久煮白蜜,去其寒而用其潤,俾粘膩之性流連於胃底,不速下行,而半夏人參之力,可以徐徐斡旋於中,其意固微矣哉”。又如趙以德論烏頭湯時所說:“······蜜煎以緩其性,使之留連筋骨以利其屈伸,且蜜之潤,又可益血養筋,並制烏頭燥熱之毒也”。
4.漿水:即洗米的水。其作用如尤在徑所說:“甘酸調汁引氣,止嘔吐”。程雲來說漿水可“調理臟腑”。所以半夏乾薑散是以漿水煎藥頓服。蜀漆散,赤小豆當歸散均是以漿水送服。(另外,礬石湯是以礬石用漿水煎煮,取藥液浸腳。)
5.泉水、井花水(井花水是在清晨先汲的井泉水):主要是取其清涼沽淨的意思。如《金匱要略》中”除熱癱癇“的風引湯即是以井花水煮藥的。而百合地黃湯、百合知母湯、滑石代赭湯等即是以泉水煎藥的。
從以上所述可見,古人在煎藥方法方面給我們創造了很多種方法,為我們臨床提高療效和研究中藥的製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
本文摘自《新中醫》1980年第4期。作者/王有奎。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