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參加長征的部隊中有不少女同志,她們巾幗不讓鬚眉,靠著頑強的毅力走完了萬里路途,最終順利到達陝北,林月琴便是其中之一,她後來當上了人民武裝高幹,受領大校軍銜,為國家發展與軍隊變革做出了傑出貢獻。
林月琴生在一個小商人家庭,母親很早便因病離世,是父親一手將她帶大。1924年,受革命思想影響,林父加入了左翼組織,在黨的領導下開展革命工作,1927年,林父經好友介紹加入中共,並開始參與核心黨建工作。有父親做榜樣,小月琴自然也對紅色思想充滿嚮往,她崇尚自由和平等,厭惡封建與壓迫。
15歲那年,她毅然剪掉了麻花辮,梳起了短髮,以表示與過去斬斷聯繫。同時報名加入講習所,開始系統學習馬列主義。1931年,她加入紅軍,與戰友們攜手在大別山區與敵人艱難鬥爭,點燃了鄂豫皖一帶的星星之火。可就在此時,一個驚人的噩耗傳來,林父在“整肅”運動中受到牽連,不幸犧牲,而林月琴也遭到波及,被革除一切職務,安排到勞教隊工作。
1935年,4方面軍即將開始長征,上級首長與林談了一次話,勸她脫離革命隊伍,自行返回家鄉。但林堅決表示自己是一個共產主義者,要跟著紅軍一起走!就這樣,她不離不棄的跟著大部隊向川陝轉移,這一舉動最終感動了上級首長,首長遂決定將她留下來。4方面進入四川之後,徵召了許多新兵,林月琴便組織一眾婦女同志趕製軍裝給新兵穿,盡全力做好部隊的後勤保障工作。同年6月,她與一位後勤部門的幹部相戀並結婚,兩人相互扶持走完了長征後半段,順利到達陝甘寧地區。
1936年,丈夫奉命隨部西征,林則被安排到黨校學習。4個月後,西路軍戰敗、丈夫犧牲的消息傳到了林月琴的耳中,她一時悲痛萬分,哭得昏死過去。時間來到1937年,經由戰友介紹,她與羅帥相識,並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可萬萬沒想到,前任丈夫其實並沒有犧牲,其後來回了延安,這讓林月琴和羅帥很是尷尬,後來前任丈夫選擇主動放手,成全了林和羅帥。
1938年,林奉周總理命令,前往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工作,次年轉往115師工作,同年下旬跟著東進縱隊進入山東開闢新的革命根據地。她與羅帥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兩人始終相敬如賓,印象中只吵過一次架,那是在1943年,山東八路軍集結兵力攻擊敵人佔據的幾個縣城。
其中臨沂最難打,八路軍用盡了一切手段也未能成功拿下,這讓羅帥很是著急,於是他決定親自去前線督戰,務必要趕在敵人的援軍到達之前將縣城攻佔。當時羅帥正患有腎病,走路尚且需要人攙扶,如果強行騎馬到前線去,恐怕會加重病情,萬一出了意外可怎麼辦。為了保護羅帥,林月琴便命人故意將羅帥的馬藏了起來。
羅帥找不到坐騎,馬上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當即找到林月琴對峙,林是寧死不退讓,堅決不讓他去前線。後來是副政委同志出面調停,這夫妻倆才放下這個小小的矛盾,重歸於好。建國之後,為了解決幹部子弟的上學問題,林提出建立幹部子弟學校,兼具教育和託管之職,全方位的呵護小孩子,如此也解決了幹部們的後顧之憂,他們便可毫無壓力和負擔的認真工作,建設國家。
1955年,她被調回總政部工作,同年受領大校軍銜,她也是我軍首位女大校,一時在軍中流為美談。80年代中期,她主動申請離休,2003年,她因病去世,走完了波瀾壯闊的一生,時年90歲。她的兒子也是一位出色的革命者,其青年時從軍,後來因功被提拔為二炮部隊高幹,領中將軍銜,是解放軍新一代領導集體的中流砥柱。
長征的困難程度超乎想象,紅軍戰士們一路上要和敵人、疾病、飢餓做鬥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犧牲。但這並未嚇倒林月琴,她懷著堅定的信仰,頂著艱難險阻奮力前行,最終克服重重困境走完了這一偉大征程。與羅帥喜結連理之後,她盡心盡力照顧羅帥的飲食起居,輔佐羅帥開展革命工作,夫妻攜手取得了輝煌的功績,這份真摯的愛情令人豔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