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點擊上方“騰訊娛樂”並關注,在這裡讀懂娛樂圈
一會兒是羅雲熙被扒能不能甩起四十斤戰戟,一會兒是白鹿和陳都靈粉絲開撕,一會兒是《長月燼明》被粉絲舉報。
大翻車,應該是出道以來最狠的一次翻車,原因是踩到了當下最敏感的雷——別人都在女性覺醒,白鹿沉浸在過去的漢子人設。
稱自己更喜歡霍璇,另一個角色太娘了,她本人也比較排斥孃的東西。
白鹿反覆強調,自己就跟霍璇差不多,就像個男人一樣。
兩個完全不同有各自魅力的角色被白鹿簡單說成“男人”和“娘”,觀感本身就不太好,她還不停往自身性格上帶,buff疊加。
2014年白鹿還沒出道,是個模特,當時有相親節目找她,白鹿稱自己才不會去當男嘉賓。
要是早個五年,可能還沒什麼,這幾年女性意識崛起,大家已經很牴觸用“娘”這種本身不是貶義但變成了貶義的詞去形容女性。
於正曾有“死丫頭”“於媽”等外號,現在大家也不太用了。
對於白鹿的發言,網友評論她明明性別是女,但精神上是個男人,還有的網友覺得白鹿“厭女”。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大家都聽過,就是把女子弱化,把男子強化。自古以來,也有男人代表陽剛女人代表柔弱的說法,久而久之,女生性格豪邁大大咧咧,就會用“像男人”去形容,相反男人偏柔,就會用“娘”去形容。
有一次,倪妮和陳坤接受採訪,倪妮撒了個嬌,陳坤說倪妮很娘,倪妮愣了一下,反應過來:我不就是個女的嗎?陳坤連忙說:對對對。
還有之前劉濤、張天愛、戚薇等都營銷過“攻”的形象,粉絲大喊她們老公,可見,“娘”和“男”是大眾對於“柔”和“剛”的替換。
不過,“柔”和“剛”更精準,“娘”和“男”就不止於此,更多的時候,“男”是一種褒義,“娘”是一種貶義。
當初,火箭少女團被傳不和,孟美岐說,大家好像覺得女生在一起肯定就會勾心鬥角,這個那個鬧不和,其實大家不知道我們是11個男生。
其實,她們本就是11個女生,可以用自身去證明女生不一定愛勾心鬥角,但孟美岐選擇直接換掉性別來說明。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苗苗曾稱自己是偏男孩子的性格,跟男孩子容易玩到一起。
如果鄭愷身邊有很男性化的女孩,一起打籃球,做男孩乾的事,她不擔心。
好似,像男孩子性格的女孩就一定沒什麼心眼,花枝招展的女孩就可能會有點什麼,這都是對男女性別大過於男女實際性格的刻板印象。
白鹿是94年的,因為小時候喜歡韓流,2012年去韓國參選練習生,落選之後開始做模特。早早出來打拼,沒有經過文化的浸潤,導致出現的問題是——詞彙量匱乏。
具體到白鹿身上,是大家形容一個女孩是“酷”“颯”,是“可鹽可甜”,而白鹿停留在“可娘可man”。
一個複雜的角色被她簡單形容成“娘”,她又反覆強調自己排斥“娘”,卻說不清楚是排斥哪一點特性,這就是問題所在。
白鹿一邊稱自己像個男人,一邊又在短視頻上跳甜辣女團舞,觀感再降一層。
她說“讓我撒嬌,不如捅我一刀”,對應起她撒嬌的舞蹈,就很割裂。
翻車還不要緊,這個年代只要不是劣跡問題,都可以憑藉公關和時間把口碑給拉回來。
工作人員誇穿粉色裙子好看,陳鈺琪說“粉色很娘”,這讓她一度被罵。
表示對顏色的喜歡是主觀的,但她不應該用她的主觀刻板評價。
後來李晨也道歉,表示貿然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對任何人都是尊重的。
一是“男和娘”提及次數太多,二是人設翻車,三是她還提到了一個詞,xmg。
雖然粉絲指出,這個詞是和小奶狗相對應,但的的確確聽起來很不雅。
可白鹿粉絲一直據理力爭,說小母貓沒問題,憑什麼xmg就是侮辱性詞彙,請大家不要汙名化。
而且,粉絲們一邊解釋,一邊又用這個詞去罵《長月燼明》中的女二陳都靈,就很打臉。
你瞧,19號發聲明,到昨天熱度都沒有降下去,反倒愈演愈烈。
昨天,於正又下場寫了一首《贈女》,力撐自家藝人,同樣火上澆油。
在這篇博文評論下方,於正說趙麗穎85花演技第一名,把趙麗穎給頂上了熱搜。
我贊同粉絲所說,人都是在進步,得留給她進步的機會,這是對的。但前提是,她得意識到問題所在,而不是先發律師函,後被輿論壓迫著道歉。
藝人詞彙匱乏+認知跟不上,是先天問題,態度不誠懇+律師聲明恐嚇是後天問題,兩者比較起來,我更在意後者。
藝人們切記“有錯就要認,捱打要立正”,無數例子告訴藝人們,大眾沒那麼寬容,但也沒那麼嚴苛。
王寶強演電影拿了金掃帚,被diss了吧,但他去領了,且認真反省了,大家就佩服他。陳冠希在豔照門之後,說到做到,退出娛樂圈了吧,退出之後,大家也不會一直盯著他罵。
很簡單,誠懇一點,比任何公關都有效果。反之,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上「騰訊新聞」APP搜索:
白鹿
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圍觀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來源|麻辣表哥
ID|malabiao
| 熱門文章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