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公開課 | 王茜:破專制之鏈 尋新制之道——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四川省公開課 | 王茜:破專制之鏈 尋新制之道——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說課

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現在由我就“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一課的教學設計,向大家做一個簡短的彙報,請大家批評指教!

本節課是置於大單元教學的框架之下進行設計,首先我們來看大單元教學主題的確立。從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出發,結合課程目標對公民教育的要求,立足課標的規定,我們將第三、四單元進行整合,確立大單元教學主題為:前工業化時期的全球聯繫與資本主義發展。

在大單元架構之下,第9課承接新航路開闢、歐洲思想解放運動之下資本主義在橫向和縱向上的深入發展,開啟下階段全面工業化的到來與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形成。

而從課標對第9課教學內容的要求來看,它強調人文主義發展與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淵源。聚焦於人文主義的發展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之間的辯證關係,不再要求比較英美法德代議制的異同及其在西方政治發展中的作用。

因此,在課標要求與大單元主題的指引之下,我們進行課時整合,將本節課的教學主題確立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擴展。

在教材整合的過程中,遵循減而不簡的原則。即,圍繞教學主題,減數量!邏輯完整、主線突出、不簡化!將零散的基礎知識進行結構化整合、將淺層次的價值認知上升為系統深刻的歷史價值觀。並根據教學評一致性要求,課堂教學標高以達成學業質量水平、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水平第2 層次為合格。

在此基礎上,確立本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本課的重點在於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資本主義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展。難點在於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內涵、政治理念;資本主義制度的評價。

在明確目標之後,本節課通過任務驅動,在前置學習與課堂情境設置  的配合之下,以“破鏈”、“尋道”、“行思”三個板塊進行課堂重難點的突破。

本課的導入部分,通過情景創設,以一幅反映英國與北美殖民地之間激烈衝突的畫作來設疑激趣,引入資產階級破舊立新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歷程。

第一部分“破鏈”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 調動學生初中所學與第3課所學,通過梳理教材、補充關鍵材料,利用時間軸的方式直入主題。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關係的視角,幫助學生將資本主義發展受到重重阻礙的社會現實、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與資產階級革命聯繫起來。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素養與唯物史觀素養。

在前置學習與課堂學習的配合之下,梳理英美法資產階級相關歷史信息,之後,引導學生掌握利用表格工具歸納信息的方法,提高信息概括能力,瞭解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的共性,認識歐美國家在資本主義道路上走在前列的歷史事實。那破舊之後,怎樣才能確立起適合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政治制度?由此,來到到第二部分 尋道——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擴展。

在這一部分,首先以“國王”為話題,通過創設不同情境,體現英美法歷史走向的差異,引發疑問,增強高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難點的突破。

在預習任務2中,學生利用表格工具進行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相關信息的梳理,使知識條理化,並且回顧歐洲思想解放運動,認識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是近代西方政治理念的初步實現。落實課標要求。

在信息總覽之後,將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重點內容細化,進行難點的突破。第一.引入歷史場景、歷史儀式,使學生了解國王與議會權力發生轉變的歷史現象第二,通過分析文獻史料,使顯性信息向隱形信息轉變,瞭解君主立憲制度的主要特點,認識君主立憲制的相關概念,提高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素養。第三,進行圖像教學,使學生體會史料辨析的樂趣,增強高一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難點。

光榮革命之後,國王權力雖然受限,但是仍保留較大的行政權,而之後行政權又將發生怎樣的改變?本課歷史人物的角度,以一場經濟泡沫為切入點,解讀君主立憲制漸進式政治改進的必要性與相關歷程,認識到資產階級逐利的本性是推動資本主義制度確立與改進的主要因素之一。

之後,在美國聯邦制、共和制的學習環節,通過視頻信息的提取與動手繪製相關示意圖的方式,提高動手能力,將知識形象化,瞭解美國政治制度的主要內容與特點,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具體國情聯繫起來,認識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多樣性。

學習任務三,學生在前置學習中,通過表格工具,將資本主義在俄、美、意、德、日的擴展情況進行梳理,使繁雜歷史信息條理化,並通過課堂思考,認識資本主義在全球範圍內擴展的基本趨勢,宏觀把握歷史脈絡。在所學內容基礎之上,認識和理解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階段性、艱鉅性和多樣性,從而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歷史選擇,形成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及正確的價值觀。

在行思——資本主義制度的認識的第三板塊。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利用不同類型的史料,客觀、辯證地分析資本主義制度的進步性和侷限性。培養辯證思維和理性思維。深化對人類歷史發展從古至今、從分散到整體,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規律的認識。

在課程總結部分,設計師生合作的相關環節,引導學生在利用箭頭符號完善“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主題的思維導圖過程中,將知識結構化、系統化,不僅理解思想變革是社會變革的先導,也能認識到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雙向聯繫,培養唯物史觀素養。

在本次教學案例的研究過程中,我收穫頗多,比如,在“雙新”背景下,通過知識整合、減而不簡的原則,進行“大單元、大概念”教學來完成教學目標。同時,我認識到了教材資源的重要性,以及教材資源與史料挖掘要注重多樣性、權威性、 趣味性。並且通過任務驅動 情境設置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與素養落地。

當然,我也存在著諸多困惑,比如在1課時內,如何兼顧必備知識的宏觀把握與深度理解?如何兼顧教學目標的完成度與學生課堂學習的體驗感?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雙新”背景下,如何提高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與終身學習能力,使其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我們將繼續求索。感謝大家的聆聽,敬請批評指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