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北京市長,功勳卓著,102歲時還參加了十九大,活到了105歲

他曾任北京市長,功勳卓著,102歲時還參加了十九大,活到了105歲

這位幹部長期在外交陣線上工作,先後在多個大使館任職,幫助我國打破了60年代的外交困境,在國際社會上站穩腳後跟。後來他又主政北京市,在鄧公的指導下開展經濟體制改革,將首都打造成世界超一流城市,他就是焦若愚。

焦若愚生在一個殷實家庭,早年曾在北平求學,抗戰時奉命在華北與東北交界地點建立根據地,領導遊擊隊與日寇對抗。日本投降後,周總理命令他馬上率部進入東北,搶在國民黨之前佔據瀋陽。他接到命令之後迅速行動,星夜兼程趕往瀋陽,在當地抗聯隊員的指引下,來到了偽政權市政府駐地。

市政府的官員們沒有任何抵抗,很快便向焦若愚交接了所有機要材料,第二天,他趕往蘇軍駐地商議接管城市的相關問題,接待他的是一位少將,少將很是和氣,詢問焦若愚打算怎樣管理瀋陽。這可把他給難住了,他只會打游擊,哪裡會搞城市管理,因此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來話。

少將稍加思索,拿來一份清單給焦若愚,讓他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打上對勾,其餘不擅長的領域就暫時由蘇軍代管。少將還建議雙方聯合成立一個軍管會,共同治理瀋陽,儘快恢復這座城市的正常運轉。焦若愚在請示了陳雲同志後,同意了少將的提議,同時還給少將送去一幅錦旗表示感謝。

但好景不長,蘇軍在不久後撤走,國民黨軍又緊跟著襲來,包圍了瀋陽。此時解放軍實力尚且孱弱,無力保衛瀋陽,只好主動將其放棄,焦若愚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市政府班子也隨即被撤銷。直到1948年,我方解放瀋陽,焦又重新回到這座熟悉的城市,擔任副市長一職。

建國後,他擔任瀋陽市委書記,兼任遼寧省委常委。1965年,他離開了工作17年的瀋陽,前往外交部門工作,當年年底被派到中國駐朝使館擔任大使。在此期間,他與朝方領導人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係,兩人經常互相約見,談笑風生。除此之外,焦若愚對待下屬也很寬容,從來沒有斥責過任何人,閒暇時,他還會和大家一起在使館的院子裡種花草和蔬菜。

1966年,他被召回外交部,後來又前往中東,在伊朗的中國使館工作。進入70年代,中美關係緩和,中蘇關係則進一步惡化,伊朗這個國家正好處於兩大陣營的夾縫中,我方很想將其爭取過來,於是便指示焦若愚密切關注伊朗高層的動向,伺機展開交往活動,增加對方對中國的好感。1978年,伊朗發生了劇烈的政變,國內形勢動盪不已,美國大使在會見焦若愚的時候,曾憂心忡忡的對焦說,伊朗當下的情況很不樂觀,很有可能會走向一條迷茫之路。同年,華國鋒同志訪問南斯拉夫,途中想要去伊朗看一看,但又擔心發生意外,於是便徵詢焦若愚的意見。

焦認為,若是華國鋒能到伊朗來,必能引發奇妙的化學反應,增進中伊友誼。至於安全問題,焦若愚提前和伊朗政府以及美國使館等打了招呼,請求它們適時為華提供保護,同時還擺下迷魂陣,搞了個真假使團迷惑敵人,最終成功讓華國鋒完成了伊朗之行。可誰都沒想到,1979年,伊朗爆發了一次革命運動,現有的親華政府被推翻,新上臺的政府全面倒向蘇聯,並一再向中國發出警告。黨中央擔心焦若愚的安危,於是便將他從伊朗撤回來,在八機部任職。

1981年,鄧公欽點他出任北京市委副書記,次年升任北京市長,任期內,他力排眾議,引水入京,解決了數百萬老百姓的吃水、用水難題,1983年,他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轉入中顧委掛職,1996年正式告別政壇,晚年的他還經常出席一些重要活動,比如十九大,要知道,他那時已經102歲了,是全場最年長的參會者,2020年,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走完了傳奇的一生,時年105歲。

70年代,國際局勢風雲變幻,敵我態勢極其不明朗,在國外工作極其危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遇害。但這並未嚇倒焦若愚,他肩負使命奮勇向前,頂著巨大壓力出色完成了上級交代的每一項任務,幫助中國打開了外交缺口,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出現在國際舞臺上。回國之後,他牢記使命,貫徹落實經濟體制改革政策,為北京的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讓我們向他致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