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岳陽市巴陵戲傳承研究院接到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辦公室的通知,巴陵戲傳統摺子戲《昭君出塞》成功入選這一國家文化工程。作為巴陵戲首個入選劇目,岳陽市委宣傳部、岳陽市文旅廣電局和全院上下高度重視,經過10余天的劇目復排、彙報演出,再到劇組一行40餘人赴江城武漢進行“像音像”錄製,這段歷程值得回憶,也值得思考。遂記之。
巴陵戲《昭君出塞》劇照
巴陵戲與“像音像”工程
巴陵戲,因其主要流行於湖南嶽陽(古稱“巴陵”)及其周邊地區而得名,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中國瀕危劇種之一。據考證,巴陵戲的源頭可以上溯至明萬曆年間傳入當地的崑腔,後明末清初弋陽腔的流入,對巴陵戲高腔的出現產生了較大影響。清乾隆年間,巴陵戲又在不斷吸收其他劇種藝術因素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以唱彈腔為主,兼唱崑腔和雜腔小調為主要戲曲聲腔的劇種。巴陵戲行當分工細緻,表演程式豐富,藝術特色鮮明,以中州韻、湖廣音結合湘北方言為其舞臺語言,在其形成發展的400多年來一直受到當地群眾的喜愛。研究表明,巴陵戲對中國戲曲皮黃腔的形成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僅存岳陽市巴陵戲傳承研究院一個專業院團在傳承該劇種,該團於1992年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團”稱號。
中宣部、文旅部主導的“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於2019年面向全國實施,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列入《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的國家文化工程。業界普遍認為,“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的前身,是由李瑞環同志提出的“中國京劇音配像工程”。不同的是,“音配像”面向的是留有演唱錄音但沒有影像資料的著名京劇老藝術家,通過組織他們的親傳弟子或後代中的優秀中青年演員(有些是當時健在的老藝術家本人)進行配像,力求達到和近似當年的演出形象。“像音像”,則是選取當代戲曲名家,通過“舞臺取像—演員和樂隊在錄音室錄音—根據錄音再次舞臺配像”的過程,用演員自己給自己錄音配像的形式,以解決舞臺演出中不可避免的缺憾。二者之同在於,都是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反覆加工提高,為當今和後人留下儘可能完美的藝術記錄。
根據錄音現場配像並錄製
巴陵戲《昭君出塞》的藝術特色
“昭君出塞”的故事源自《漢書》和《後漢書》等史書記載,這一幾乎家喻戶曉的故事,是中國戲曲舞臺常見的表現題材,在諸多劇種中均可見其身影,各劇種有關這出戏的呈現形式和內容亦不盡相同。
巴陵戲傳統摺子戲《昭君出塞》,講述的是王昭君行至分關,風沙漫卷,馬也不行,雁又南歸,琵琶斷絃……這一切意象堆砌,層層積澱、深深勾起她無盡的思鄉之情,最後在經典的“五難忘”唱段中,表達出當時的王昭君對於和番一事的糾結之情。
不難想象,這出戏的精彩在於,觀演過程中,觀眾能隨著劇情和表演的不斷推進,產生足夠的欣賞快感,並由之引發更深層次的審美體驗。不過,這出戏之於巴陵戲的最大意義,乃是巴陵戲一代名師李筱鳳先生在此劇中開創、運用了“巴陵高腔”,並巧妙地將《蘇武牧羊》的音樂元素和巴陵戲傳統曲牌予以結合,服務劇情需要。這種創意,恰是應上了馬致遠筆下描述的“看今日昭君出塞,幾時似蘇武還鄉”的那般愁緒。此般革新,既保留了濃郁的巴陵戲傳統唱腔特色,又為古老的巴陵戲音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這或許也是該劇當年能成功入選本年度“像音像”劇目的主要原因吧。
李政紅與王昭君
此次入選“像音像”工程的巴陵戲《昭君出塞》,由國家一級演員、巴陵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李政紅擔綱主演。這出戏是“文戲武唱”的典範,整場戲只有出塞的昭君、送行的御弟、隨從的馬伕三個角色,要撐起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複雜而又糾結的人物情感,對演員來說是不容易的。所以,在唱、念之外,絕然少不了做、打之功。
王昭君的塑造,要求載歌載舞、聲情並茂,把旦行幾乎所有的步法都融入在表演中,同時還吸收了武生的身段動作,在種種程式化的動作中呈現出一系列動態畫面。比方說,運用大跨腿、大弓腿、大揚鞭、急搓步和上馬時單足顛顫、垛泥、趟馬圓場等動作,細緻地刻畫了王昭君的離愁別恨和邊塞的荒涼。應該說,李政紅的表演達到了這出戏的表現需求,成功塑造了一個“口中曲子、盔上翎子、手裡馬鞭、身上斗篷”的王昭君藝術形象,呈現出了一幅獨屬巴陵戲的“佳人烈馬圖”。50多歲的李政紅,面對這次急難險重的任務,為了進一步塑造好昭君形象,背後之辛酸種種,想必難以言道。
李政紅 飾 王昭君
也有人說,“像音像”打破了戲曲固有的演藝模式,有悖於戲曲表演藝術規律。但通過這段時間的切身體會,我想,正是因為“像音像”區別於常規的劇場呈現,才讓演員和樂隊能以超乎尋常的狀態去面對這項工作,唯有如此方可面對影視屏幕上放大的表演,方可面對高清話筒清晰收錄的聲音——而這一切都需要經得起極其細緻且永久的檢驗,故而這個過程也一定會讓參與者有更深的體悟和提升。一個劇團,如果能有幸參與“像音像”工程,對於鍛鍊團隊、記錄劇目、傳播劇種而言,絕對是非常有益的。當然,長遠來看,其價值和意義遠不止於此,這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的一項國家文化工程,這個工程為中國戲曲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指明瞭一條符合時代的道路,十年樹木、百年成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像音像版巴陵戲《昭君出塞》演職人員合影
巴陵戲《昭君出塞》在像音像武漢基地錄製期間正值穀雨,綿綿的春雨和乍降的氣溫,像極了此次“像音像”之行——縱有曲折,但雨生百穀,這何嘗不是種子發芽的最好時節呢?不由讓人感到巴陵戲在悄然新生,嶄新的開始,嶄新的希望……
(作者袁思奇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岳陽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岳陽市巴陵戲傳承研究院副院長、副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