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安陽】4.29-5.4 | 上手甲骨文真品 到訪響堂山特窟!

【五一•安陽】4.29-5.4 | 上手甲骨文真品 到訪響堂山特窟!
守護國保 / 傳承文化

鄴城,位於河南河北漳河兩岸的廣大地區,自曹魏在鄴建都以後,憑藉著其優越的地理和生活環境,逐漸成為了北方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

鄴城周邊示意圖

十六國時期,後趙、冉魏、前燕相續於此建都。北魏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成為東魏、西魏,大丞相渤海王高歡擁立孝靜帝,於同年十一月自洛陽遷都鄴城。公元577年,北周武帝攻破鄴城,北齊滅。鄴城作為東魏、北齊的國都存在了43年,留下了當時最為發達的都城文化遺蹟。

鄴城周邊佛教遺址

鄴城位於三大古都正中間


位於佛都鄴城,伴著西域胡商的駝隊,西去取經和東來傳道並行,佛教在鄴下充分發展,逐漸玄學化並在魏齊之際達臻頂峰。在響堂山、常樂寺、水浴寺,小南海靈山寺,雲門寺,修定寺,靈泉寺,仍能約略見到鄴下佛教之盛況。

▲修定寺塔

2012年春節,千佛出世,銅雀飛雲。大批皇家佛像在漳河河灘橫空出世,一座坑內一次出土2895件,大多背屏式和單體圓雕,漢白玉材質保留有炫目的貼金、彩繪。工藝精湛、題材豐富。或寶相莊嚴,或沉思,或微笑,或澹然。身姿妙曼舞動的飛天、佛座下蹲踞的護法神獅、菩提樹寶相花、摩尼珠仰覆蓮,生動逼真、惟妙惟肖。

▲東魏北齊皇家造像


東魏北齊時期鄴城西部著名的石窟有安陽石窟群和響堂山石窟,位於都城鄴城西部,太行山東麓。該地區石窟得益於位處京郊的先天優勢,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與優秀人才從而在設計策劃、建造工藝、圖像藝術等各個方而,均表現出了北朝時期石窟文化藝術的最高水準。這些佛教建築的遺存也體現出了從北魏到隋唐這兩個石窟開鑿高潮之間的藝術形態的轉變。


▲南響堂石窟蓮花、飛天

東魏遷都鄴城後,佛教中心也由洛陽移於鄴城周圍,緊鄰鄴都的河南北部地區便開始了大規模的開窟造像,如安陽靈泉寺大留聖窟(東魏)對研究東魏佛教和石窟造像以及佛教藝術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實物資料價值。

大住聖窟天王像
北齊佛教藝術,所表達的是一種性格,佛的性格——柔和而安靜的美佛所應該具備的平和舒緩和遇變不驚的威儀。作為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並齊的第三大皇家石窟——響堂山石窟,也留下了繼“涼州模式”和“雲岡模式”之後的“鄴城模式”。

▲北響堂石窟

瞭解動盪的南北朝史
欣賞東魏北齊絕美造像藝術
探訪殷墟與甲骨文文物親密接觸
深度考察經典石窟、難得的特窟觀賞體驗

絕佳的造像藝術之旅
跟著歷史講壇
從天邑商到大鄴城
探訪安陽文化遺產

1

考察路線

⭐ 安陽市——小南海石窟——靈泉寺石窟——修定寺塔——北響堂石窟——南響堂石窟——水浴寺石窟——北朝考古博物館——北朝皇陵——佛造像博物館——鄴城博物館

*安陽市包括:殷墟、天寧寺塔、文物鑑賞。
*靈泉寺包括北齊雙塔,大住聖窟,萬佛溝摩崖塔林,婁睿刻經碑,唐代雙塔。
*北響堂包括所有特窟,常樂寺,數字響堂。
*南響堂包括所有特窟。
*水浴寺包括不對外石窟,宋代經幢。
*北朝考古博物館包括:內部特別展廳(國內唯一一座一比一復原的北朝壁畫大墓)

2

行程亮點

1. 北齊經典石窟特窟開門、近距離獨家欣賞的深度體驗!
2. 絕對難得的甲骨文實物上手、零距離觀賞體驗!
3. 安陽周邊十餘處文物單位,7處國保一行看全!
4. 安陽古都專家全程帶隊遊學,面對面交流!
5. 行中講座為你系統梳理東魏北齊史
  • 6處經典北齊石窟:

北響堂石窟、南響堂石窟、水浴寺石窟、小南海石窟、靈泉寺石窟、北齊婁睿刻經碑、

  • 5處佛塔寺院遺址:

天寧寺塔、修定寺塔、北齊雙塔、唐代雙塔、常樂寺遺址

  • 3處超精美博物館:

北朝考古博物館、鄴城考古博物館、鄴城博物館

  • 2處考古遺址皇陵:

殷墟、北朝東魏北齊皇陵群

  • 2個獨家互動體驗:

考古文物鑑賞、數字響堂山

  • 1場專業行中講座:

《走向隋唐 東魏北齊史》梳理東魏北齊史,瞭解北朝的融合與裂變,為後續的石窟之行打下堅實的歷史背景基礎。


    從商朝殷墟到北朝東魏北齊    

    為您串起華夏千年歷史    

3

文化講師

張建偉老師

安陽政協文史專員

安陽古都學會理事
安陽文化大講堂講師
安陽博物館文化大講堂講師
安陽古城傳統文化講習所講師

在報紙和相關期刊上發表過多篇有關殷商文化,北朝時期鄴地西部的石窟造像藝術,古代鄴城戰爭史,彰德府與古代衙門文化,袁林與北洋集團,安陽古典建築藝術的文章。著有《殷鄴擷英》一書。並在安陽文化大講堂,安陽博物館大講堂,安陽文史論壇做《中國古典建築藝術》,《鄴城西部的石窟及造像》,《佛教石窟觀瞻之道》,《盛世的前夜——北朝史概述》,《蓮花入夏——從中國皇家石窟寺看佛教的華化》,《百年滄桑話袁林》,《封建皇權的掘墓人——清末新軍》,《安陽的槍會武裝歷史沿革》等主題講座。

4

行程詳情

D1

4月29日

星期六

安陽指定酒店集合

D2

4月30日

星期日

殷墟(國1、世遺)、天寧寺塔(國5)、文物鑑賞

D3

5月1日

星期一

修定寺塔(國2)、小南海石窟(國5)、靈泉寺石窟(國4)、北齊雙塔(中國野外雙石塔鼻祖)、唐代雙塔、北齊婁睿刻經碑;講座:《走向隋唐 東魏北齊史》

D4

5月2日

星期二

北響堂山石窟(國1)、常樂寺、數字響堂、南響堂山石窟(含特別安排)、水浴寺石窟(國7)

D5

5月3日

星期三

北朝考古博物館、北朝東魏北齊皇陵

D6

5月4日

星期四

鄴城考古博物館(佛造像館)、鄴城博物館

17:00   送安陽東站

5

活動報名

6380 元/位

【單房差:880 元/位】

識別二維碼報名

費用包含:

  1. 講師:文化專家全程深度講解,一場文化講座

  2. 服務:全程領隊貼心服務

  3. 體驗:文物鑑賞活動

  4. 門票:行程內所有景點門票,含特窟安排

  5. 交通:全程舒適空調大巴

  6. 住宿:兩晚五星標準酒店、三晚響堂山住宿

  7. 餐食:五頓自助早餐、九頓正餐

  8. 設備:無線講解器

  9. 保險:旅行意外險

費用不含:

  1. 往返安陽的大交通費用

  2. 未提及的其他費用

報名後有事退出怎麼辦?

1.集合日前3天及以上取消,可退實際未產生費用(有可能包含門票、餐費、住宿等);

2.集合日前3天以內,所有費用將無法退款。

6

行前預習

殷墟:世界文化遺產、國一

殷墟,中華文明的源頭。
 
殷墟考古近百年來,從董作賓、李濟到夏鼐、鄭振香。走進殷墟,便踏入先人圖騰的田,每一抔黃沙以隨時都可能突然出現驚詫瞳仁的神奇。遠古的泥土,與幽遠之殷人晤對。思想如一隻迷途的羔羊,在昏暗的時突隧道中瞞跚,輕叩先人的夢。

殷墟考古執照:中國官方審批允許的第一次科學考古憑證

殷墟的輝煌,因了一場偉大的遷徙。為了擺脫洪水、瘟疫、苦難和貧瘠,為了追尋理想的伊甸園,將圖騰的太陽昇起,偉大的盤庚斥退了因循者的鼓譟,虔誠地為玄鳥獻上蒸嘗,然後燒一塊占卜的骨頭,毅然決然地棄城舍家,率領他的族人把第一行足音輸入西風古道的磁場,揭開一部傳唱了二百五十四個春秋的歷史活劇的序幕。黎明的血澤,遲暮的嵐煙,昏鴉古藤黃河岸,曉風殘月大淖濱,堅毅驅趕著疲憊,理想慰藉著希望,也許是在一個月上高樓的黃昏,他們終於來到了一個叫作北蒙的地方,並在這裡紮下了營寨。
盤庚看上了這裡的一條叫作“洹水”的河。鏤刻在甲骨片上的“洹”字,左邊是一條水,右邊像一條纏繞盤曲的龍。殷人的圖騰是玄鳥,一隻至今人們也說不清楚是什麼樣子的鳥。但從他們造的這個“洹”字來看,龍也許同玄鳥一樣寄託著他們的理想崇拜,或者象徵著他們的某種憧憬。發源於太行深處的這條河,九曲東向,注入大海。河水清澈而甘冽,湛藍而明亮。
 
中華文明的濫觴之地,那則是無可爭辯的。今天,殷商先民演繹的那部活劇已經閉幕了,而盤庚和他的族人遷徙時留下的那行清晰的腳印,將永載汗青。
中華歷史上有過許多次艱苦卓絕的遷徙,而盤庚遷殷不僅是最早的遷徙之一,而且取得了成功,具有極大的典範意義。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工農紅軍的那次艱苦卓絕的長征,其精神實質與三千年前盤庚的遷徙一脈相承。遷徙就是探索,就是奮鬥,就是對理想的追尋。從這個意義上說,執著如夸父之盤庚,其功績當不亞於五帝三皇。
 
盤庚遷殷,其都城最初是建在洹河北岸的。那是一座面積近五平方公里的大都會。在中華歷史上,殷墟應該是迄今最早且最具規模的煌煌都城。
 
數十座王宮大殿比鄰坐落,都城四周的城牆堅實寬厚,氣勢磅礴。其中一座宮殿的兩旁有配殿,四周有迴廊,前面有門庭,建築面積達16000平方米,其規模相當於六七個故宮太和殿,宏大莊嚴,巍峨森然,不僅前無古人,也極有可能是後無來者。都城四周的大馬路,可以並行兩套雙駕馬車,無論寬度還是平闊,都堪與今天的高速公路媲美。由此可以想見當時四方來朝,臣子及方國使節冠蓋絡繹的熱鬧景象。不過,這座繁華的都城毀於一場大火。
 
對於盤庚和他的臣民來說,這場大火堪稱國難。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一段燦爛的文明就這麼毀滅了,著實可惜。
 
但是,禍福相倚,因為它的毀滅,洹水之南又興起了一座宏偉的都城。這就是《竹書紀年》提到的“洹水南,殷墟上”洹河南岸的這座都城,總面積達71.5公頃,由北向南井然有序地排列著50餘座宏大的宮殿。“茅茨土階,四阿重屋”銅礎木柱,版築夯土,那些宮殿既富麗堂皇又不失古樸凝重,頗具古代帝王宮殿的宏偉莊嚴氣派。
 
這些建築或為宮殿,或為宗廟,或為社壇,已具備中國宮殿建築“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規劃雛形。波濤洶湧的洹河如一道天然屏障將這座都城的東北兩面護衛起來,而西南兩面則有深深的壕溝,起到了宮牆的作用。洹河或壕溝的狹窄處或架有木橋,以與外界交通。嚴格地講,《竹書紀年》的說法並不準確,殷墟不但在“洹水南”,也在洹水的北岸,而“洹北商城”才是最早的殷墟。盤庚遷殷、武丁中興,修得了數百年煌煌帝業。歷史的風塵湮滅了這段輝煌,一個時代沉入地下數千載,當塵封拂去,甦醒的殷商史蹟,不僅為古都安陽增添了無限榮光,也令世人感到無比的驚歎。
 


天寧寺塔:國五

安陽天寧寺塔高38.65米,周長40米,因塔建於天寧寺內,原名天寧寺塔;又因位於舊彰德府文廟東北方,作為代表當地“文風”的象徵,故又稱文峰塔。

文峰塔建於五代後周廣順二年,已有一千餘年曆史,塔五層八面。浮屠五級上有平臺,下有券門,每層周圍有小園窗。塔坐落在一個高達二公尺的磚砌臺基上。文峰塔的建築,富有獨特的風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點。由下往上一層大於一層,逐漸寬敞,是傘狀形式,這種平臺、蓮座、遼式塔身、藏式塔剎的形制世所罕見。


修定寺塔:國2

修定寺塔位於水冶鎮西北磊口鄉清涼山村西清涼山南麓修定寺內,距安陽城西北35公里,寺廢塔存,又稱“唐塔”,建造藝術極其罕見,全塔遍嵌高浮雕磚。塔身從殘存部分看,外壁用菱形、矩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形狀的浮雕磚3775塊嵌砌而成。


圖案有佛像、弟子、菩薩、天王、力士、武士、侍女、飛天、伎樂、青龍、白虎、猛獅、大象、天馬、巨蟒、飛雁、帷幔、花卉、綵帶等72種,形象逼真生動。不同圖案和造形的磚雕有89種,發掘和收集到塔基磚雕30種,共計119種。雕磚嵌砌技術有:雕磚背面制榫卯,與內壁素面磚犬牙交錯,相互扣合牽拉;以雕磚的不同厚度呈榫卯,與內壁素面互相嵌砌;用鐵釘、鐵片支托拉牽,使之固定;塔簷採用木骨與外桃花磚榫卯相套,拉於塔頂固定。南壁開拱券門,門框額,門券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兩側侍立四臂金剛。


靈泉寺石窟:國4

靈泉寺及石窟群在安陽市區西南35公里的寶山之麓,位於安陽縣善應鎮南坪村南。這裡山青泉碧,谷幽林深。靈泉寺原名寶山寺,為東魏高僧道憑法師於武定四年(546)創建。隋開皇十一年(591)隋文帝詔寺僧靈裕法師到長安,封為國統僧官,管理全國寺院僧尼;又將寶山寺改名為靈泉寺,賜綾錦衣物,助營山寺,從此寺名大振。唐時,這裡高僧雲集,著疏佛經,興盛之極,為北方佛教聖地,規模宏大,稱“河朔第一古剎”。寺院東西兩山,大造石窟,山岩遍刻塔龕,是全國最大的浮雕塔林,俗稱“萬佛溝”,又名“小龍門”。


靈泉寺遺存的基址坐北朝南,中軸線上有山門、天王殿、皇閣,大佛殿、菩薩殿、千手千眼佛殿。僧房、寮舍連成一片。寺西北現存一對單層方形石塔,由塔基、塔身。塔頂組成,形制較小,僅有2.2米高,雕飾樸素。二塔相距4米,乃道憑法師的燒身塔,上刻“寶山寺大論師道憑法師燒身塔”塔銘和“大齊河清二年(563)三月十七日”的題記。這是我國最早的石塔。 寺中有唐代九級方石塔一對,為密簷樓閣式,通高6米,由塔座、塔身、塔剎組成,四角呈拋物線形,很是優美。塔身鐫佛祖、弟子及護法神王,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塔座雕飾的樂伎,各持笛、笙、鼓、琵琶、箜篌等樂器,正在動情地演奏,由此可見盛唐燦爛文化之一斑,是研究古代音樂史的珍貴資料。

由寺院向東西方向延伸的寶山溝即萬佛溝,現存石窟2座,塔龕245個,佛、僧雕像數百尊,高僧銘記百餘篇。位於寺東的大留聖窟,由道憑法師鑿造。窟內鐫漢白玉石佛3尊,軀體雄渾高大,雕琢光潔柔美,可惜頭被竊去。位於寺西的大住聖窟,隋開皇九年(589)開鑿。窟門雕迦毗羅和那羅延神王,身軀魁偉,頂盔貫甲,手持劍叉法器,腳踏牛羊,巍然挺立。窟外的牆壁上遍鑿佛龕及佛經。窟內雕鐫釋迦、彌勒等佛像近百尊窟頂呈寶相蓮花藻井,周圍環繞凌空飛舞的飛天,為沉寂的洞窟增添了無限情趣。以兩窟為中心,從東到西千米有餘,淺龕造像密佈山崖,刻於南北朝至北宋時期,歷時500餘年。靈泉寺萬佛溝按年代編排,可看出塔式的沿革,可謂“寶山塔林”,堪稱全國最大的高浮雕塔林,“寶山塔林”還是古鄴城地區,自北齊至唐、宋的500餘年,歷代高僧的陵園墓地,鑑於不少有塔銘和死者的生平傳略,為一部全國不可多得的石刻高僧傳記。對研究北朝及隋、唐時期鄴城一帶及當時全國的佛教活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也對研究我國這一時期的建築史、雕刻藝術史、宗教史以及書法藝術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靈泉寺及其附近石刻群,既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又特具特色,它對於研究這一時期的歷史、佛學、音樂、舞蹈、服飾、習俗以及書法藝術等具有重要史料價值。靈泉寺附近寶山和嵐峰山崖開鑿的摩崖石刻群分佈遍及山岩,星羅棋佈,規模極為壯觀,乃我國中原地區除了龍門石窟之外的又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佛教藝術寶庫。
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佈靈泉寺遺址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南海石窟:國5

小南海石窟位於安陽善應鎮龜蓋山南麓靈山古寺遺址內,距靈泉寺約5公里。小南海石窟共計包括東、西、中三窟,故稱小南海三窟。這其中以中窟空間而積最大,其文化保存也最完好,雕像、繪等題材內容也最為豐富。小南海三窟中窟大約開鑿於北齊天寶年間(550-555),其開鑿始於靈山寺僧方法師,後經曾任少林寺第一武僧的僧稠法師組織重修。根據文獻資料與考古實物考證,小南海三窟的雕像建造等,確實受到了僧稠法師一脈佛學思想與文化的影響。


北齊雙石塔:中國野外雙石塔鼻祖

北齊雙石塔位於靈泉寺道憑雙石塔基址西側的臺地上。是北齊河清二年(563)靈裕法師為其導師道憑營造的一對石塔。

兩座石塔東西並列,在一條水平線上,均為單層石墓塔,造型大體相同,皆座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西塔用下大上小兩塊素面正方青石壘砌,立面呈凸字形,用兩塊青石雕鑿而成。唯南壁開長方形拱門,門額略呈火焰尖狀,門兩側雕刻半圓形倚柱,柱頭雕蓮瓣3枚,柱礎呈蓮狀。塔身以上刻疊澀出簷3層。在門楣與簷部之間的壁面上,鐫刻有“寶山寺大論師憑法師燒身塔,大齊河清二年三月十七日”。塔心室為正方形。塔頂整體外形呈履缽狀,雕刻華麗。四周皆浮雕卷葉狀紋飾,每面正中雕一圓形寶珠狀物。塔簷外疊澀兩層,上為塔頂,四壁浮雕卷葉狀花紋,上置卷葉紋方鬥用相輪三盤,最高處置火焰寶珠。全塔總高2.22米,整體造形穩定,中部塔身呈束腰狀,使其顯得玲瓏有致。

東塔整體造型和體積與西塔相同,但塔門形制和塔身花紋略有區別。南壁塔門亦為拱券狀,但較兩塔寬闊。門楣及門額均呈拱券形,中間刻凹槽一道。塔心室地平以下,設有放置骨灰的洞穴。全塔總高2.14米,其與道憑法師燒身塔時代一致,是為陪塔。此塔雖貌不驚人,但卻是我國古塔中最早的露天雙塔,為我國現存最早的獨立石塔,堪稱我國石塔之祖。這不僅對研究道憑生平及北齊鄴都的佛教活動有重要參考價值,而且也為研究北齊時期及南北朝時期塔類建築的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響堂山石窟:國1

響堂山石窟是我國現存北齊王朝所營最大的佛教石窟藝術的寶庫。當時的藝術匠師們,在掌握了前人在繪畫、雕塑、建築等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吸收並融匯了印度犍駝羅佛教雕塑藝術的技法,經過前期發展,逐漸趨於成熟。從而創造了具有我國民族風格和時代特徵的石窟雕塑藝術。

響堂山石窟包括北響堂、南響堂和小響堂三處,相距約15公里。共有石窟16座、摩崖佛龕300餘個,造像4300餘尊。始鑿於東魏末年,完成於北齊,隋、唐、宋、明歷代均有續鑿。


北響堂石窟:位於峰峰礦區和村鎮東南的鼓山天宮峰西麓。始鑿於東魏、北齊。為北齊時期著名的皇家寺院。石窟鑿於半山腰處座東面西,呈南北一線排列,共有北齊窟4座,隋、唐窟各座,明窟兩座。大佛洞位於窟群北側,俗稱“北堂”。該窟寬、深各12餘米,高11.6米,為我國北朝晚期規模最大的石窟。窟門上方開明窗三個。窟內中心置塔柱,正左、右三面各鑿帷幕頂大龕一個,龕內造像一佛二菩薩。坐佛高達3.5米,為響堂山最大的造像。下方佛壇雕香爐、蹲獅及十神王像。柱身頂部鑿列龕16個,內置菩薩立像。柱身南面頂部鑿一深2.8米的瘞穴,相傳為“高歡墓”。


窟內四壁鑿塔形列龕16個,內置圓雕坐像一尊。窟門兩側各雕帝后禮佛圖。南壁東側塔形列龕頂部有明代補刻的千佛坐像百餘尊。該窟雕刻極為精美。四壁的塔形龕邊飾束蓮柱。柱身滿刻勾連雲紋,頂飾火焰寶珠,柱基刻跪狀怪獸,龕頂覆缽上方雕仰蓮、相輪,忍冬和火焰珠組成的三枝塔剎,極為華麗壯觀。塔柱南面大龕左側菩薩,右腳微踮,身體自然彎曲、衣裙貼體,質感極強。塔柱頂部列龕,邊飾八角束蓮寶珠頂柱頂飾火焰紋龕楣。兩龕龕楣之間,填刻成扇形排列的變形寶珠圖案,狀如孔雀開屏,構思獨特,造型華美。唐代高僧釋道宣在《續高僧傳》稱“中諸雕刻駭動神鬼”雕刻之精美,可與河南龍門石窟的賓陽洞、鞏縣的第五窟、雲崗石窟的各大窟相媲美。堪稱雕鑿藝術的姣姣者。


釋迦洞位於窟群中部,俗稱“中堂”。窟門外鑿前廊,進深10米,寬8.8米,高6米。前廊三間四柱,柱底雕蹲獅承託,柱身八角形三道束蓮,其間填刻勾連雲紋、寶珠等柱頂雕火焰寶珠。中兩柱間橫託大型楣額,頂部雕仿木構瓦頂,其上為大型覆缽。窟門內側拱腹平雕大葉忍冬紋,上方鑿明窗。窟門兩側各雕天王立像一尊。天王像上方各開明窗一個,周邊飾覆蓮、火焰等紋飾。窟內正中塔形柱,正面通頂鑿一帷幕大龕,內造一佛兩弟子二菩薩。本尊是釋迦牟尼,手施“說法式”,手印,背光為舉舟形,頭頂光飾同心圓形花紋。


刻經洞位於窟群南端,俗稱“南堂”,窟門前置四柱三間前廊。窟簷雕仿木構瓦頂。瓦頂上方大型覆缽,覆缽頂部雕三枝火焰珠頂塔剎。窟門兩側各雕力士一尊。窟內三壁雕通壁帷幕頂大龕,內各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壇浮雕香爐神王等窟頂浮雕蓮花藻井。覆缽中部鑿小型洞窟一座,正壁雕釋迦,多寶兩佛並座,左、右兩壁各雕坐佛一尊。窟內前壁窟門兩側刻《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前廊內刻《維摩詰經》,窟外南西北側巖壁刻《彌勒成佛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偈文》等計六部5萬餘字。此外,覆缽塔剎兩側刻《大聖士號》和《十二部經名》,柱身刻《佛名經》。


北巖刻經西壁端部有北齊武平三年(572)刻摩崖《唐邕寫經碑》共計900餘字,為唐邕撰文書丹。記述了天統四年至武平三年(公元568–572年)鼓山石窟刻經的緣起及經過等。唐邕刻經為北朝時期僅見的具有明確紀年及書寫人的刻經,為研究北朝刻經的重要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據《武安縣誌》記唐邕為北齊重臣,一生曾“事六代北齊皇帝”是北齊第一才子。“以善書能文,為時所重”。據金石著錄載,鄴下勒經書碑多出其手,但存世極少。刻經洞的刻經,書法淳古,氣魄渾厚;筆勢起落有意,且姿致適度,在遒蒼醇厚中又富有瀟灑清秀之神情,有的字形仍保留有漢隸“蠶頭燕尾”的風韻。即以楷書為主,間以隸書,並參以篆意。開唐人刻碑之先路,具有很高的書法價值,堪稱北朝刻經造像碑的珍品。唐邕寫經之事,不論對其個人或佛教史的研究,可謂至關重要。其刻經是研究我國書法藝術發展與演變的重要實物資料。


數字響堂


南響堂石窟位於鼓山南端的紙坊村北。初為北齊天統元年(564)鮮卑勳貴高阿那肱出資鑿建,有北齊窟7座,唐窟1座。


北齊窟分上下兩層,由南至北下層依次1、2窟,上層依次3—7窟,唐窟位於7窟北側。現第1、5、7窟保存較好。第1窟為仿木構四柱三間殿字式,中兩柱束蓮盤龍,頂飾火焰珠。柱頭雕斗拱承簷。窟門兩側各鑿力士像龕一個,龕上方鑿明窗,窟內深7.1米,寬6.4米,高4.5米。中心置三面通頂塔柱,柱身正面頂部浮雕佛傳故事三幅;中部鑿帷幕頂大龕,內造像七尊,現存除一佛二弟子為北齊原刻外,其餘為清代泥塑;右壁列龕下方及前壁窟門兩側刻《華嚴經》部分章節。該經為北朝“地論宗”的相州南派所極力推崇的主要經典。此齊文宣帝曾親手抄寫華嚴經大部,為十五卷,並首設“華嚴齋會”作書記法會之盛,曰:《華嚴齋記》。第2窟規模形制與1窟基本相同。


窟內造像大部被毀,窟門兩側力士龕內隋代改制的《滏山石窟之碑》保存完好。第五窟位於上層中部,寬、深各2米餘。第七窟為千佛洞:左龕本尊為阿彌陀佛,善跏式坐於須彌座上,兩赤足蹬於蓮蓬之上,蓮莖是從一人頭(即夜叉)口中生出,十分奇特,別緻,為全國各大石窟中所罕見。該窟設計獨具匠心,雕刻精美細膩。窟頂藻井的伎樂天和飛天輕盈的體態,飄揚的衣帶,線條流暢、柔和,形象生動優美。伎樂天有的手彈豎箜篌,有的口吹竹笙橫笛,飛天們隨著那幽雅的樂曲、優美的旋律,手舞足蹈,載歌載舞;供養天雙手捧缽敬獻仙果,表現了《法華經譬喻品》中的所謂“諸天伎樂,百千萬神,於虛空中,一時俱作,雨眾天華”的景象。當我們置身於此窟之中,靜心欣賞這些富有詩情畫意,栩栩如生的浮雕藝術時,彷彿聽到了古雅的音樂、悅耳的歌聲,看到婀娜的舞姿,嗅到了仙果的芳香,似有身臨其境之感,讓人留戀忘返。


常樂寺



水浴寺(小響堂)



石窟位於北響堂景區鼓山東坡,與北響堂石窟隔山相峙,因其規模比南、北響堂石窟小而得名。該石窟及摩崖造像呈東西走向,東西兩座窟,摩崖造像兩處,大小佛龕二十個。窟前坡下有宋經幢兩座。西窟始鑿於北齊武平4年,歷經唐、宋均有續鑿。


平面為方形,有中心柱,後鑿甬道圍繞通行。前面左右鑿佛龕四壁除刻成千佛外,還刻有成排的供養人。窟楣處刻花卉,飛天。東窟鑿於北宋初年,進深2.1米。高寬各2米。三面造像不設龕,正面造像5尊,東西兩面各3尊。


窟前經幢兩座,均為八角柱。有簷,上刻有歌舞伎樂等圖案。柱身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和發願文》。




北朝考古博物館

北朝考古博物館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2020年9月19日正式開館,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北朝文化考古研究中心。北朝時期是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時期,和南北方地區以及周邊國家都有貿易往來。開闢有絲綢之路,通往東歐的這條絲綢之路。是穿越山西、陝西、甘肅等地一直通到古羅馬成為古代通商貿易的典範。

該館館藏文物為東魏北齊出土的珍貴文物。北朝考古博物館最具特色的展品是北朝皇陵陶俑,素有“小兵馬俑”之稱,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陶俑有數千件之多,造像生動活潑、種類繁多,個體普遍較小,但製作精緻。

中華瘤牛

陶俑題材有人物、動物、器物等。陶俑的製作都能按照內容需要惟妙惟肖地表現出身份特徵,動態微妙,表情生動。北朝考古博物館為人們展示了1500多年前文化交匯、民族融合的北朝歲月,對探究中國北朝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北朝東魏北齊皇陵

北朝墓群位於磁縣城南一帶,共有大小134座古墓冢,最大的如天子冢、皇姑墳、磨盤冢、青冢等,一向被誤認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建國後,文物工作者經多年的科學考證,這一千古之迷終被揭開:這並非曹操疑冢,而是東魏、北齊的皇陵區。經考古發掘證實的墓分別為東魏昌樂王元誕墓,宜陽王元景植墓,司馬氏太夫人墓,愍悼王妃李尼墓,北齊蘭陵王高肅墓,北齊高歡第九子妻茹茹公主墓和其十四子高潤墓等。

1975年在挖掘位於磁縣東槐樹村的北齊高潤墓時,首次發現了北齊壁畫。經發掘,此墓為磚築單室墓,平面呈方形,出土文物中有彩繪俑361件,墓室四壁有彩色壁畫。畫面構圖嚴謹,人物栩栩如生,服飾飄逸逼真,鮮明展示了北齊時代的繪畫風貌和獨特風格,填補了中國繪畫史的一頁空白。

在位於大冢營村的東魏茹茹公主墓中,還首次發現了東魏畫跡和兩枚東羅馬金幣及外籍人形陶俑,可以窺見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中外交流盛況。墓道兩側各有長達21米的彩色壁畫,是東魏畫跡的首次重大發現。壁畫大部分描寫當時現實生活,著力表現墓主人的榮貴身份,佈局嚴謹,人物各具神態,顯示出東魏壁畫藝術的較強功力。


鄴城博物館


鄴城博物館採用漢代建築風格,佔地65畝,建築面積5228平方米。博物館共展出陶器、瓷器等各類珍貴文物300件(組)。重點看“民族融合、文化激盪——十六國時期鄴城”、“隋唐文明之前奏——東魏北齊鄴城”、“中國北方佛都——六世紀鄴城佛教”。



鄴城考古博物館

鄴城考古博物館位於縣城金鳳北大街33號,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文化交流於一體,是以佛教考古為專題的博物館。博物館總投資近1億元,主體建築面積8720平方米,高22.3米,借鑑漢代城牆及城門樓的建設理念,彰顯漢代特色,古樸、莊重又富有現代氣息。博物館共建五層: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其中,一、二層為文物展陳區域,面積約2690平方米,共有四個展廳。分別為”第一展廳:鄴城與佛學東漸””第二展廳:東魏鄴城佛教”“第三展廳:北齊鄴城佛教”。“第四展廳:鄴城佛學傳承”。
博物館展陳文物300餘件,展陳文物由2012年鄴城遺址東部北吳莊埋藏坑出土的精美佛造像,還有核桃園佛寺遺址出土的舍利函、青釉罐、瑪瑙珠、水晶珠等。同時,館內採用雕塑、場景復原、模型以及懸浮成像等聲光電高科技手段對鄴城的歷史文化予以了完美闡述


2012年春節,千佛出世,銅雀飛雲。大批皇家佛像在漳河河灘橫空出世,一座坑內一次出土2895件,大多背屏式和單體圓雕,漢白玉材質保留有炫目的貼金、彩繪。工藝精湛、題材豐富。釋迦、阿彌陀、盧舍那、多寶、藥師、思惟太子、彌勒、觀音、雙菩薩立像,或寶相莊嚴,或沉思,或微笑,或澹然。身姿妙曼舞動的飛天、泰西來蹲踞的雄獅、菩提樹寶相花、摩尼珠仰覆蓮,生動逼真、惟妙惟肖。


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考古發現與發掘,是中國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收穫之一,出土造像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為研究南北朝時期佛教造型藝術提供了可靠的標本。鄴城造像藝術不僅包含了北魏時期受南朝士大夫風格影響的“褒衣博帶”“秀骨清像”式造像,盡顯飄逸瀟灑之神姿,又在北齊時期接受新一輪傳入的笈多造像樣式創造出“曹衣出水”式薄衣貼體的新樣式,身體曲線玲瓏畢現。獨具特色的“龍樹背龕式”造像則是鄴城工匠高超技藝的體現,充分利用了漢白玉石質細膩柔軟的特點,開創性的鏤孔透雕的呈現,是我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一大高峰。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