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教育家汪丁丁
首先為你介紹這本書的作者汪丁丁老師。他是享譽盛名的經濟學家,他也是學生心中最博學有趣、特立獨行的老師。汪丁丁老師反抗思維的貧瘠,拒絕知識的局囿,擁抱智慧與精神世界的快樂。
他的課堂是一方小天地,同學們和老師學教相長,也可以理念相悖,課堂是知識恣肆的海洋,老師和學生沒有邊界地跨學科遊弋。汪老師致力培養通才而不是專才,隨堂學習的過程也是轉識成智的啟迪。在這本書中,汪老師堅持質問:是觀念重要還是闡述觀念的人重要?循著這樣的質問,全書採用“非主流”的方法圍繞一些核心概念展開。
汪老師一貫創導的“問題導向”和“批判性思考”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克服官僚化教育養成的思維模式和語言,讓問題意識和批判性思維伴隨整個學習過程。學生在這樣一個課堂裡,尋找自己的重要性感受,與經濟學歷史上的偉大人物同情共感以之貫通,構成學習此門課程的知識過程。在接下來的精讀中,我將帶你如臨其境,感受汪丁丁老師充滿智識光芒的課堂魅力。
▼
▲
精讀一步到位!
點擊掃碼,加入精讀班
有人這樣評價這本書:“本書是汪丁丁講義系列中最精彩的一部。汪丁丁所展現的廣博學識與開闊眼界,實在令人驚歎。”還有人這樣評價“如果我建個‘此生不讀遺憾系列’書單,這本書在我必選的前三位——不僅被作者淵博的知識所震撼,還附帶發現了很多歷史、哲學、經濟學方面接下來需要讀的作品,真可謂讀一本書收穫一個世界的典範。”
這本書直面現代經濟學的本質衝突,融合了汪丁丁老師多年研究所成,融入了許多人生感悟,是汪丁丁老師從思想史視角反思經濟學最全面的表達。如果你只讀一本汪丁丁老師的著作,那麼一定是這一本。
汪丁丁老師的經濟學思想史是一張心智的地圖,在這場觀念的行走與探索中,幫助我們貫通經濟學200年的演化發展,構建起經濟學觀點發展的整體框架。
當我們在中國學習經濟學,我們有中國的現實生活體驗,從切身體驗中,我們關注一些重要問題,稱為“中國問題”,並講述我們理解的中國故事。這就是中國學生的閱讀情境,由此,學生們試圖理解源自西方的經濟學原理並以中國敘事闡述和修正這些原理,稱為“中國經濟學”。
當我們的中國經濟學家試圖理解源自西方社會演化過程的經濟學原理時,通常意識到原理由之發生的西方歷史情境被遷移到我們能夠理解的中國歷史情境時必定會有的思想“斷裂”,並且因而有“衝突”。正是這樣的斷裂與衝突,激勵著中國經濟學家創造性地解決經濟學議題,從而可能在人類的經濟學傳統裡求得“中國經濟學”的一席之地。
▲
精讀一步到位!
點擊掃碼,加入精讀班
應該說,在這個精讀班的背後,參與者不是一個人,而是存在著一個“丁丁讀書會”小組,成員都是汪丁丁老師的學生或友人,有Richie、趙婕、黃小騎和陳麗等,我們共同在汪老師的思想大廈中跋涉、研讀與探討,我作為小組代表來完成汪老師這本重要著作《經濟學思想史進階講義》的精讀,把它呈現到你的面前。
《經濟學思想史進階講義》因為脫胎於汪丁丁老師課堂的講義,我們希望保留汪老師獨有的寬帶閱讀寬帶、寫作寬帶,以及講課的跨學科融會貫通的風格,這也是對他學術整體性的尊重,所以在精讀此書時,我們採取了精煉原著+講述的方式,而非第三者視角。之所以堅持這樣與眾不同的“精讀”,更因為作為汪老師門下的學生,我們認為自己暫時還達不到汪老師的高度,去對他那精深博大的思想進行評價與剖析。沿著汪丁丁老師的思想與足跡,我先行了一步,希望能借由這個精讀節目,讓大家可以更清晰地窺見汪老師在經濟學思想史裡為我們架構的全學科系統,去感受思維無限的樂趣。
《經濟學思想史進階講義》這本書共八講,在做精讀的過程中,考慮到章節的側重點和容量不同,每一期音頻時長有限,我將用12期音頻來完成全書的精讀。這12期分別是:第1期,創刊序言:什麼是問題?第2期,坎蒂隆:經濟學開端;第3期:李嘉圖與斯密的價值論比較;第4期:經濟學的邊際革命;第5期:李斯特與德國曆史學派;第6期:經濟學的原創議題;第7期:勞動經濟學:知識與人力資本如何定價?第8期:熊彼特的“斷裂”問題;第9期:馬歇爾:《經濟學原理》;第10期:哈耶克:人類合作的擴展秩序;第11期:懷特海:過程哲學:第12期:面向未來社會的經濟學。
除了剛剛我介紹的主要12期之外,還將有兩期汪丁丁老師創作的特別篇,分別是作為開篇的特別發刊寄語《思想史⽅法:歷史情境與重要性感受》,及作為結束篇的《中國需要怎樣的經濟學》。
這個精讀班之所以將《思想史⽅法:歷史情境與重要性感受》作為開篇,自然有其獨到的重要性,因為這篇文章是汪丁丁老師推薦給學生作為原書的預讀,文中論述的歷史情境與重要性感受,可以說是貫穿本書始末,代表了汪老師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同情理解。讀懂這一篇,你就會清楚地瞭解到《經濟學思想史進階講義》背後根本的觀察角度與思考路徑。
而《中國需要怎樣的經濟學》作為結束篇,汪丁丁老師用此文為我們中國當下的經濟發展做了一個階段性總結的同時,也提出了經濟學發展中的學術重擔,表達了他對國家與社會之未來的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