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痤瘡,不妨試試針灸和中藥!

1.毫針

主穴:百會、尺澤、曲池、大椎、合谷、肺俞、委中。穴位多為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之穴。

配穴:四白、顴髎、下關、頰車等,病變局部四周的阿是穴。

針刺方法:瀉法,中等刺激,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症狀好轉後改為隔日1次。適用於肺胃熱盛證Ⅰ級、Ⅱ級痤瘡的輔助治療。

2.耳針

主穴:耳尖、肺、皮質下、丘腦、神門、內分泌、腎上腺、局部穴。

配穴:脾、大腸、小腸、肝。便秘加大腸、直腸下段;月經不調加內生殖器、卵巢。

針刺方法:每次採取耳尖放血,甚者可局部穴刺血,其餘主穴選2~3個,配穴選2~3個。毫針刺,留針15~2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或耳針埋針或耳穴壓豆(王不留行子),兩耳輪換,每3日1次,5 次為1個療程。適用於肺胃熱盛證Ⅰ級、Ⅱ級痤瘡的輔助治療。

3.刺絡拔罐

取穴:大椎穴。

方法:常規消毒後,三稜針或梅花針點刺出血,然後拔火罐,10~15分鐘,出血1~3毫升。每3日1次,10 次為1個療程。適用於肺胃熱盛證新生皮損多且感染重、較多膿頭的皮損;或病久入絡,皮損多為囊腫、結節及增生瘢痕的輔助治療。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