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不通導致的疼痛該如何解決?(附語音)

經絡不通導致的疼痛該如何解決?(附語音)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七百六十七。(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太陽臟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錶裡當俱瀉,取之下俞。”——《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我們先來看原文∶“太陽髒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表裡當俱瀉,取之下俞。”這段話非常短,意思也非常明顯,我先帶大家從頭到尾過一遍。

第一句話就是“太陽髒獨至”,獨至就是偏盛的意思,也就是足太陽膀胱經這條經脈的經脈之氣是偏盛的。張介賓註解:“言藏氣不和,而有一藏太過者,氣必獨至”。之前我們講脈診的時候也專門講過,一經之脈獨至這種情況。(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這一段重點是講某一條經脈經脈之氣偏盛所帶來的身體不適還有病症都是什麼?足太陽膀胱經這條經脈如果是獨盛的話就會發生三種情況,一種是厥逆,第二種是喘息,第三個就是虛氣逆,虛氣逆就是虛氣上逆,這是氣往上逆這種情況。原因是什麼呢?原因是陰不足陽有餘的緣故。

陰不足陽有餘什麼意思呢?陰指的是足太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相表裡,足少陰腎經是指的陰,也就是腎陰不足,膀胱經的陽氣有餘,怎麼去治療呢?叫做“表裡當具瀉,取之下俞”。無論是表經還是裡經,表經是指的足太陽膀胱經,裡經指的是足少陰腎經,無論是表經還是裡經都應該用瀉法,這個地方的瀉法是用針法。大家注意,《黃帝內經》大多數的治療方法基本都是落實在針法上,有少量落實在灸法上,再少一些才提到用藥,用砭石、刺血這種方法,但是大多數都是用針灸的針法。

針法有補有瀉,補法相對來講刺激就比較輕,瀉法大多數都是重手法。一般來講,用針刺的方法疏通經絡,我們基本上都是用較為強的刺激來疏通經絡,如果是補法就需要用相對來講比較輕的、柔和的手法來補充這條經脈的經氣,這個地方講的就是瀉法,相對來講刺激量就比較大。也就是針刺進去之後,可能提插捻轉的幅度會比較大,患者的感受就會特別明顯,會感覺到痠麻脹疼,這是得氣。再就是得氣之後的感受,有的人針刺之後得氣的表現是酸,酸不是疼,有很多小朋友說很疼,其實這個疼裡邊包含著酸、麻、脹還有沉重,就是這一針紮上去它會非常沉重,當然疼是它的主體的感覺等等不能用疼來概括所有的這些細節,有的針法是偏酸,有的是沉重,有的是麻,還有的手法是過電的感覺。我們要是扎委中穴,刺進去得氣之後,他會感覺到就像一股電流一樣,一下子通到腳心了,有的是通到腳尖,有的是通到腿肚子。總而言之,痛的位置不一樣,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得氣。

我以前在山區給老百姓針灸,尤其針腰痛的時候就喜歡用委中穴,在膝蓋後面,膕窩內,只要是扎對了之後,不僅是痠麻脹重,還會有過電感。這種感覺一旦出現之後,你讓這患者過一會再從床上下來,他就會大幅度的減輕腰痛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用針灸的方法疏通經絡。有大量的人腰疼是因為幹活或者姿勢不當所導致的腰肌勞損,或者是腰椎的一些問題,從中醫學的眼光看來,這都屬於氣血不通,或者叫做經脈不通。(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用針灸的方法就可以疏通經脈,經絡疏通了之後,肌肉緊張解除了,腰椎也能得到很好的修復和復位,這樣疼痛就消失了,他就會感覺非常輕鬆。

但是這時候你一定要叮囑患者,回家的時候怎麼樣的動作容易導致復發,以後不要再做這樣的動作。比如我們要撿東西的話,有很多老年人他喜歡彎腰撿,腰一使勁,核心不穩定,腰彎下去使不上勁,整個腰椎又一次受傷,就很多人都說我就是搬了個花盆,一下閃著腰了。其實這個閃著腰是什麼概念呢?閃腰其實就是整個腰腹的核心沒有穩定好,一瞬間腰椎可能出現了一個小關節的錯位,這個錯位看似很小,但實際上有可能壓迫神經,就會感覺非常疼,就會覺得好像閃著腰了,一下就動不了了。這種情況實際上就是從中醫學的眼光看來就是經絡不通,不通則痛。咱們治療方法就是用針灸或者艾灸的方法都可以進行治療。

剛才我說的是針法只是舉了一個例子,有的人適合扎崑崙,有的人適合扎太溪,有的人適合扎手三里,曲池等等這些穴,其實某種意義上都能治療腰痛,你得進行辨證取穴。同時再進行艾灸,艾灸怎麼辦呢?艾灸就相對來講簡單,就是在哪裡疼灸哪裡,因為艾灸本身它可以活血化瘀、溫通經脈。你用你用這個點燃了艾柱或者是艾條灸局部。如果是有灸感的話就會感覺一股熱流進入身體,把經脈給溫通了,你再下地活動就感覺腰輕鬆很多,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總而言之,中醫學的思路就是活血化瘀,溫通經絡,疏通經脈這樣的思路來治療這樣的問題,這是咱們講針刺的時候順帶講的內容。(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一般來講就是在疏通經脈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用的是瀉法,也就是比較強的刺激。進針之後你會提插捻轉的手法比較重,患者體感就會有特別痠麻脹重或者過電的感覺。(未完待續)


學了彭鑫博士今天講的課程之後,相信您對《黃帝內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後做一個答題互動,測一下您的學習成果。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七百六十七。(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推薦閱讀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及講座邀請方式

↓ ↓ ↓

預約方式:點此處詳細瞭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