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鋒同志出身基層,秉性謙虛不好張揚,不論身居何處,他都低調生活,謹言慎行,從來不會擺架子。加之他踏實肯幹,能力出眾,因此很得上級青睞,短短几十年功夫便從縣官升遷為省級高幹,後來更是進入黨中央擔任要職,成為國家核心領導人之一。
華國鋒執政的第一站是湖南某縣,當時國家剛剛經歷戰亂,百廢待興,生產力還處於恢復期,老百姓生活艱難,飽受飢餓和貧窮的困擾。為了改善這一困境,讓大家過上好日子,華國鋒是想方設法謀發展,提振生產力,增加工農產出,至少要先讓大家吃飽肚子。根據華國鋒的秘書後來回憶,華不喜歡坐在辦公室裡當“金絲雀”,他經常到處調研,瞭解各鄉鎮、公社的基本情況,並因地制宜,制定對應的發展計劃與幫扶政策。
每次下鄉碰上飯點,公社會按照規定安排華國鋒到某戶村民家裡搭夥吃飯,當時他已經是縣委高幹了,在老百姓眼裡那是“大官”,但他卻從來不拿自己當幹部,村民做飯的時候他也不閒著,幫著燒火或者切菜,而且從來不挑食,村民做什麼他都吃什麼。吃完之後會主動幫洗碗或者打掃衛生,臨走時還會留下伙食費,從來不佔一丁點的便宜。
建國之初,肝吸蟲病橫行華南,感染者高達數十萬。黨中央聞訊後,組織衛生部的專家前往華南做防控工作,力求徹底根除這種頑疾。在此期間,華國鋒極力配合醫療專家治病救災,他每天都在跑基層,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宣傳肝吸蟲病的危害,並呼籲大家不要生食水產品,魚蝦蟹等一定要烹熟了再吃。
1955年,華國鋒結合毛主席的最新指導理論與自己在基層的實踐經驗,寫了好幾篇農村工作報告,毛主席看到之後盛讚華國鋒學習能力強,有濃厚的執政為民意識,當年下旬主席去湖南考察的時候,點名要見華,兩人在一起聊了一個多小時,相談甚歡。1個月後,主席邀請他去北京參加中央工作會議,並鼓勵他上臺發言。
1959年,主席再次到湖南考察,並點名要華陪同,期間,主席問起工農業大生產的情況,華沉默了一會兒,直言大生產開展的不好,糧食產量上不去,老百姓都餓著肚子。當時“浮誇”風正盛行,各級幹部都在紙面數據上“大做文章”向上邀功,但華國鋒卻秉持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堅持不弄虛作假,主席很欣賞他這種務實的態度,當面稱讚了他。
1971年,毛主席欽點他進入中央任職,協管國務院的相關工作,手中掌握著比較大的行政權力,也算是身居高位了,但他卻並未因此驕傲,始終保持著謙虛低調的態度,恪守紀律和原則。1974年的一天,他去參加女兒的家長會,秘書提出用公車送他,但他拒絕了,開家長會是個人私事,怎麼能用公家的東西,這不是損公肥私嘛,共產黨人不幹這種事!
華國鋒最終步行去了學校,並且不動聲色的在教室的角落裡找了個座位坐下來,靜靜的等候著老師上臺講話。就在此時,他旁邊的一位家長主動和他打招呼,問他是做什麼工作的,他倒是沒有透露身份,而是含糊搪塞了一番,他今天的身份是學生家長而不是政府高幹,沒必要講排場、充面子。
過了一會兒,他被邀請到臺上講話,他除了感謝老師對於女兒的教育和栽培之外,還特別強調,以後要讓女兒去基層鍛鍊,磨鍊女兒的意志。開家長會的過程中,沒有一個人認出來華國鋒,直到會後,家長和老師們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原來是國務院的高幹。1976年,他接替剛剛逝世的周總理主政國務院,同時擔任黨和軍的第二領導人,地位僅次於毛主席。同年下旬,他當機立斷,採取雷霆手段粉碎了動盪,將國家重新拉回正軌,1981年,他主動辭去一切職務,餘生與山水相伴,安然度日。
華國鋒同志是人民政權發展史上最重要的領導人之一,他求真、務實,敢於講真話,秉性剛直而不彎,他在執政的數十年裡,做了很多了不起的政績,福澤無數百姓,是當之無愧的“父母官”。而且他還不貪慕榮利,在完成歷史使命後急流勇退,這種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