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呆的作用 你意想不到

發呆的作用 你意想不到

近日,廣東財經大學廣州校區圖書館設置的“發呆區”引起大家關注。不少同學在此學習備考、休息放空,還有的同學專門跑來打卡。為什麼“發呆區”如此受學生歡迎?從精神心理學的角度,發呆會對人產生一定的好處。那麼,怎樣發呆才能有益身心呢?

合理發呆有好處

發呆是指一個人在沒有特定目標或任務的情況下,進入一種放鬆和思考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們傾向於將注意力從外部轉移到自己的內心。因此,發呆通常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

    

可以肯定的是,合理利用發呆,會對人產生一定的好處。
    

提高注意力和創造力:當我們發呆時,大腦處於放鬆狀態。這能夠提高我們的注意力,使我們更加深入地思考問題,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發呆還可以促進大腦進行非線性思考,使我們更容易產生創意,有助於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調節情緒: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積累一些負面情緒。發呆可以幫助我們放鬆心情,緩解焦慮和負面情緒,讓我們感到更加放鬆和愉悅。
    

提高記憶力:發呆可以幫助我們回憶和鞏固過去的經歷和知識。這是因為人在發呆時,我們的大腦會將之前的經歷聯繫起來,進而加強記憶。
    

進行自我探索:發呆可以提高自我意識和自我覺察能力,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反思自己的“三觀”、生活的目標和意義,從而有助於個人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如何發呆更有效

雖然發呆有好處,但也需要注意方式和程度。那麼,如何讓發呆更有效呢?不妨試試以下小技巧。
    

找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發呆可以讓你更加關注周圍的環境,感受自然和生命的美麗。比如,鬱鬱蔥蔥的綠色植物、富含深意的人文景觀,能幫助你更好地感受生活。
    

放鬆身體: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姿勢,坐著或躺下,放鬆肌肉,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緩慢深呼吸,這樣可以更專注於自己的思維和感受。
   

沉浸式發呆:發呆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儘量不要被打擾。你可以選擇在一個相對空閒的時間段進行發呆,不要接電話或回覆消息,讓自己完全沉浸在發呆中。
    

不要刻意想什麼:發呆不是在想事情,而是讓思維放空,隨意遊蕩,讓意識處於一種自由的狀態,不要刻意去想什麼。
    

設置時間:為了避免過度發呆帶來的不良後果,發呆也要有限制。比如,適當的時間限制,每次10分鐘或20分鐘。讓自己在規定時間內發呆,然後回到現實生活中,以一種更加積極的狀態投入學習和工作中。
    

發呆是我們大腦的一種自然現象,適度發呆有益身心。正如廣東財經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副主任王文龍分析的那樣,發呆不是“摸魚”,更不是“躺平”,發呆只是忙裡偷閒、快速充電的一種方式。

來源:學生健康報

文: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 閆俊娟  

策劃:餘運西  

編輯:穆薪宇 於夢非

審核:徐秉楠 王樂民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11A3MNIU】獲取授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