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
觀字讀碑:歷史語境下的文本、石刻和空間
引言人:
畢羅(Pietro De Laurentis)(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學院教授):
《中國書法的私有和開放空間——“書法生態學”概念的提出》
李丹婕(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雁塔聖教序〉的誕生——一件書法經典的政治性與物質性》
主持人:
夏炎(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與談人:
毛秋瑾(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梅林(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教授)
史睿(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
田熹晶(河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王安泰(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王楠(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副研究員)
梶山智史(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吳若明(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邢莉莉(天津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副教授)
姚宇亮(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
趙曉峰(河北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
朱彥民(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以上按首字字母順序排序)
時 間:
2023年4月27日(週四)19:00
地 點:
津南歷史學院127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學院中外書寫文化與美術交流研究中心
引言人簡介
(意)畢羅(Pietro De Laurentis)
意大利著名漢學家,國家級重要人才項目入選者、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博導、中外書寫文化與美術交流研究中心負責人,二王學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多年來主要從事書法學、銘刻與寫本學、美術文獻研究與翻譯、中國古代詩歌等領域的研究,使用意大利語、英語、漢語三種語言出版了多部著作,並在德國《華裔學志》、中國《敦煌研究》《唐研究》《中國書法》等海內外權威刊物發表多篇論文。
李丹婕
歷史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現為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專業領域為中國古代史,學術領域為隋唐史,主要關注中古中國的邊疆治理與區域社會文化、中晚唐的兩京社會與歷史變遷等議題,並在《中國史研究》、《民族研究》、《中華文史論叢》、《唐研究》等刊發表多篇論文。
講座概要
《中國書法的私有和開放空間——“書法生態學”概念的提出》
根據書寫材料的具體情況可知,古代中國有私有空間和開放空間兩大類書寫材料,前者以私人可以隨時隨地展開和捲起的手卷為代表載體,後者為立在戶外石刻碑碣等。本次講座將以文獻記載和考古實物為依據,對書法材料的私有和開放空間進行初步梳理,以便勾勒出古代書法與書寫世界在物質上的豐富性,並且指出紙才是唯一能夠將這兩類空間連接起來的媒介。
《雁塔聖教序》的誕生——一件書法經典的政治性與物質性
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宗親撰《聖教序》和太子李治所撰《述聖記》兩文一經成文,便以抄寫或刻石等不同形式廣為傳播,尤其以咸亨三年十二月八日(673年1月1日)由弘福寺僧人懷仁通過集字的方式製作成“王羲之書”《聖教序》碑 (後世名為《集王聖教序》)最為著名,也引起了學界的廣泛討論。與此相比,關於唐初著名書家褚遂良(596—658)永徽四年(652)親書、並立於大雁塔南東西兩邊的兩方石碑(即《雁塔聖教序》)的討論,則基本上限於法書欣賞的層面,本次講座將從歷史學的角度對《雁塔聖教序》兩方碑刻進行深入考察,把《雁塔聖教序》的文字和碑刻還原至其誕生的歷史語境之中,全面重構這件書法經典出現的政治背景和物質環境。
供稿: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編輯:李海恆
審校:張銘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