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倫:“肺朝百脈”的含義

羅大倫:“肺朝百脈”的含義

羅大倫



中醫寶典


關注中醫寶典公眾號,每日更新!>>>

中醫實用技術叢書(全10卷 高清版)免費下載

中醫經典白話精解叢書(全七冊)免費下載

民國名醫著作精華叢書(全21冊)免費下載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 高清PDF免費下載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全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

中華國粹書系叢書-中醫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費下載

曾仕強《易經的智慧》視頻 【免費獲取】

I 摘要“肺朝百脈”是最基礎的中醫概念,很多初學者會想到肺循環、體循環,甚至有些中醫在臨床中遇到有心功能不好的病人,也用中藥去強心利尿。看看此文,想想中醫該怎麼思考?

從經絡研究談“肺朝百脈”
羅大倫
《黃帝內經》認為“肺朝百脈”。這到底是肺的什麼功能呢?這裡面到底有哪些值得探討的道理呢?筆者想結合經絡理論的研究成果簡述之。現在,不少人對“肺朝百脈”的理解是有問題的,認為“朝”是朝向,“肺朝百脈”的意思是肺朝向所有的血管,把“脈”當作了血管。
這個“脈”字,在中醫某些理論中確實有點語焉不詳,有的時候說的是血管,有的時候似乎又是在說經絡。其實,“肺朝百脈”中,肺主要朝的是經絡。此處的“朝”通“潮”,如《素問·五臟生成論》:“諸氣者皆屬於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潮汐)也。”

的確,肺跟血液循環有關係,因為我們吸進去的氧氣,要在肺的毛細血管裡面跟血液結合,變成包含氧氣的血液,再到心臟裡面,心臟就把血液泵到全身去,供全身使用。但是啟動這個功能主要不是靠肺,而是心臟。
中醫說呼吸與經絡運行相關。例如《難經》開首就說:“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那麼古代中醫為什麼沒說心一跳脈行多少?按照現在西醫講,應該是心一跳,我們血管裡的血液行多少。中醫說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這個速度很緩慢,三寸而已。為什麼?因為所說的這個是經絡,不是血管,跟血液沒有關係。
中醫界一直在研究經絡到底是什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所張維波教授有個結論:經絡是體內組織液流動的通道。我們體內的液體,除了血管中的血液,還有組織液。比如有時皮膚破了,流出的水不是紅色的,是淺黃色或半透明的液體,這就是組織液(中醫叫津液)。
西醫一般認為,這些廣泛分佈在組織間隙裡的液體是死水一潭,不流動。但現在北歐有一個學派認為它是流動的。中國中醫科學院引進了他們的測量方法:把放射性同位素打到豬的機體裡邊,然後拍照。結果發現,放射性同位素是沿著一定的線路行走的,在這些線上彙集的地方就是中醫所說的穴位,行走的線路就是中醫所講的經絡。在這些線路里面,營養物質在朝全身輸送,不僅是血管在輸送,組織液也在輸送。

就如同海里面有暗流一樣,人體也有這樣的管道(經絡),管道會透過一些筋膜、肌肉把營養物質帶到全身各部位去,同時,為體表提供防禦物質。為什麼針灸、按摩、拉筋等治療起作用?它們都促進了通道暢通,組織液的流動改善了,經絡通暢了,身體才能健康。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調理胃病或者肝病,卻是針刺腳上肝經的穴位。因為它是經絡通道不通了,用針刺一下,刺激身體,身體馬上就知道哪兒有問題了,自己開始修復,修復以後肝經通暢了,氣血就能運行過去了,臟腑的功能也得以改善。
那麼,這些管道流動的動力從哪裡來呢?研究者發現,這些管道通向肺,它們的動力來自於肺,是肺的一呼一吸推動它們行走的,與“一呼一吸脈各行三寸”相一致。筆者認為,這才是“肺朝百脈”的真正含義。
本文摘自《中國中醫藥報》2013年8月14日。作者/羅大倫,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中醫寶典公眾號,每日更新!>>>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中醫寶典App】免費下載

《問中醫幾度秋涼》在線閱讀

《爺孫倆的中醫故事》在線閱讀(小郎中學醫記)

中醫在線視頻課程

中醫二十八脈及全部脈象(動態圖解)

高清舌診圖譜(收藏)

“七方”、“十劑”、“八陣”,你知道它們是怎麼來的嗎?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

                                               .

更多內容盡在【中醫寶典】文章排行彙總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