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稱冷凝肩、五十肩,症狀就是肩膀疼;胳膊抬不起來;往後背也背不過去;一伸手突然像電擊一樣疼。
天氣很熱的時候,有的人晚上睡覺很容易就把肩膀露出來。肩膀這個地方就容易受風,你用手摸摸,這兒就比身體的其他地方要稍微涼點兒。肩周炎就是這麼來的。
凡是骨傷或是筋骨上的毛病大多跟寒有關。年輕時不太注意,到老了,這長年積累的寒就開始折騰你了。
一、肩周炎多由氣血不足、外感風寒所致
過度勞累者較容易引起肩周炎。中醫學認為,肩周炎屬於“痺症”的範疇。人到50歲左右,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氣血不足,血脈運行遲澀,不能濡養筋骨,筋脈失其所養,血虛生痛,營衛失調,筋脈拘急而不用。
肩周炎的發生也與風寒溼三邪的侵襲有關,風寒溼邪客於血脈筋肉,血受寒則凝,使筋脈失養,脈絡拘急而疼痛,關節屈伸不利。又因患病後肩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好像凍結了一樣,所以又稱“肩凝症”。
簡單來說,肩周炎其實就是一塊冰。這塊冰在肩膀那,把這裡的血、氣及各種營養物質都給凍著了,它們往前走不了,堵在那了。中醫說痛是怎麼來的?不通就會痛,通了就不痛了。所以,要讓這塊不痛,就要把冰給化掉。
動則生陽,人一運動起來,陽氣就生髮了,冰也就跟著化了。所以,治療肩周炎,我們可以從小範圍開始甩胳膊畫圓圈,讓陽氣慢慢地把肩膀裡的冰給融化掉。冰化了,氣、血以及各種營養物質又能往前走了,疼痛自然就消失了。
二、肩周炎首選方:黃芪桂枝五物湯
張仲景《金匱要略》像一個寶貝匣子,內藏無數妙方,黃芪桂枝五物湯便是其中之一。
記得幾年前的一天,我去學校給正在讀小學的兒子開家長會。和班主任見面後,她突然問我:“聽說您是醫生?這肩周炎把我折磨得真是欲哭無淚。
前兩年還只是天冷的時候疼,現在我肩膀這塊基本上是每天都疼,而且手臂還伸不直,抬也抬不高,在黑板上寫字都很困難。
前幾天,我去做了做推拿,感覺好了一點。但是,我工作太忙了,也沒什麼時間,您有什麼好方法嗎?”
我笑著對她說:“這個病好治,我給您寫個方子,不出一個月,您那肩周炎準好。”
這個方子就是黃芪桂枝五物湯,即桂枝湯去甘草倍生薑,加黃芪為君藥,其組成為黃芪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每日三服。
【現代用法】黃芪9g,芍藥9g,桂枝9g,生薑18g,大棗4枚。
黃芪桂枝五物湯具有調養榮衛,祛風散邪; 益氣溫經,和血通痺的作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效果顯著。
方中黃芪為君藥,甘補溫氣,祛大風且能固表,桂枝辛散溫通,能振奮氣血,解散風寒,以溫經通絡,散寒止痛,芍藥和營理血,且能止痛,合生姜大棗甘溫補中,調和營衛,共收溫陽行痺之效。
三、誘發肩周炎的原因就是靜、老、傷、寒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在這裡,我把誘發肩周炎的原因給大家說一說。
一般來說,“靜、老、傷、寒”是引起肩周炎發作的四大原因。這四個字非常好理解,大部分人一看就知道,它們指的是缺少運動、衰老、受傷、受寒。有人會說:“靜、傷、寒都可以避免,但‘老’不是人類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嗎,這怎麼辦?”
其實,這裡的“老”指的不是年齡的增長,而是骨頭的變老。有些中老年朋友平時不注意保養,結果就出現了骨質增生、骨質疏鬆等毛病。骨頭不健康了,風、寒、溼這些“外邪”很容易就侵入到人體裡面了。所以,步入中老年後,我們一定要想盡各種辦法,讓骨頭強壯、健康起來,這才是預防肩周炎的關鍵。
臨期處理 八綱調形貼 二折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