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做Jimmy Choo的時候根本沒有人要買,為了積累資金堅持下去,我就做更便宜的手工鞋子,每天五十雙五十雙拿到集市去擺攤。如果沒有這一開始的堅持,我也不會等到British Vogue的八個版面,也就不會有後面的高定工坊了。”
在美劇「慾望都市」中,女主角凱莉曾經說過「站在高跟鞋上,我可以看到全世界。愛情會失去,但是鞋子是永恆的」。提到「夢中情鞋」,許多人的腦海中第一時間就會浮現出Jimmy Choo周仰傑的名字。鞋履大師、大英帝國勳章獲得者、黛安娜王妃御用設計師……除了這些閃光的稱號之外,你對Jimmy Choo周仰傑博士還有別的瞭解嗎?
點擊*展開更多閱讀
如果不做設計的話我可能會想當一個靈療師,我要醫好每一個心痛的人。當然如果他腳有毛病的話我也會順便治一下,這樣他就可以穿上最漂亮的鞋子。
心太軟。因為我就是心太軟,心太軟~
是我1988年的第一個Jimmy Choo系列,在這個系列裡我用了非常非常多不同顏色、形狀的玫瑰花。最特別之處是每一朵玫瑰花都是由我們自己設計、手工製作的。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生命。對我來說這個鞋子是最有趣也最有故事的。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這些年間,Jimmy Choo的鞋子在紅毯上曝光超過600次。他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打造了歐美王室的“寵兒”和好萊塢女明星們走紅地毯首選的頂級鞋履品牌,成為了唯一一位以自己名字命名國際一線品牌的華裔設計師。
在Jimmy Choo的名字變成一個傳奇之後,周仰傑博士低調地離開了同名品牌,在成立自己新的高定鞋履工坊之後,他開始了新的探索之旅。2017年,他加入了侄子Yew創立的馬來西亞高端定製婚紗品牌The Atelier,擔任品牌創意總監。
在時裝之外,周博士對於教育也一直抱有熱情。2021年,他在倫敦開設了自己的學校——JCA倫敦時裝學院,正式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在2023年上海時裝週THE ATELIER的發佈後臺,我們久違地和周博士見面了,帶著對他這些年新旅程的好奇,我們聊了一些鞋子之外的事。
周仰傑博士對鞋的認知始於父親在馬來西亞開設的製鞋工坊,他從小跟隨當鞋匠的父親做學徒,12歲就製作了自己的第一雙鞋。1982年,他遠赴重洋到了英國著名的製鞋學府Cordwainers學習鞋履設計,成為了一名藝術留學生。他向我們打趣地回憶道:“我的小時候在馬來西亞,留學生是有「光環」的。如果你在國外拿到一個文憑然後回去創業,大家都會對你有一種天然的信任,爸爸媽媽跟朋友聊天說到自己的小孩在英國上學,他們也都會覺得很驕傲。”
當時英國製鞋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機器製造,而馬來西亞則以手工為主。紮實的基本功讓Jimmy 迅速地吸收並融會貫通了不同的工藝和設計思維。2000年Cordwainers與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倫敦時裝學院)合併後,LCF授予了周仰傑榮譽院士的稱號。
在作為宣傳大使為倫敦藝術大學和British Fashion Council到世界各地巡講宣傳的過程當中,他逐漸有了要開設一間屬於自己的學校的想法。2021年,他在倫敦開設了屬於自己的學校,JCA London Fashion Academy。
很多人也許會覺得從設計到教育是一個不小的跨界,然而周博士從自己的留學經歷中受到了不小的啟發,他是這樣告訴我們的:“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創意行業好像更看重「天賦」,但是從我的觀點來說,教育和訓練(Training)對於時尚和創意行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好的靈感往往都需要引導來發展和提升,還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和訓練去讓它實現。創意的能力也需要通過教育來培養,可持續的創意力量往往是一種思維方式。”
學徒、工匠再到設計大師的成長路徑讓周仰傑對實踐有著深刻的認知,在JCA成立之後,在實踐中學習也成為了這所學校的特色,為學生打造了一條開創性的發展道路。從一個設計師的角度出發,他想通過JCA將在時尚行業內工作數十年的經驗和資源傳遞給學生。
“我在世界各地都有非常多的設計師朋友,包括The Atelier,我們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對於時尚專業的學生來說,工作和實踐的經歷是非常重要的,通過JCA, 他們會有機會去到各種各樣的工作室。不管是成衣、鞋履還是包包,都有機會讓學生接觸到第一線的設計和生產,在實踐中學習,積累經驗。“
在提到華人身份與中國的根時,周仰傑總是誠懇而熱情。他堅持在採訪中跟我們說普通話,讓我們叫他的中文名字。“中國是我爸爸媽媽的土地,也是我熱愛的「根」。”除了文化背景和血脈聯繫,作為設計師的他,更痴迷根植於中華文化的「工匠精神」。他驕傲地告訴我們,The Atelier的每一位工匠的手藝都非常精湛,這也正是品牌所倡導的人文主義和匠心,他說,“這是中國的土地孕育出來的工匠精神。”
我們問他,會有第二個華人周仰傑走出來嗎?周博士大笑著說這個問題問得好,“如果我不相信這件事,那就不會有JCA了。” 對於華人的設計力量,不管是從設計大師的角度還是一個有著赤子之心的華人的角度,他都有著深深的信念感。“世界怎麼看到華人力量?我們是有實力的,他們想看什麼我們就給他們看。很多華人設計師都在沉澱、打磨自己的東西,他們只是在等一個機會。所以我們需要更努力地為自己發聲展現自己,去教育消費者,讓他們知道我們的設計和工藝有多麼了不起。”
回顧一路走來的歷程,信心、耐力、堅持、誠懇、重諾是他前進路上的關鍵詞,也是他給年輕設計師的期許和建議。“一開始我做Jimmy Choo的時候根本沒有人要買,為了積累資金堅持下去,我就做更便宜的手工鞋子,每天五十雙五十雙拿到集市去擺攤。如果沒有這一開始的堅持,我也不會等到British Vogue的八個版面,也就不會有後面的高定工坊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要保持謙卑,驕傲就會停止進步。”
撰文:Frejya
責編:AKIU
排版:AKIU
圖片:來源於網絡和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