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她演大美女沒人嘲

16年前,她演大美女沒人嘲

點擊上方藍字“新浪娛樂”→點擊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就能快速找到我們啦!

01  
繼“雯麗”之後,又一名中女演員自毀長城——
在《龍城》中飾演東霓的馬伊琍。
對於一大批9095後而言,笛安的“龍城三部曲”(《西決》《東霓》《南音》)是可以和《小時代》比肩的青春讀物,一度在女生中風靡。
十多年過去,小說的情節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卻仍然記得原著中的東霓是位大美女,漂亮、任性、毒舌,恃靚行兇。
小說中對東霓的外貌描寫是“一雙冷漠無情的杏仁眼,一頭瀑布般的黑色長卷發,一張疏離又迷人的大紅唇”,傳出要影視化的消息時,被書粉提名的選角有張雨綺、朱珠、倪妮……
(可以淺代一下↓總的來說就是要成熟明豔又有風情,其實整體來看張雨綺是最貼的)
再點開劇版一看,要素都在,但打開方式好像不對。
這是冷漠無情的眼?👇
這是瀑布般的黑色長卷發?👇
這是迷人大紅唇?👇
馬伊琍這一個書粉圓夢了,千千萬萬個書粉不幹了。
強演大美女的後果就是被網友逐個考古,不盤不知道,一盤才發現這麼多年馬伊琍好像在完成什麼美女人設KPI。
從《奮鬥》中的夏琳到《還珠3》中的紫薇,從《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到《愛情神話》中的李小姐。
(《愛情神話》裡還是美的)
年輕美女、成熟美女、時髦的都市美女、弱柳扶風的古裝美女,馬伊琍演了個遍。
考古可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大可不必,
以上提到的角色中,羅子君和鄭東霓雖然槽點頗多,但夏琳和紫薇完成度都不低。
尤其是前者,《奮鬥》中夏琳的字母項鍊和吊帶背心,楊曉芸的粉絲運動服,陸濤的POLO衫,當年都掀起過一陣風潮。
時隔多年再看,POLO衫領子立起來的穿法老土了、粉色運動服比起少女心更像廣場舞標配了,
反倒是馬伊琍飾演的夏琳,清爽的一頭短髮、清晰的一字鎖骨、笑起來還有尖尖的小虎牙,依然能和努力凹出直角肩的辣妹們碰一碰。
(記了好久這個夏琳穿著橙色背心在太陽底下吃冰淇淋的畫面↓)
02
2007年,《奮鬥》在上海電視劇頻道首播。
劇如其名,青春劇的配置,現實題材的野心。
大量插科打諢的“京腔”臺詞、層出不窮的金句、抓馬狗血的多角戀以及對80後初入社會迷惘狀態的刻畫,都讓這部劇在當年掀起了收視熱潮,主演們也跟著全體飛昇。
而馬伊琍飾演的夏琳,在這部劇中的設定是一眼驚豔級別的大美女。
關鵬對她窮追不捨、陸濤對她一見鍾情、向南華子第一次見她挪不開眼睛。
米萊評價她是“又窮又漂亮又有志氣”,楊曉芸背後揶揄她:“窮家小戶衝出來的,好強、人長得又漂亮,當然誰都不服了。”
雖然漂亮,卻不討喜。
憑藉這部劇收穫厚厚的角色濾鏡的,是飾演米萊的王珞丹,在劇裡演富家千金,追起人來砸人砸錢砸合同,陸濤愛上自己的閨蜜她也能不計前嫌,挖空心思想讓陸濤回心轉意。
名場面有在臺上邊哭邊唱《左邊》,富家女萬事俱全卻愛而不得,這誰不愛看。
楊曉芸則是嬌滴滴的小作精,表面作天作地實則八面玲瓏。談戀愛的時候是黏人又傲嬌,但跟向南離婚後一個人照樣能把精品店打理得風生水起。
而夏琳呢,她先是犯了撬閨蜜男友這條“道德死罪”,後來如願和陸濤談戀愛,也是大部分時候固執、傲慢,小部分時候固執傲慢到不可理喻。
論可愛程度可能還比不上在最後幾集出場的“女霸總”瑤瑤,畢竟瑤瑤有房有車她是真送啊!
而夏琳呢,很多時候觀眾搞不懂這個角色在說什麼、想要什麼、又是在追求什麼。
前面和陸濤愛得轟轟烈烈,為了他背刺閨蜜、為了他放棄出國、為了他去俱樂部炒更,還拿著自己的存摺求婚。
但真等陸濤掙到了兩千萬帶著大house跟她求婚,她卻提出了分手。
這個時候的陸濤搞不懂,彈幕上的觀眾也不懂,銳評:
確實,在一部分觀眾的看劇邏輯裡,拒絕房子、拒絕車子、拒絕暴富的男友,就等同於“不知好歹”。
但作為前前後後把《奮鬥》看了幾遍的人,我有必要強調一下,
就算是“不知好歹”,夏琳也不是這時候才突發急症“不知好歹”的,在和陸濤戀愛的過程中,夏琳一直如此。
俱樂部炒更時期,陸濤帶著同事專程來捧夏琳的場,她當眾發難,幾句話夾槍帶棒說得陸濤下不來臺;
在廣告公司跑業務時期,夏琳工作上明明有求於人,卻拒絕了陸濤的幫助,自己去徐志森的公司碰釘子;
陸濤事業平步青雲時期,巴巴地跑來表忠心,balabala一大堆甜言蜜語“我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啊”,反矯大師夏琳登場:“我要你記住,這一切都是為了你自己”。
觀眾、包括陸濤身邊的哥們都覺得跟夏琳相處太累,向南評價她又厲害又霸道,“我看你這輩子就栽在夏琳手裡了。”
03
以前看不懂夏琳在彆扭什麼、賭氣什麼,這些年被國產劇中的大女主轟炸了一翻,倒是有點讀懂夏琳了。
夏琳愛陸濤嗎?
毋庸置疑。
陸濤一無所有的時候,她堅定的支持他、鼓勵他,甚至自己掙錢養著他。
—“如果我說我一輩子窮困,你還會愛我嗎?”
—“如果你一輩子努力,即使窮困我也會愛你”
該說不說,雖然這部劇已經被打成了“三觀不正”,但臺詞還是有點東西。
而夏琳所有的擰巴也能用一句話概括:要愛情,但更要自己。
陸濤最愛對夏琳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忙工作的時候、拼命掙錢的時候、買房買車的時候、道歉認錯的時候。
而夏琳也毫不留情地戳穿過他:
“你做那一切都是為了滿足你自己”
“我要做的就是一邊對你驚歎,一邊傾聽你的煩惱和不安,像機器一樣地去鼓勵你支持你”
“我只能這麼看著你、慣著你,因為你太優秀了,一不小心就會被別的女人搶走”
“你可以花錢僱一個這樣的人,但是我告訴你這個人絕不是我”
陰陽怪氣、酣暢淋漓,把能言善辯的陸濤說得只能乾瞪眼。
等到陸濤不願意分手的時候,夏琳梅開二度,又把兩個人的關係覆盤了一遍,
“我是自覺自願失去了自我,因為我愛你”
“但是現在我不愛你了,你從我面前消失了”
“你想用你的錢和成功再次讓我失去自我,這事兒以前不可能,以後更不可能。”
旁人眼中的夏琳厲害、霸道、不好相處,其實恰恰是因為夏琳時刻對“失去自我”這件事保持警覺。
這句“如果有一天你不再愛我了,那麼在別人的眼裡,我就是個失敗者”,反過來不正是很多甜寵劇、霸總劇的創作公式?
對男性角色而言,事業成功才是成功;對女性角色而言,得到一份人人稱羨的愛情就是成功。
雖然劇情主線裡沒有過多寫夏琳的事業,但也能從一些細枝末節中窺見她的能力和才華。
學設計能給自己爭取到留學機會,後因為陸濤放棄;
做企宣能搞定難纏的藝人,離職的時候別人願意提出漲薪挽留;
在廣告公司跑業務也很拼命,就算不喜歡這份工作也任勞任怨,並且後來也一步步升職。
在夏琳心中,陸濤是戀人,也是自己的參照系。
當對方的成功來得太過容易的時候,她需要平衡自己的心理;當對方還要以愛之名向她展示這種成功時,她不會感動反而覺得虛偽。
不斷強調、重申、建設「自我」,同時又忍不住在愛情裡投入、奉獻、退讓,就是夏琳這個角色擰巴感的根源。
她曾短暫的把“自我”寄放在另一半身上,
但最後還是無可避免的意識到,所有自我實現都只能通過自己的人生來完成。
“我只能自己去創造機會,我的機會不在你身上,而在我自己手上。你叫我明白了,別人再大的事兒也是別人的,自己再小的事兒也是自己的。請不要難過陸濤,我必須把你當作別人之後我才能長大,我現在對自己不滿意,我必須像你一樣去努力去奮鬥之後我才會長大我才會對自己滿意。”
十六年前看是擰巴,
十六年後,
這是「覺醒」
喜歡本文,別忘記點個“在看”支持一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