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導讀:刮宮後月經淋漓,可以用活血止血法,並給出經驗方。刮宮後引起痛經及腰痛,針刺效果最理想。如果你臨床碰到此類情況,可以應用鍾新淵先生的這兩個經驗,之後留言區告訴大家效果如何。
刮宮後證治
作者/鍾新淵
簡介:鍾新淵,1923—2013,男,漢族,湖南省醴陵人。主任醫師。1936年師從禮邑名醫李運香。1952年先後在萍鄉市中醫院,萍鄉市人民醫院工作。歷任萍鄉市中醫院副院長、名譽院長、主任中醫師等職。為全國第一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特殊津貼。
有些婦女接受刮宮術後,產生了流血淋漓不斷證。原先對此證,我常以止血為主法,但只能暫時獲效,停藥則下血如故。後來,我在此情況西醫再刮一次宮就止血的啟發下,凡是術後下血淋漓的,就採用化瘀止血法治之。
藥用益母草30克,合失笑散(蒲黃用炒)配四物湯,取得了最佳效果,一般不必再施行第二次刮宮術了。
至於體虛者,刮宮術後之流血,如應用化瘀止血法,一般還可加入參、芪、升麻以補氣攝血或加入炒阿膠、地榆炭等補血止血,這就活法在人了。
1967年,一史姓婦妊娠約五十餘天,突然出現陰道少量流血,服保胎藥無效,陰道出血斷斷續續約一百餘天,血量時多時少,少則淡紅,有時僅見黃水,多則血色黑紅,從無腰痠腹痛,精神睏乏之象。刮宮後,刮出胎膜組織頗多,流血頓停。可是,兩日後復下黑色血塊,並無腹痛。
遂予益母草30克,炒靈脂9克,炒蒲黃9克,川芎2克,當歸9克,另蒸紅參5克兌服,進兩劑而愈。
刮宮後除了流血淋漓不盡證之外,尚有因術後引起痛經及腰痛者,如藥治失效,以針灸治之最為理想。
1964年3月王姓青年婦女刮宮後,即感到右腰部(約當維道穴)疼痛,之後,月經經常推遲,經期前後十餘天內腰腹疼痛,但痛不劇烈,經期則腰腹墜脹疼痛,且左側少腹痛劇時放射至相當維道穴附近,俯仰轉側疼痛難忍,迭經中藥調治未效。10月底來診改用針治。

圖片來自大家中醫
第一日:針阿是(相當維道)、內關(雙)、三陰交(雙)、足三里(雙),各穴捻轉得氣留針20分鐘,針畢,痛即減輕。
第二日:再針腎俞(雙)、三陰交(雙),捻轉得氣後使腎俞針感傳入腹部,三陰交針感上下通流,阿是穴留針20分鐘,腰腹墜脹疼痛從而消失,以後行經復常。
從上面所舉例證看,刮宮後流血淋漓,可認為屬於“瘀阻”未除,以致血不歸經,故化瘀可止血。而瘀阻實由少量胎膜組織殘存所致(又因流血而不致持續蓄積),故其外證就不必具備腹部刺痛拒按等表象,在辨證上,可置腹痛與否於不顧。
有的婦女行刮宮術後產生痛經證,則是由於行刮宮術時,傷及局部經絡之氣,而導致週期性的痛經反應,所以用針調治最為適宜,且見效可期。
—版權聲明—
•本文摘自《杏林醫選·江西名老中醫經驗選編》丨編者/江西省衛生廳選編丨作者/鍾新淵丨薦稿/雲衝丨編輯/居業、十三丨校對/劉媛媛
•本文版權歸權利人所有。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
下載【靈蘭中醫app】免費學習
近200本中醫古籍
近7000篇中醫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