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理怎樣才能做到安全有效?(附語音)

中醫調理怎樣才能做到安全有效?(附語音)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七百七十。(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太陽臟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錶裡當俱瀉,取之下俞。”——《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接前文)接下來我們再講講古代醫家是怎麼看待這裡邊的一些字句。第一句話就是“太陽髒獨至,厥喘虛氣逆”。髒指的是臟腑所屬的經脈。太陽髒獨至後面還有陽明髒獨至,還有少陽髒獨至,都是指的經脈而言,不是五臟本身這個髒。太陽髒指的就是足太陽膀胱經,獨至指的是一經之氣獨盛。厥就是上逆,本來往下走是順,他這氣往上走。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喘虛指的就是喘粗而又虛氣往上逆。馬蒔註解∶“厥者氣逆,喘者難息,虛者不實,諸症上行,是腎經不足,膀胱經有餘也”。也就腎經不足,膀胱經有餘就又呼應了後文是陰不足陽有餘,講的就是足少陰腎經不足,足太陽膀胱經有餘。《素問釋義》裡邊註解∶“太陽寒水之氣,其經自頭走足,病則逆而上行,故厥。太陽主皮毛,內合於肺經,氣餘,故喘虛而氣逆”。其實講的都是一個意思,大家可以互參。


《黃帝內經》的注家非常多,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樣一段條文,咱們現在讀起來會感覺非常有意思,也拓寬了我們的臨床的思維。實際上就是講了足太陽膀胱經這條經的經氣盛,這個氣盛大家不要理解為是正氣盛,正氣盛就非常順,他們就不會逆了,這地方一定是邪氣盛。邪氣盛為什麼會引起肺喘,原理是什麼呢?就是《素問釋義》裡邊所講的道理,因為太陽是寒水之氣,所以我們看到得了傷寒病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一些重感冒、流感裡邊的流清鼻涕、怕冷、發燒,這都是傷寒,這就是太陽經的病。太陽經的病氣可以逆而上行,因為太陽主皮毛,肺又主皮毛,所以太陽得病之後,肺氣就不順,呼吸就咳嗽,甚至喘,氣往上走,肺氣就下不去了,肺本來主肅降,它肅降不下去了,這就是它的問題,這時候我們要是用經方可能就用上麻黃湯,要是用太陽中風的話就用桂枝湯,要是說比較重的外感,可能再用上葛根湯,要是合上少陽的話,可能用到柴胡桂枝湯。


再往裡走就是少陽病了,其實走到陽明經的話,我們看到腹家實,這種情況非常少了,基本上就是外寒,就是在太陽和少陽之間,這個時候你用麻黃系列、桂枝系列、柴胡系列,幾乎就能涵蓋住百分之八九十的患者,當然有人說還有青龍,青龍就屬於麻黃和桂枝系列,小青龍組方只不過是裡邊還有五味子、細辛,治療風寒束表飲停胸這種病的,所以我們在這個臨床上用藥的時候可就比較靈活。就是《黃帝內經》在這裡是講的什麼呢?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講的是一個原理原則,但是用藥的時候就比較靈活。


很多人在後臺留言說,彭博士你乾脆中公佈一個藥方,把劑量也寫好,吃多少天能好,這你有點為難我了,為什麼呢?因為每個患者情況不一樣,咱這兒不是講中醫內科學,即使講了《中醫內科學》你就會發現,即使是感冒,也分為大概六七種情況。每一種情況又分為很多細節,您到底屬於哪種細節咱不知道,咱不能給你瞎開方,所以我為什麼講課當中不把這個方子綴上,原因就在這裡,就是怕給您耽誤了。你不能說是彭博士你講這個方子我一看我差不多,我就按照你這方子吃。


大家注意,這可不能差不多,差一點都不行,因為中醫辨證比較細緻,你要是有溼沒給你去溼,你只吃散寒的,可能有的患者能好,有的患者他好不了。可能吃散寒,吃時間長了還傷陰。我們看到臨床上有一些患者沒事就吃薑,沒吃了就吃薑,是他也寒,但是他還陰虛,他自己不知道吃薑吃多了,這就傷陰。我只是舉一個例子,根據臨床經驗,我行醫將近二十年的臨床經驗就發現,很多患者不是一開始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有很多人很複雜,他在寒的同時可能還有血虛、陰虛,所以只用那些祛寒的就不行,你這個時候還得顧護他的脾胃,讓他產生氣血,還得讓他早點休息,不能天天看電視、電腦、手機,得讓他杜絕好之後才能幫助他恢復。


你不能說是隻是開一個方就完事了,方好開,但是這個方後續的東西不好弄,所以我為什麼就在講課當中有一些這個地方只講原理原則,教會大家怎麼養生。但是具體的開方,我建議還是得找專業的中醫師給您詳細的把脈看舌問診,然後進行辨證論治,判斷您的體質和病機,之後再看下一步用什麼方,而不是說大概其差不多,你告訴我一個方就行了,咱這不是養生講座,說我有一個小偏方,一吃就好這,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很多人一開始看養生節目,很多老觀眾天天看養生節目,說專家說一偏方,我拿本一記,就見過這樣的人,看了三年養生節目,記了三本筆記本,同樣一個高血壓,記下的方就有二十多種,全是偏方,全是專家講的,都能降血壓的方。他就問我到底能吃哪個方?這不就是我剛才說的問題嗎?這專家他說的沒有錯,他說的他用這個偏方治好過很多人,我也絕對相信,但是否適合您就不一定了,因為專家在臨床上看病的時候是根據患者情況給開的,您又沒找那位專家去看,那您為什麼就非常認定您的情況就是專家所說的那個患者的情況呢?可能不是這樣,所以這些偏方記得非常多,到最後自己都糊塗了,到底是吃夏枯草還是吃白芍還還是吃黃芩,還是用茯苓,還是去溼,都不知道了。


所以在這裡我還是善意的提醒聽眾朋友們,關於方子您一定得找專業人士去幫您調整,您自己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千萬不要在自己身上進行實驗,因為試錯成本有點太高,萬一不對之後有可能給自己身體造成一些麻煩,再找醫生治的時候就花費更多的時間。我在臨床上也時不常的會遇到一些膽特別大的患者,自己不能說是盲目吃,反正就是自己沒有根據的就開始開藥方,但是他自己感覺很對。當時可能你要是對他指導他連聽都不聽,之後一段時間發現不對勁,然後這時候才反過來說自己錯了。這是人性,很多人都是這樣,自己當時非常認同的一個觀點,比如前幾年非常認同吃附子,就去買了大量的附子。還有前幾年非常熱衷於吃綠豆的,一個老太太一天得吃兩斤綠豆,你當時勸他說,你能勸得動嗎?你勸不動。因為每個人你要是真正認為某件事對或某件事錯的話,他特別執著的話,別人說什麼話都聽不進去。他只有撞了南牆之後,他才能明白這條路不通,才能反省。


我就在門診上遇到很多這樣的人,撞完南牆之後再回來重新調身體就比較費事。我以前診治的那位老太太,她一天吃兩斤綠豆,吃了大概是半年就把脾胃吃得比較寒,正常人熬綠豆湯放上一兩、二兩,這都算多的了。他放半斤、一斤、兩斤,逐漸往上加,吃了大概半年時間,胃特別寒,吃點東西就拉肚子,人特別瘦弱,這時候怎麼辦呢?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還得給他重新調整,給他用上理中湯,用一些溫脾陽的藥,之後還要告訴他平時喝粥應該喝什麼粥,平時養生艾灸應該灸那些穴位,能慢慢調養。調養了大半年,身體才慢慢恢復,大便逐漸成型,整個人體恢復有勁,這就是屬於沒有在專業的指導下自己盲目的調整。所以在這裡還要善意的提醒聽眾朋友們,在這塊一定要注意。(未完待續)



學了彭鑫博士今天講的課程之後,相信您對《黃帝內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後做一個答題互動,測一下您的學習成果。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七百七十。(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推薦閱讀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及講座邀請方式

↓ ↓ ↓

預約方式:點此處詳細瞭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