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膳食,君臣佐使的搭配以補益肝氣肝血為主,補肝氣、補肝陽、補肝血、補肝陰的方法用的【君】是辛味,
【臣】也是辛味,
【佐】是用酸味,
【使】是用甜味。
這是我們吃飯講究的口味。
穀雨是晚春時節,天氣慢慢變得炎熱起來,這個時期,人體內肝氣稍伏,心氣開始慢慢旺盛,因此在飲食上也應有所調整。
所以,從穀雨開始,就到了補益心氣心血時候,我們的口味開始變化了,鹹味為【君】,
【臣】也是鹹味,
【佐】是用苦味,
【使】是用酸味。
“鹹味”是補心最好的味道,跟它衍生出來就是鮮味。
比如我們吃一些海鮮或者是河鮮,能產生一種鮮美感覺的味道,其實都是對心氣的一種滋補。
尤其對於心氣虛的人,夏季更需滋補。
心氣虛的表現:
心氣虛的人一般表現為幹什麼都沒興趣,對什麼都不太熱心,甚至覺得活著索然無味,吃東西沒食慾,出去玩沒意思,就整天在家裡待著。
我們熟知的黛玉葬花,是心氣極度虛弱的表現。大好春天,陽光明媚,萬物生髮,草長鶯飛,這都是讓人興奮、讓人高興的事情,可黛玉卻悲悲威感地葬花,可見心氣嚴重不足。
這些人往往會夢到一些可憐的事情,還有些人會經常夢到已經逝去的老人或者親友,甚至能從夢中哭醒過來,這種人的心氣虛更嚴重,到了哀的程度。
古人云:哀莫大於心死。待到心如死灰,就發展到抑鬱症了。
對於這些心氣虛的表現我們可以通過艾灸的方法來溫補他,也可以通過食療的辦法,吃些血肉有情之品。
另外,心之母是肝,通過補肝,也能起到補心氣的作用,也就是說可以適當吃些辛辣的東西。
還有一種心虛表現為虛火,打個比方,鍋裡的水已經熬幹了,但是底下的火還著著。不是真正的火大,而是水少相對顯得火大了。
這樣的人通常表現為已經很困了,但是躺在床上卻睡不著,這是現在很多人的通病。這種情況就需要往鍋里加水,要補一補心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