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親眼目睹病人3劑而愈,我後悔沒好好學《傷寒》!

張錫純:親眼目睹病人3劑而愈,我後悔沒好好學《傷寒》!
張錫純是民國時期的中醫大家,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學問根底在《傷寒論》。但一開始,張錫純對《傷寒論》其實並不精通,真正讓他發奮研讀《傷寒》的緣起,是一位病人。
注:本故事為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太陽病小青龍湯證》中記載的真實醫案,為方便閱讀,譯為白話。

1885年,張錫純二十五歲,鄰村有個考武科舉的考生,膀大腰圓,叫李杏春,三十多歲了。有天偶感風寒,喘促不休,不發高燒,精神不振,“略一合目即昏昏如睡”,胸膈滿悶,吃不下去東西,舌苔白膩,脈滑而濡。於是就把張錫純給請來了。
張錫純開了散風清火利痰之藥,一點效果都沒有。又請了幾位醫生開方子,也沒效果。病人病勢開始變得嚴重了起來。
家屬心急之下,就又把張錫純給請來了。張錫純突然想起,自己認識一位老中醫,叫皮隆伯,在渤海之濱隱居,如果能把他請來,那這個病應該有救啊。
皮隆伯來了以後,一診斷說:“這個病好治。”
大家一聽,這還好治?那麼多的醫生都在這兒丟了人了,您還說好治?
皮隆伯接著說:“這就是一個小青龍湯證,沒什麼難治的啊。”於是,就提筆開了《傷寒論》中的小青龍湯,原方加上了杏仁三錢。結果服完一副藥以後,病人的喘就止住了,然後又開了苓桂術甘湯加味,兩副藥,病人就好了。
張錫純驚歎,一劑效,三劑愈,《傷寒論》敢情這麼有用啊!“愚從此知小青龍湯之神妙”。這個病例讓張錫純感到愧疚,自己看書的功夫真是不到家啊!
自此,他開始發奮苦讀《傷寒論》,廣覽各家註疏,讀之“不覺狂喜起舞”,將其中的方劑、思維用於臨床實踐、總結為自己的經驗,終成一代大醫。


臨期處理 八綱調形貼 二折優惠

9貼/盒 有效期至2023年6月29日
一盒原價168元 臨期優惠價33.6元
兩盒原價298元 臨期優惠價59.6元
十盒原價990元 臨期優惠價198元
六十盒原價4800元 臨期優惠價960元
或戳下方「閱讀原文」進入購買專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