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有這3個習慣,肝多半不好!趕緊看看你中招了沒

吃飯有這3個習慣,肝多半不好!趕緊看看你中招了沒

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體內外的毒物都由它一併化解,可謂勞苦功高。

可不少人偏偏不好好愛護,常常把肝給傷了。

就說下面3個常見的吃飯習慣,可謂傷肝不淺,卻有不少人還在犯——

3個吃飯習慣,竟傷肝不淺!

1.毫不節制地吃喝

經常大吃大喝,脂肪會悄悄在你肝臟上堆積,形成了脂肪肝,最後會引起肝功能受損。

而且,脂肪肝越來越年輕化,大家真的要重視起來。

預防脂肪肝小建議:

  • 飲食上要做到少油膩,平時多運動;

  • 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因為飲食不規律容易引發營養失衡性脂肪肝;

  • 夜間肝臟活動會減弱,所以睡前應少吃,讓辛苦的肝臟也忙裡偷閒會。

2.經常喝酒

喝酒傷肝這事,幾乎人人都知道,但還是有不少人總抱有僥倖心理,不願放下酒杯。

然而,酒精對肝臟的傷害是逐步累積的。

隨著量的增加和飲用時間的延長,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

所以,能不喝酒就不喝!


3.愛吃淡水魚生等食物

很多人是淡水魚生的愛好者,尤其到了夏天,清爽可口的魚生可太開胃了。

然而,美味的淡水魚生卻暗藏健康風險!

因為寄生蟲常常會寄居在淡水魚生裡,人在吃了後容易感染肝吸蟲。

而且,有人僅吃過一回就中招,嚴重感染者晚期還會出現肝硬化、腹水。

所以,建議大家儘量不吃淡水魚生。


此外,這些食物也容易被寄生蟲盯上:醉蝦醉蟹、帶血豬牛排、荸薺、菱角、牛蛙(田雞)、肥羊肥牛等。

避免“蟲從口入”妙招:

  • 為避免交叉感染,砧板、刀具、盛具要區分生熟;

  • 不要喝生水,不要去野外游泳;

  • 如果你有生食史,記得去醫院做寄生蟲感染檢測。

說完了對肝不好的習慣,咱們再說說怎麼才能把肝養好——

3個養肝小秘訣,早學早受益!

1.常吃養肝食物

經常吃些對肝臟好的食物,如胡蘿蔔、大蒜、花椰菜、葡萄、無花果、蜂蜜、花生、核桃、茶等。

夏天比較推薦的養肝食物是“3苦”——

  • 蒲公英:有“藥草皇后”的美譽,入肝、胃二經,具有清熱解毒、養護肝臟的作用。

  • 決明子:性味甘、苦、微寒,歸肝、腎、大腸經,能夠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特別適合經常盯著手機電腦的人。

  • 雞骨草:有清熱、利溼、護肝作用;雞骨草特別適合溼熱的夏季,大家可以用雞骨草煮茶、熬湯。


2.做護眼操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過度用眼會損害肝臟功能。

經常用眼的人,建議多做護眼操。

方法:閉目並轉動眼珠,先順時針緩緩轉動10次,再逆時針轉動10次,每天10分鐘左右即可。

3.保持愉悅的情緒

俗話說“怒傷肝”,怒火對肝臟的傷害也很大。

所以,建議大家碰到煩心事時,儘量想辦法排解,別大發雷霆或獨自生悶氣。
本文配圖均來源於壹圖網。
右下角,您點一個和“在看”
祝你身體越來越好!
編輯:西早

大家都在看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點個點個在看,一起養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