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不會知道,年輕人那裡正流行什麼梗。
因為在它沒流行起來之前,年輕人都不會意識到它竟然能流行。
三年前,他們觀摩馬保國的閃電五連鞭,看他如何怒斥不講武德的年輕人,竟然來騙、來偷襲他這位69歲的老同志。
兩年半之前,他們喜歡“唱、跳、rap、籃球”,大聲喊著“雞你太美”,跟蔡徐坤掀起了一場大戰。
今年過年,《滿江紅》熱映,他們改編起了張藝謀的採訪。
張藝謀不是說,他最初拍《滿江紅》的想法是想一鏡到底,但最終因為技術等原因放棄了嗎?
他們就一年拍十部一鏡到底的片子、開戰鬥機去學校、當清華校長、得諾貝爾數學獎、畢業就年入百萬、當上市公司董事長……
圖源:B站
完事之後,還要問一句“是不是很大膽”。
除此之外,退退退、奧利給、你個老六、yyds等熱梗,或多或少都能火一段時間,並逐漸讓位給後來者。
當下最熱的梗是什麼?
人們很難就這個問題達成共識,但要說其中之一,絕對有它——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會願意賣兒賣女”。
別誤會,這當然不是指有人生活難以為繼,窮到了賣兒賣女的地步,而是一個新梗。
指的是人們穿著青蛙玩偶服裝,在大街小巷、商城、廣場等地,售賣青蛙崽氣球。
圖源:小紅書
只要你拍到幾個青蛙人,往抖音、B站、小紅書等平臺一放,流量密碼妥妥拿捏。
在視頻裡不難看出,這些青蛙人往往全副武裝,脖子上掛著牌子,一正一反,分別掛著微信和支付寶的收款碼。
手上拿著晾衣架,上面掛著一串青蛙崽氣球。
價格也不貴,根據不同城市的經濟發展情況,一隻青蛙崽一般在10元至25元之間。
說起來,他們之所以能從北上廣深火到十八線小城市,最直觀的原因就是萌。
不管皮下是什麼人,呈現出來的樣子都是大大的眼睛、上撅的嘴巴和過於突出的白肚皮。
如果這都不算可愛?
論年齡,小學生見到了得駐足嚷著要買,大學生見到了得買來跟舍友打仗。
論性別,別說小女生忍不住想拍個照、買個崽,中年大叔看了都得會心一笑。
白雲大媽看了這架勢,都得說一句鑼鼓喧天,鞭炮起碼,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別看青蛙人神態千篇一律,配合不同的場景,你甚至可以解讀出一萬種情緒。
比如騎上共享單車飛奔的他們,像拼命趕點打卡,祈求別遲到,別被無良老闆扣錢的打工人。
過馬路時,那一蹦一跳又不停左看看右看看的樣子,像極了放學回家的小學生。
要是趕上綠燈快變紅,你還能看到青蛙人的爪子上下紛飛,舞出一道道殘影。
在地鐵上,他們會抓癢癢,但要是聽到旁邊人的嬉笑聲,便會害羞地躲到角落。
在路邊,你不難看到他們傻傻地站著,嘴巴不自覺地大開,彷彿看到了什麼了不起的東西。
臉上則寫著五個大字:清澈的愚蠢。
青蛙人在路邊吃瓜,你在屏幕前看戲。別人裝飾了青蛙人的瓜,青蛙人又裝飾了你的戲。
有時,他們會拿著小花扇子,混入秧歌隊。
讓大媽們也看一看,誰才是這條街上最靚的仔。
有時,他們會跟著廣場舞大媽,伴著《最炫民族風》《愛如火》等BGM,在街邊放肆搖擺。
但到底是沒天賦,那股笨拙樣,怎麼看怎麼像狗刨。
或許500年後的科學家,會將其命名“青蛙人早期馴服四肢”的珍貴視頻,並放在科研所裡研究。
舞跳累了,他們還可以唱歌。
不用伴奏,把晾衣杆當吉他,青蛙崽當弦,搖頭晃腦,自帶BGM。
他們也彷彿知道自己很有魅力,每當有路人拍照,就會不由自主停下來,有時還會擺幾個pose。
更有甚者,還會去酒吧蹦迪。
但時間長了,也會遇到沒有邊界感的人類。
想打開他們的嘴巴,看看這群青蛙人到底是什麼人,還是說真是青蛙成了精。
有些青蛙人會有生意太好的煩惱,下午出門帶著十幾個青蛙崽到鬧市,沒一會兒就賣完了。
不過好在還可以賣賣別的。
比如賣柯基崽,省得它們天天上下樓梯太費勁,還因過胖給脊椎帶來壓力。
或者賣賣豬崽子,讓不知人間疾苦的天蓬元帥,也嚐嚐永失愛子的痛。
許是賣久了,青蛙人也染上了豬的噁心,看到好吃的就走不動路。
什麼棉花糖、爆米花,什麼烤麵筋、烤香腸,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吃不到的。
拿青蛙崽換烤腸咯
不過給錢是不可能給錢的,要拿青蛙崽去換。
就是不知道,如果有顧客看到十幾元的青蛙崽,只換了兩元一根的烤腸,會不會生氣?
吃歸吃,鬧歸鬧。
批了一層皮的青蛙人,走在街上雖然雄赳赳氣昂昂,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但天敵也是真不少。
比如物業與保安,堪稱青蛙人的一生之敵。
時常就擺攤賣崽的位置,與他們產生一些分歧。
如果說這還是正常的交流範圍,那有一個地方,則無疑讓他們的恐懼刻進了DNA裡——飯店。
爆炒牛蛙、乾鍋牛蛙、水煮牛蛙、泡椒牛蛙……
一個不當心,青蛙人的口水就流了出來三代都會被抓走。
看到街邊有攤主烤青蛙,還灑小蔥、蘸芝麻醬、倒孜然,嚇到兩條腿直髮顫。
雖然絕大多數青蛙人都比較膽小,但也有大膽的。
比如這位,賣完了青蛙崽,兜裡有了錢,不僅不怕被抓,竟然要去飯店吃自己的同類。
小視看到了都忍不住想說一句:分我一口啊不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路走窄了啊!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青蛙人也難免和族人有些衝突。
比如見到其他青蛙人,很難進行友好交流。
有時還會秀秀才藝,讓對方看清自己,好羞愧地讓出山頭,去別的地方混。
下一屆《舞林大會》,沒有青蛙人我直接不看。
但一山不容二虎還有下一句——除非一公一母。
圖源:《葫蘆兄弟》
青蛙人也是可以通力合作滴。
母蛙在屋裡面下崽子時,公蛙就會在外面守著,堅決不讓任何人靠近產房。
要是運氣好點,你還可以看到青蛙人一家三口出行,以及小青蛙人的十多個弟弟妹妹。
富裕的,還有坐騎。
這身板,這英姿,這六親不認的步伐,小視願稱之為青蛙巴士。
插句題外話,青蛙都有巴士,更可愛,更友善,智商也更高的龍貓會沒有嗎?不能夠。
原來宮崎駿沒有騙我,他真的,我哭死😭。
圖源:《龍貓》
雖然自家族人時有衝突,但面對其他族群時,青蛙人那叫一個團結互助。
比如蜜雪冰城的雪王,遍佈祖國大地的他們,堪稱青蛙人的最強敵手。
兩大族群,時常就地盤產生衝突,乃至於喋血街頭。
這邊青蛙人抓著白色的小雪王,狠狠地擊打;那邊雪王也不肯相讓,捏著青蛙崽報復。
可惜,這雪王好像腦子不太好,沒發現自己抓的是烏龜崽。
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今天青蛙人稍占上風,明天就可能被雪王圍毆,甚至被擠到直翻白眼。
除了雪王,其他族群很難稱得上是青蛙人的一合之將。
在街上,不管是傳統的舞獅人,還是侏羅紀的霸主,都得在青蛙人面前俯首稱臣。
就連黑貓警長,也會被青蛙人下了槍,指著腦袋。
但要不怎麼說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呢。
甭管青蛙人有多強大,見了葫蘆娃,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沒錯,紅色青蛙人最早出自《葫蘆兄弟》。
圖源:《葫蘆兄弟》
還好他們兄弟只有7個,身手雖好,但抵不過勢單力薄,不然這天下姓什麼還真不好說。
說起來,似乎滿是輕鬆、好玩,但青蛙人真滿是歡樂嗎?
許多年輕人,雖然嚷嚷著要跟舍友一起扮青蛙人,但大多抱著玩的心態,好拍照記錄,發在社交平臺。
真實幹的,其實並沒有多少。
答案很簡單:囊中羞澀。
只要在淘寶等平臺一搜索,你不難發現一套青蛙玩偶少說也得幾百元,青蛙崽的批發價也有四五塊。
以15元一隻的零售價售賣,要賣五十隻以上才能回本。
還別說,要時常面對各種突發情況。
比如被保安攆,許多人流量大的學校和商場,都不允許有青蛙人售賣青蛙崽氣球;
比如被交警抓,青蛙人玩偶雖然可愛,但不戴頭盔,有一定的交通風險;
比如被城管罰,青蛙人大多沒有辦理許可證的的意識,違反了擺攤的相關條例……
這還是外部原因,內部原因也不少。
比如青蛙崽氣球,批發回來就有壞的,十個裡面有一兩個漏氣是常態;
走在街上沒拿穩被風吹走,被沒有買賣意識的小孩順走;
還有那身玩偶服,不小心就會被磨破,需要縫縫補補;
甚至會被爆米花起鍋時的氣流崩爛,一時間成本又飆升500元……
有人說,青蛙人最早的工作場景就是在遊樂園。
遵循著《葫蘆兄弟》的情節,被蠍子精等大王小將欺負,被葫蘆娃繩之以法。
圖源:《葫蘆兄弟》
相似的人型玩偶,早已不新鮮。
你不難在社交平臺上看到視頻,說迪士尼、環球影城等園區的玲娜貝兒們穿著玩偶服有多辛苦,三十度的高溫還要活潑地跟遊客打招呼。
但青蛙人們走街串巷所受的苦,跟玲娜貝兒們比起來絲毫不差,甚至猶有過之。
畢竟,他們的工作時長居高不下,收入也沒有保證。
或許,青蛙人最好的工作場景,就是在網紅直播間。
用他們那憨態可掬的樣子,扮演好一個吉祥物,讓網友有一個好心情,進而促進他們下單,再轉化成自己的提成。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會願意賣兒賣女”這句話,最早出自哪?從哪火起來?如何火起來?又是如何跟青蛙人聯繫起來的?
這些問題的答案,小視都不知道,青蛙人也彷彿是在一夜之間就火爆全網。
但我想,在沒看到青蛙人,而只是單純看到這句話之前,幾乎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一聲嘆息。
因為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在街頭,當青蛙人流露出落寞的眼神,你難免會去想,他今天的收入如何?
看到吸菸的孫悟空,也少不了心裡不好受。
再看看孩子被親生父母或販賣或送給他人撫養的新聞,想想行動不便的癱瘓老人被兒子棄養、最終活活餓死的慘況。
最後,再看看我們自己的生活。
你不難發現一個事實:“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會願意賣兒賣女”這句話,早已寫進史書。
無論是極度悲慘的易子而食,還是聞者落淚的析骸而爨。
任有千變萬化,說到底,都只是《離騷》裡那句人人耳熟能詳的詩——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這些天,小視看到許多人青蛙人在帖子裡留下自己的願望。
當然,也看到他們在努力生活,看到網友們不乏鼓勵之聲。
在此,我也想衷心地說一句:陌生人,願你的明天會更好。
29/ Apr/ 2023
監製:視覺志
編輯:李尋歡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