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幾次才健康?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幾次才健康?

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同樣也是我國第一大死亡因素。

根據世衛組織統計,我國每年約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佔全球死亡總人數的30%以上,如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也越來越趨向於年輕化,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全球性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

北大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項“排便次數對心血管疾病影響”的調查,研究人員在10年間追蹤隨訪了近50萬中國人的排便習慣,結果顯示,每天排便超過一次的人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更高,同時每週排便少於三次的人也會增加患病的風險。

我們攝入身體的食物需要通過腸胃進行消化吸收,最終以廢物的形式排出體外,如果排便的次數比較多,說明營養沒有得到全面吸收,而如果每天排便一次,說明食物當中的營養得到了充足的吸收。

也有相關數據在報刊當中曾經報道排便次數過多的人,未來5年之內患上腸癌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幾倍,這是一件特別恐怖的事情,所以大家在平時一定要認真對待排便的問題。

一天排便幾次才健康?

一天排便幾次才算健康,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一天排便一次或兩次是正常的。

通常情況下,每天排便一到兩次是健康的,因為這表明腸道健康。但如果您的排便習慣有明顯變化,例如明顯增加或減少排便次數,出現了腹部疼痛,排便質量發生變化,便便出現血絲等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

3種排便症狀,或是腸癌發出警告

1
改變排便習慣

包括大便次數增多或減少,排便時間變化,或是感覺沒有排乾淨等。這些改變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會是腸癌發出的警告。

2
大便形狀改變

大便顏色、形狀發生明顯的改變,比如變成黑色或血便,或是變得非常乾硬等。這些改變可能意味著存在腸道疾病,包括腸癌。

3
排便伴隨其他症狀

比如排便時出現疼痛,排便時出現不適感,排便後依舊有肛門區疼痛等。這些症狀可能提示腸道出現問題,包括腸癌。

如何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1
堅持定時排便

儘量每天在同一個時間段排便,比如早餐後、午餐後等。

加強飲食管理:適量食用高纖維膳食如穀類、水果、蔬菜等,增加膳食中的水分攝入量,同時減少重口味食物等容易堵塞的食物。

2
多做運動

適當增加體育鍛煉時間,每天保持20-3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車、游泳等能促進胃腸蠕動。

3
改善排便環境

某些人喜歡在廁所內閱讀、看視聽節目或玩手機等方式排便,這可能會改變排便的自然節奏,所以最好保持安靜,儘量在5分鐘內完成。

4
減輕壓力和緊張

壓力和緊張可能導致腸道問題或便秘。可以通過放鬆技巧如冥想、瑜伽或做休息等來減輕體內壓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