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兩年的直播賣書,有讓圖書行業起死回生嗎

火了兩年的直播賣書,有讓圖書行業起死回生嗎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8個世界讀書日,那麼今天你讀書了嗎?在如今這個短視頻風靡全球的當下,大家每天刷抖音是正常的,由此也使得讀書反而成為了小概率事件。早在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世界讀書日,旨在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彼時在電視的衝擊之下,圖書行業更是搖搖欲墜,可當時誰都沒能想到的是,方興未艾的互聯網會徹底讓圖書行業滑入深淵。

經過了28年後,如今大家在信息獲取能力上相比1995年無疑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但不可否認的是,看書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在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裡,還有諸如韓寒、郭敬明這類傳統意義上的作家成名,可到了第二個十年間,靠寫作成名的就幾乎只有網文作者了,由此也足以證明實體書的受眾群體正在逐漸萎縮。為了賣出更多的書,諸多出版商也看中了直播帶貨。

從2021年開始,賣書就成為了直播帶貨的新品類。那麼兩年時間過去後,直播賣書是否成功為圖書行業續命了呢?

首先,不妨先來看看一組數據。在2022年“世界讀書日”前夕,抖音方面發佈的《抖音電商圖書行業發展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每天有超過45萬本書在該平臺售出,也就是其一年賣出了1.64億本書。在今年的“世界讀書日”前,抖音同樣也發佈了《2023抖音讀書生態報告》,其中顯示,2022年抖音平臺共售出2.5億單圖書。

而根據《2022年圖書零售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圖書整體零售市場(含線上)同比下降11.77%,實體店渠道零售圖書市場同比下降37.22%,電商銷量同比下降16.06%,短視頻電商渠道同比則增長42.86%,並且短視頻電商碼洋(即定價總額)佔比已趕超實體店渠道零售佔比。

如果但從數字上來看,通過直播帶貨賣出的書,在抖音這一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臺上其實是實現了增長的。

實體書店的衰退其實已經再正常不過,並且這一衰退趨勢從上世紀末圖書作為高度標準化的產品,成為最早進入電商時代的產品就開始了。相比於噹噹網、亞馬遜、京東、天貓這類貨架式電商,短視頻無疑能夠更廣泛地觸達消費者,再加上以“買買買”為代表的話術,以及直播所帶來的氛圍感,更能激發用戶購買書籍的慾望,並可以用情緒價值來影響用戶的購買決策,實現更有效率的促成交易。

但如果你認為依靠直播帶貨,圖書行業起死回生了的話,從業者會可能告訴你一個截然相反的答案。如今在抖音上以直播的形式賣掉的書雖然確實更多了,但要說掙錢可就未必了。而這就要牽扯到圖書這門生意在直播帶貨領域得以興盛的關鍵,那就是“低價”。相比“剛需”,圖書無疑屬於典型的“興趣型消費”,可如果消費者真的對書籍有興趣,圖書行業也就不會迎來衰退了,所以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直播賣書激發消費者興趣的法寶就是價格。

而價格始終是驅動用戶購買決策的關鍵,阿里巴巴CEO張勇此前更是曾公開表示,“價格永遠是消費的王道”。

在直播間賣書最為常見,就是諸如“全場秒殺9.9元包郵”、“賣不出去的書丟掉可惜”、“50萬冊書破價到10元以下”、“10萬冊1元書”這樣的話術。而超低價的“一元書籍”,可能才是驅動用戶一年在抖音上購買2.5億單圖書的關鍵。

沒錯,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花幾十、上百元買一本書可能要再三思量,但花幾塊錢買本書,無論是用於妝點書架、還是打發時間,顯然都很有性價比。以至於價格戰也為了直播賣書的常態,甚至業內更是有了“無巨折不出貨”的說法。按照相關業內人士的說法,網店渠道的圖書銷售折扣通常為5.7折、短視頻電商的折扣則是4折,而佔比較大的少兒童書、家教品類,折扣更是可以低至3.3折。

不同於邊際成本超低的電子書,實體書是有諸如版權、印刷、紙張、物流、倉儲等方面的成本的,所以直播賣書中的“全場秒殺9.9元包郵”基本就等同於賠本賺吆喝。但問題就來了,現在的情況導致了即便出版社不出錢補貼,主播也非常有動力主動去進行補貼。

畢竟在2023年,直播帶貨早已成為了紅海,而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也導致引流成為了各大主播的頭等大事。其中9.9元包郵的圖書天然就契合引流的需求,除了能夠用低價來承擔噱頭的同時,圖書這類非剛需產品還沒有“爆單”的風險。

除了低價讓圖書的價格體系崩壞之外,直播賣書的另一個弊端,就是新書獲得的關注正在慢慢變小。直播賣書為了GMV、為了引流,必然會選擇相對更經典的老書,這也會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主播的帶貨難度。相比之下,賣《百年孤獨》顯然要比賣2022年1月出版的《這一切》容易,即便後者的作者是被稱為“美國當代文學被遺忘英雄”的詹姆斯·索特。

可問題是,主播尚且可以只賣老書,但出版社顯然不可能只盯著老書“薅羊毛”。而在低價賣書侵蝕了圖書行業的利潤,新書難以被推介又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圖書行業未來,但直播賣書卻是唯一在增長的渠道,也就難怪圖書行業對它愛恨交織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Reddit要收取API訪問費,盯著AI廠商來薅羊毛

就像數據之於算法一樣,語料則是生成式AI更加智慧的基礎所在。

智能手機自研芯片之路,從Exynos或將回歸說起

按照目前國內廠商的進度,或許距離自研主控的亮相已經不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