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升級百億補貼,要用“好價”硬剛“低價”

淘寶升級百億補貼,要用“好價”硬剛“低價”

此前在今年2月,阿里巴巴方面為淘寶定下了直播、私域、內容化、本地零售和價格力共五大戰略,並宣稱要打響“五大戰役”。就在近日,淘寶方面在推行價格力戰略的道路上又向前進了一步。

據瞭解,4月20日淘寶方面召開百億補貼商家大會,宣佈聚划算百億補貼正式升級為淘寶百億補貼,這也意味著其將從一個營銷頻道走向淘寶的所有場域。同時淘寶百億補貼還面向商家,推出了新政策、新機制、新能力、新流量、新供給等舉措。

根據目前透露的規劃,2023年淘寶百億補貼將會與1萬名優質商家形成聯盟,打造10萬個以上的日銷爆款商品,併為所有品類重點打造100個核心品類,服務3億以上的用戶。同時淘寶百億補貼還將重點打造“恆星種草計劃”、扶持100款新爆款,其中的每一個爆款預計要做到1000萬的銷量。

總而言之,用淘寶百億補貼總經理驍捷的話來說,“商家只要提供好的商品、好的價格、好的服務,百億補貼用流量、機制、政策來保障大家。”

  • 動作不斷,淘寶打響“價格力”戰役

事實上,淘寶方面針對價格力戰略的動作遠不止於此。此前在今年3月就曾有消息顯示,淘寶方面開始測試一項名為“同款比價”的功能,並預計在618期間全量上線。據悉,在這一功能中,當用戶使用淘寶搜索商品時,結果頁面中的商品欄下方會出現一個“去比價”的信息條,顯示當前有多少件同款商品在售、最低價是多少等信息,點擊該信息條則會進一步跳轉到同款商品的詳細彙總列表。

據相關消息人士透露,“同款比價功能除了與自己的歷史低價對比外,還會進行全網比價”,並且該功能初步已覆蓋空調、洗衣機、冰箱、手機、平板、筆記本等多個品類,後續則會覆蓋全部品類。

在此之前,淘寶搜索則會自動根據商家和商品的價格、服務、配送等綜合指標,來顯示搜索結果。如果用戶想要比價,則需要手動選擇按價格排序,並且很難針對同款商品進行價格比較。

隨後不久,淘寶APP首頁也迎來了改版內測,原來的聚划算、淘寶直播、有好貨、每日好店四大入口變為三個,分別是淘寶直播、淘鮮達或淘菜菜等本地零售入口,以及新增的“99特賣”頻道,而聚划算則搬至首頁上方已升級的百億補貼內。

據瞭解,99特賣頻道中的商品主要為高性價比的白牌日用品、食品和小百貨等,由“淘工廠直營店”的商家提供,且對於入駐商家,該頻道不會額外收取佣金。至於具體玩法,99特賣頻道則與以往聚划算的早晚促銷場類似,並會額外提供“3元3件”、“9.9元三件”、“全場包郵”等優惠。

除了用戶能夠感受到的產品變化外,淘寶方面在商家端也有所行動。不久前,淘寶方面上線了新款營銷工具“五星價格力”。據瞭解,“五星價格力”可針對商品價格競爭力進行評分、並共計有五個檔位,等級越高就代表商品在同款比價時的價格越佔優勢,也會獲得越多平臺的流量、展示和資源支持。其中,五星對應“全網最低價”,四星對應“淘內最低價”。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全新升級的淘寶百億補貼也與五星價格力進行了綁定。

綜合淘寶方面的這些動作來看,不難發現其對於價格力戰略顯然十分重視。

  • 價格競爭這個方向,淘寶已然不能再隔岸觀火

其實淘寶對於價格競爭並不陌生,此前面對拼多多的快速崛起,其就曾推出淘寶特價版、也就是如今的淘特。但也正是淘特,證明了其以往在價格競爭上是有所保留的。畢竟用淘特這樣一款獨立產品也表明,淘寶方面並不願將戰火引到場域更大的平臺上。以至於此前曾有業內人士認為,淘寶是想用輕騎兵與拼多多的大部隊打仗。事實上以結果論,如今淘特也確實沒能砸出太多的水花。

回顧過往就不難發現,相比價格競爭,追隨消費升級的步伐、主打品質商品與服務,或許才是近年來淘寶的重心所在。那麼,為何如今淘寶又要大力推進價格力戰略了呢?

一方面,雖然在阿里巴巴CEO張勇看來,“沒有哪一家公司可以通過自身的持續價格補貼來改變局面,最終改變局面還是靠技術”。但價格無疑始終是驅動用戶購買決策的關鍵,甚至張勇自己也承認,“價格永遠是消費的王道。”

而且其他競爭對手的緊緊相逼,也迫使淘寶不得不無奈下場。此前今年3月,劉強東就帶領京東率先發起了新一輪的“價格戰”、上線百億補貼頻道,並號稱“低價不僅是電商的核心競爭力,而且是全球所有零售商永恆不變所有競爭力的根基”。

面對這樣的挑釁,拼多多自然不甘落後。隨後在4月6日和21日,拼多多百億補貼先後兩次宣佈在原有折扣的基礎上,對數碼家電類產品提供超額補貼、要“加補再加補”,並喊出了“天天都是618”這樣火藥味十足的口號。

不僅如此,快手、抖音等內容平臺也陸續在商城等貨架電商場景中,設立了低價優惠專區,進而希望通過壓低商品價格,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並且近期有消息稱,抖音流量算法機制將從GPM(千次曝光成交額)驅動,改為GPM+OPM(千次曝光成交訂單量)雙維度驅動,在這一新的機制下,價格更低的商品將更容易產生訂單,同時也更容易獲得平臺的流量。

因此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在競爭對手紛紛入局、展開價格競爭的情況下,淘寶方面自然也就很難再隔岸觀火了。

另一方面,雖然包括淘寶在內的電商平臺捲起價格戰的直接意圖或許並不相同,例如京東可能是為了重塑用戶的低價心智,拼多多是為了加固原有護城河,抖音和快手是為了帶動其貨架電商場景。但顯然他們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爭奪留存用戶和提振業績。畢竟如今整個電商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各平臺也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增長難題。

此前在阿里巴巴方面發佈的財報中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其中國商業板塊收入為1699.86億元、同比下降1%,至此該業務板塊已連續三個季度未能實現明顯增長。

多年前馬雲曾說過,在國內電商領域,阿里是"舉著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其實回看2010年以前的國內電商市場競爭格局就會發現,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但隨著京東以及拼多多等諸多競爭對手的崛起,市場格局已然從“一家獨大”變為了“三國鼎立”,如今更是向著“群雄混戰”的方向發展。而在這期間,淘寶也一度失去了“第一”的光環。

據QuestMobile此前公佈的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2月-2023年1月,拼多多APP的月均日活躍用戶量已穩定超過淘寶APP,其中以2023年1月為例,雙方的差距在3000萬左右。雖然在2023年3月,淘寶再次重回“第一”。但畢竟誰也不知道,這樣的成績究竟能夠維持多久。

  • 好價並不等於低價,淘寶試圖給出極致性價比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不得不下場,但淘寶方面顯然並不甘心直接喊出低價這個口號。自今年以來,其反覆強調自己絕非一味的追求低價,而是要好貨好價、極致性價比。按照張勇的說法,淘寶要做的是繼續依靠技術和商業機制的創新,讓商家願意把最好的商品以最好的價格給到消費者。

事實上,時至今日,價格競爭的含義已經無法再僅僅低價二字來解釋。畢竟在經過了多年的市場教育後,雖然價格高低依舊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用戶決策,但早已不再是唯一的因素。如今消費者對商品質量、售前售後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畢竟與其花10元買10個殘次品,或許不如花10元去買一個正品、精品。

從淘寶方面的幾番表態來看,他們顯然明白電商行業的競爭是在低價之外。所以淘寶價格力戰略的真正目標,或許並不是“以低價吸引消費者”,而是要“以性價比留住消費者”,這或許也與其“從交易走向消費”的戰略方向吻合。

但這可能是一條更加艱難的道路,畢竟“好貨好價”也就意味著“既要還要”。據稱,淘寶方面要求與其合作的產業帶工廠商家,均需要在拿出好價的同時,為商品提供“質量保證”服務。但對此就有商家提出,特賣渠道大部分商家本就是為了清庫存、縮短銷售線路,所以用戶的體驗究竟如何實在也不好把握。

而且從諸如同款比價等功能的上線也不難看出,淘寶的思路其實還在是於讓商家直接向消費者讓利。畢竟在這個功能下,平臺不需要直接補貼消費者,就能讓後者找到最低價的商品,所以這就會驅使商家主動補貼用戶、以換取銷量。也就算是說,淘寶將其自身的部分壓力轉嫁給了商家。但長此以往,商家能夠承受得住這樣的壓力嗎?

而淘寶想要在極致性價比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勢必就需要進一步得到更多的商家資源、並擴大優質商品的供給。對此,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就曾指出,每個電商平臺都有自己的優勢品類,但SKU每年都需要迭代更新,按照這些平臺千人千面的產品推薦邏輯,現在的SKU供給還遠遠不夠,尤其是像99特賣這種頻道,能不能推薦和匹配到消費者恰好需要的商品,能不能實現供給端的差異化才是核心競爭力。換而言之,淘寶方面可能需要先問問自己,能不能做到真正的好價,以及匹配用戶需求的好價。

而想要吸引商家提供性價比好物,淘寶無疑就需要為其提供更多的流量。但在此之前,流量過度集中在頭部商家卻一直是淘寶被詬病最多的地方之一。雖然目前淘寶為商家拿出了“五星價格力”這樣的工具,但其一旦將價格作為換取流量的工具,淘寶又需要去理順大賣家與中小賣家的關係,畢竟相比大賣家,價格靈活才是中小賣家的優勢,但在服務和品牌影響力上卻不及前者。

此外對於用戶來說,淘寶包括百億補貼、99特賣頻道等在內的諸多模式顯然並不新穎、也不夠獨特,甚至可以說與競爭對手相比已經出現了同質化的趨勢。而且這些玩法大多並非淘寶首創,也不是在淘寶“揚名”。以百億補貼為例,雖然淘寶的百億補貼同樣在2019年就已上線,但這一玩法的最大受益者無疑還是拼多多。所以淘寶的當務之急,可能是探索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新玩法。

當然,電商行業並不只有價格競爭這一種解法,不然淘寶也不會在價格力之外,還提出了內容化、本地零售等四大戰略。京東也不會在強調要重塑用戶低價心智、拿下下沉市場的同時,提出了要打贏供應鏈中臺建設、開放生態建設,以及同城業務三場硬仗。但無論如何競爭,終究是誰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體驗、讓商家能掙到更多的錢,誰才有可能繼續在這個牌桌上作為主角。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Reddit要收取API訪問費,盯著AI廠商來薅羊毛

就像數據之於算法一樣,語料則是生成式AI更加智慧的基礎所在。

智能手機自研芯片之路,從Exynos或將回歸說起

按照目前國內廠商的進度,或許距離自研主控的亮相已經不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