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進入醫學院讀書開始算起,我踏入醫學領域已近40年了。這些年裡,我有幸見證了醫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迭代更新,也不停地緊跟著醫學進步的“潮流”更新自己的知識。
我認為,書本、文獻的理論固然重要,而在真正的臨床實踐中,病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無論從臨床、管理還是職業操守來講,他們都教會我太多。
20多年前,我是名年輕的心內科醫生,在急診輪班。我遇到了這樣一位病人:女性,25歲,急診入院,主訴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她說自己“快死了”,要我們快點救她。
與她一起來的母親說,很擔心孩子患了心臟病,非常著急。
而檢查結果提示,這位病人並沒有心臟的器質性病變,只有輕微心動過速。約半小時後,她的症狀緩解了。
作為首診醫生,根據檢查結果,我建議她回家休息。她滿眼恐懼地對我說:“我覺得我快死了,您別讓我離開醫院,救我。”
我簡單地安慰了她幾句,並建議她日後可完善體檢,查一下甲功等,之後再次告訴她可以回家了,她和母親才將信將疑地離開。
這一個月裡,她一共來了醫院四次,都是同樣的情況:常規檢查未發現問題,症狀也自行緩解。她告訴我,她做了全面的體檢也沒查出問題。
後來有一天,我又一次接診這位病人。這一次,她對我說:“醫生,我有時候突然特別緊張和害怕,同時心臟很難受,好了後,我還很擔心再次發生,結果真的就又發生了,我的心臟真的不舒服,求您幫幫我。”
那天病人不多,她向我詳細敘述了症狀發生前後的感受,以及早年的經歷。我覺得這似乎與精神心理問題相關,查閱了很多文獻後,建議她去精神科就診。
後來幾經輾轉,她被診斷為焦慮症,經過專科治療,情況明顯好轉。
可以說,正是這位病人幫我敲開了雙心醫學的大門。
在那個年代,我們對精神疾病的認知還很有限,特別是非精神專科醫生。
事實上,即使現在,很多非精神專科醫生也很難辨別病人的精神心理問題。
而從上面那位病人以及後來很多類似因精神疾病的軀體化表現來就診的病人身上,我認識到了識別精神心理問題的重要性。
後來,在胡大一教授等專家的倡導下,我們做了很多事情,舉辦雙心論壇、協助多家醫院創辦雙心門診等,並將雙心醫學延伸到心身醫學,成立廣東省醫學會行為與心身醫學分會、編寫《非精神科醫生心身疾病診療培訓教程》等。
今後,我們還打算將社會工作者、營養師、康復師、志願者等都納入治療、康復團隊中,關注全人健康,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醫務人員瞭解和踐行這些醫學理念。
作為醫院管理者,我也對年輕醫者提出了“雙心”期待,希望他們能在不斷提升自身醫療技術的同時,帶著從醫之初的謙卑與善良,在臨床實踐中關注病人的故事,保持慈悲心和同理心,真正去嘗試理解病人、換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