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成書之前的運氣理論

《黃帝內經》成書之前的運氣理論

點擊箭頭處“人衛中醫”,關注我們哦!!

《黃帝內經》成書之前的運氣理論

《黃帝內經》引用了漢代以前的醫學成果,所引古代醫籍頗多,如《上經》《下經》《太始天元冊》《陰陽》《大要》《九針》《刺法》《針經》《五色》《脈變》《揆度》《奇恆》《脈法》等二十餘種。《靈樞·外揣》言《九針》九篇,《靈樞·禁服》言《九針》六十篇,這些書籍,大都體現了陰陽應象之理,以天人相應思想,展現天地人與醫理。可以說,這些醫籍,既是《黃帝內經》的成書基礎,更是古人天人相應思想對五運六氣理論形成的淵源。

《素問·氣交變大論》雲:“《上經》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天文、地理、人事,是自然界永久的規律,天人相應思想自古有之。

《素問·疏五過論》雲:“《上經》《下經》,揆度陰陽,奇恆五中,決以明堂,審於終始,可以橫行。”《上經》《下經》都是揆度陰陽的作品,用天人相應之理,五運陰陽之道,可以行醫天下。

《靈樞·官針》雲:“故《刺法》曰:始刺淺之,以逐邪氣,而來血氣;後刺深之,以致陰氣之邪;最後刺極深之,以下谷氣。”引《刺法》用針方法:開始淺刺,以逐邪氣、通血氣;再進一步深刺,可以祛除陰邪之氣;如果用針達到最深的程度,可以通導谷氣。可見針刺淺深程度不同,治療效果不同,古人對針刺的研究非常精到。《靈樞·官針》進一步指出:“故用針者,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也。”用針之道亦是運氣之道。

更多好書:零起點學五運六氣

《靈樞·衛氣行》雲:“《大要》曰:常以日之加於宿上也,人氣在太陽。”《大要》是《黃帝內經》時代之前作品,已熟練應用六氣理論、人氣理論、天人相應思想和二十八宿定位座標。

《素問·五運行大論》雲:“《脈法》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黃帝內經》之古還沒有認識運氣脈診。運氣脈診應該是《黃帝內經》時代的發揚。

《素問·至真要大論》雲:“《大要》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始,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勿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復,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標本之道,《大要》已有所論,“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可見標本之氣理論早於《黃帝內經》時代。

可以看出,在《黃帝內經》之前的上古文獻已經靈活應用了天人相應思想,對《黃帝內經》理論具有深遠的指導作用。


END

特別提示:

由於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文章分發機制,不按時間推送,而是按權重隨機推送,為了保證您能看到我們的推送,不錯過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動請將我們的公眾號設為星標,讓我們每天與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與國醫大師攀談!

【本書內容選自《五運六氣經典理論導讀人民衛生出版社,作者:鄒勇人衛中醫編輯整理。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掃描下圖二維碼可查看本書詳情。】


我為您點亮健康,您為我點亮【在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