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過完,氣溫也一下子升高了,又到了給家煥新的時候。藉著換季時節,那些總惦記著卻始終沒有騰出時間來整理的角落,終於有機會來一場整理式收納了!
為此,我們也特別邀請了收納師辜井,今天就跟隨她一起,來看看高效的空間收納需要哪幾步。
辜井
收納師
上海市家庭服務行業協會收納師任職資格標準制訂人。在醫療領域工作13年,在2013年一次呼吸道的項目中發現塵灰對居家健康的影響,開始了收納之路。現今已在全國培養146人的職業收納師團隊。服務超過2500個家庭,公益幫助了近300個家庭。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個概念,什麼是整理,什麼是收納?
整理:是把東西分成要或不要;
收納:是把要的物品建立規則,如分類的規則、使用的規則、放置的規則…建立規則是整理收納的核心。
@簡單生活倡導者Alicia Macias
就如客廳裡的各種雜物,若這個物品非常珍貴你一定會小心擺放,因為得來不容易;有時也因為沒有固定的存放位置,又沒有時間或者習慣給物品指定位置…就像我們將要拜訪的敏敏一家的故事。
* 感謝被報道家庭分享她們的收納故事,為了尊重隱私,我們將有選擇、保護性地使用真實場景。
一位爸爸給我電話,希望我能去幫他看看家裡,因為孩子的玩具太多了、太太的衣服太多了,他說:家裡什麼都多,我每天彷彿是雜貨鋪的老闆,可我希望我是專賣店老闆啊…於是,我去了他家。
進入客廳,一堆堆的雜物散落在沙發、地板和茶几上:沙發上堆滿了衣服、靠墊、蓋毯,地板上散落著各種玩具、文具還有電器,茶几上則散亂著開了封的零食、還有太太隨手放置的包包。屋子的角落裡散落著三隻打瞌睡的拖鞋,客廳的櫃門也被隨意地打開,裡面的東西亂成一團,感覺隨時都會滿出來。
“敏敏,若我讓你花一天時間整理,丟棄50%的物品你願意嗎?”我問女主人。
敏敏猶豫了2分鐘,又找了3個不同的理由之後,還是答應和我花一天時間進行整理。
“我們從什麼地方開始呢?”敏敏問我。
“從我們的心開始”,我回答敏敏,你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希望在什麼環境裡生活很重要,整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清晰和有序。
“我總是想著多買,總有時候可以用,或者別人推薦的就好用…”,別看敏敏家裡許多地方邁步都難,誰知道她理想的生活是推開門空無一物…理想與現實間存在了巨大的反差…
喜歡購物是因為你專注在其中了,購物的過程中你不斷在想象擁有它後的美好,在專注購物時人的內心會很自由和放鬆,讓人忍不住想要享受這樣的快樂。若假設你是單位的物資採購員,就一定沒有這種純粹放鬆的快樂感受了。
我告訴敏敏,購物快樂是因為分泌了多巴胺,是積極向上的生活心態,但需要控制購物慾望,避免過度消費。我告訴敏敏一個購物經驗:先找出想購買物品的缺點,缺點低於二個就購買,若高於二個就放棄。
無法阻止自己買買買的時候,還可以多問問五個為什麼。
5個為什麼追根溯源法:
我為什麼買這麼多東西?
為什麼不知覺就買了?
為什麼確定未來可以用?
未來使用的頻率有多高?
如果一切都不確定,為什麼不放棄購買?
捨不得扔,主要是你總是在假想場景,在放大物品的價值。總是認為它可以用,自然沒有辦法捨棄了。所以,要放棄物品,一定要約束自己的過多假想。
1、我讓敏敏首先需要確定要丟棄的物品和目標。可以列出一個清單,將要丟棄的物品和目標寫下來,以便更好地跟蹤。
2、用三秒判斷法將物品分成需要、不需要、想一想。3秒判斷就是對物品棄或留的思考不能超過3秒,若對物品的思考時間太長就會有各種要留下的理由了。
3、待定的物品不是無休止的放在哪裡,而是確定給多久的思考時間。可以將時間分成幾個階段,每個階段丟棄一些物品,直到完成目標。
4、還有兩個很好的方法和原則可以遵循:
* 一次性原則:是指一次性處理物品,不要拖延。
* 減少決策負擔:是指減少決策的數量,只保留必需品和喜歡的物品。
我與敏敏一起將廚房物品按照功能、用途、材質等進行了分類整理,例如將炊具、餐具、調料、食材等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區域或櫃子中。清理了過期物品,在物品上標識名稱、用途、保質期等信息,避免混淆和浪費。我教給敏敏“線、面、體”的廚房物品放置邏輯:
* 線就是掛鉤、掛杆:小號件上掛鉤(刀、勺、布);
* 面就是檯面:中號件上臺面(料理類小機器,咖啡機、果汁機);
* 體就是櫃子抽屜:大號件入櫃(蒸箱、烤箱類)。
在入櫃的放置中也有四個收納名詞可以參照:專、精、特、新。
專:專門的空間,物品放置圍繞“廚、洗、切、配、烹”五個區域來區分。另外牽涉食品級的材料,收納工具也需要專門的收納架、收納籃。
精:持續精簡物品,精簡物品的數量同類建議不超過2個。
特:特殊物品如:壓力鍋、大蒸鍋等大型電器可以放在廚房櫃子或者角落裡,烤盤、烤架等烤制用具可以放在烤箱下面的抽屜裡;食品儲存盒一類則是需要真正使用起來,才能省空間。
新:新購買的備用物品,一定要準備一處固定的位置,避免新添置的物品無止盡地蠶食空間。
拜訪的最後,我給敏敏的家庭製作了一份三要原則:
* 要做家庭財務預算:與家人一起商討制定一個合理的全年購物預算,根據家庭收入和支出情況出發,包括衣食住行、學習、禮品的預算計劃,不能盲目地隨性支出。
* 要做購物清單:一個月就要做一個大致的購物清單,列出需要購買的物品和數量,避免衝動購物和重複購買。在購物時,優先考慮購買必需品,比如食品、日用品等,避免購買過多的奢侈品或不必要的折扣物品。
* 要定期做自我批評:定期審視沒有用的物品是那些類型,以後避免再購買,不能用暴飲式的購物方式來滿足自我放鬆,理性的快樂更成熟。
後來,敏敏和先生在家裡用3天時間進行了非常有效的梳理和整理。
她給我發來簡訊:非常感謝你的真誠幫助,讓我感到溫暖和激勵。我已經體會到家裡出現空白空間的好處了。再次感謝,祝你一切順利!
生活極簡不是單純的丟棄物品,而是簡化生活、減少物質和精神上的負擔,追求專注、自由和純淨的生活方式,在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提升更好的自我認知和內心成長。
@Studio Ezra
留白是最高級的收納,不管是對心、對物還是對我們所愛的人。
監製 / Vivian
策劃 / 維娜
新媒體執行 / Kiki
圖、文 / 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