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人民醫院緊緊圍繞“健康泗水”建設,樹立“以病人為中心,視群眾為親人”的理念,努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以“打造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縣級醫院”為目標,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泗水縣人民醫院外景圖
“遠交+近融”
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泗水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孫慶才介紹,在醫院發展上,醫院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作用,將高質量發展理念融入管理、技術、學科等方面,提出“以黨的建設為核心;以建設專科突出、特色鮮明、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三級醫院為願景;利用執行驅動、創新驅動、持續改進驅動,依託程序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個性化管理,狠抓信息高效、質量安全、專科建設、英才計劃、績效管理、優質服務、制度建設、文化建設”的“1168管理樹體系”,為醫院發展指明瞭方向。
醫院通過“遠交+近融”,打出了一套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在“遠交”方面,醫院於2019年10月正式加盟了青島大學醫療集團,與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形成上下聯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運行機制。“我院積極組織醫務人員參加青島大學醫療集團線上線下學術會議、專題培訓班,派遣科室骨幹人員赴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進修。醫院積極參加青島大學醫療集團組織的科研專項申報工作,截至目前共成功申報12個臨床科研項目,其中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10項。” 泗水縣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徐瑞亮說。
同時,醫院與山東省腫瘤醫院、山東省立醫院等省級知名醫院開展合作。醫院與山東省腫瘤醫院共同設立規範化診療基地。山東省腫瘤醫院專家團隊定期在醫院開設週末專家門診,開展教學查房、“師帶徒”等活動。山東省立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主任阮永威教授、超聲科主任李霞教授定期到泗水縣人民醫院開展臨床診療與教學工作。
2019年12月7日,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泗水院區週末專家門診開診。
在“近融”方面,醫院與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建立了專家常駐型醫聯體合作模式,於2019年5月掛牌成為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泗水院區。
“在院級層面,我們聘任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務處主任謝穎光為泗水縣人民醫院第一院長,為醫院的發展規劃和重大事項的落實提供決策指導。在科室管理層面,我們啟動了‘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博碩醫療團駐泗行動計劃’。截至目前,共有7批92名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博碩醫療團的專家,來我院進行常駐式幫扶。幫扶期間,博碩醫療團專家不僅在實際工作中帶領科室年輕醫師開展診療服務,還開展博碩醫療團大講堂活動,對典型病症的研究和治療進行深度講解,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推動醫療技術全面提升。為深化幫扶成果,我們聘任博碩醫療團專家擔任專業科室主任,加強科室的專業能力建設和人才培養。” 徐瑞亮說。
2020年6月10日,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博碩醫療團駐泗行動計劃啟動。
努力提高
醫療服務能力水平
醫院樹立“攀高峰、牽高手、築高地”的理念,積極推進醫聯體建設。泗水縣人民醫院與9家鎮街衛生院組建醫聯體,每年遴選9名業務骨幹到鎮街衛生院掛職副院長。2023年,醫院選派45名專業技術人員組建駐點支援團隊,全方位開展技術幫扶。
醫院重點發展宮腹腔鏡治療、介入治療、穿刺治療等微創技術。同時,醫院實施“三下沉三提升”活動,選拔15名鄉鎮衛生院新聘人員、7名基層業務骨幹到市縣級培訓基地進修學習,持續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農村基層衛生人才培養。醫院積極發揮名醫工作室專家的學術經驗和技術專長,開展“名醫師帶徒”活動,通過跟師臨床實踐、理論學習、參與科研等方式,幫助年輕醫生迅速成長。
“暖語像家”活動
讓患者感受家的溫暖
“大娘,您哪裡不舒服,要去哪個科室?”“大爺,您慢些走,我帶您去CT室吧。”在泗水縣人民醫院的門診大廳,記者聽到的都是醫護人員暖心的話語。
“為提升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改善醫療人員服務態度,我們在全院啟動了‘暖語像家’活動。活動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用‘大娘’‘大爺’這樣的尊稱,規範工作人員服務用語和服務行為,增強醫務人員服務意識,拉近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距離,讓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泗水縣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衍菊說。
泗水縣人民醫院開展“暖語像家”活動,讓患者感受家的溫暖。
醫院通過徵集各科室服務用語,印製了《泗水縣人民醫院暖語手冊》,設置規範使用服務用語50條、杜絕服務禁語100條。“我們讓患者從踏進醫院大門起就能聽得到、看得到、感受得到醫護人員的服務。” 李衍菊說,為發揮榜樣的引領、示範、帶動作用,醫院還組織了“暖語天使”評選活動,選手們在臺上講述自己身邊發生的暖語故事,用溫馨的情節、貼心的問候感染身邊的每一位同事,進而推進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自開展“暖語像家”活動以來,醫院的患者滿意度得到提升。泗水縣人民醫院榮獲“泗水縣群眾滿意度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暖語像家”活動入選“2022第四屆改善醫療服務全國縣市醫院擂臺賽十大價值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