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連續接診三個近視娃,眼軸一個比一個長得快,太可惜了!一旦發現孩子近視,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啊。”上週五,結束一天的門診,浙江省眼科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杭州院區視光診療中心陳思萍主治醫師發出感慨。
9歲女孩一年眼軸長了1.4mm
醫生嘆息,媽媽後悔
說起這三個近視娃,陳思萍忍不住嘆息:如果定期複查,近視不至於發展得這麼快。
當天一早,門診開診不久,7歲男孩樂樂在媽媽陪伴下來到陳思萍診室。樂樂去年10月在外院檢查過視力,當時查出有75度近視,右眼眼軸24.43mm,左眼眼軸24.41mm。醫生一再囑咐樂樂媽媽要注意孩子用眼健康,多戶外活動,但因為工作忙,她也沒特別放在心上。
四個月後,當樂樂出現在陳思萍的診室,他的左右眼軸都長到了24.81mm,近視加深了100度。
接近中午,同樣也是7歲的小虎來到診室。小虎虎頭虎腦很可愛,但檢查結果讓陳思萍不禁搖頭。去年9月,小虎在外院測了眼軸,右眼23.11mm,左眼23.43mm,50度近視。而這次檢查,近視長了125度,左右眼的眼軸分別為24.05mm、23.81mm,五個月,右眼眼軸長了0.7mm。
下午3點多,診室又來了一位9歲女孩甜甜。“孩子最近老說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一旁的媽媽著急地說。根據媽媽帶來的外院檢查資料,2020年9月和2022年2月,甜甜分別測過兩次眼軸。“2020年9月,她近視25度,左右眼軸分別為22.64mm、22.50mm。2022年2月,近視長到75度,左右眼軸為22.95mm、22.82mm,而一年後的這次,近視度數長到了325度,散光100度,左右眼軸分別為24.17mm、24.22mm,右眼眼軸增長了1.4mm!而去年,她近視還只有75度。”陳思萍說道。看到這樣的結果,甜甜媽媽蒙了,“怎麼近視一下加深了這麼多?”
小朋友初發近視要重視
定期複查監測眼軸
在陳思萍的建議下,樂樂、小虎和甜甜都上了近視防控手段,選擇離焦鏡,以延緩近視度數的加深。
在和家長交流過程中,陳思萍發現,在孩子初次發現近視後,他們覺得100度以內的近視無所謂,採取放任不管的態度,忽視了複查。“像上面提到的甜甜,第一次檢查在2022年,已經發現近視,但父母並不重視,第二次的複查已經隔了近兩年,第三次複查又隔了一年,孩子的近視不可逆了。”此外,這些孩子都存在不良的用眼習慣,喜歡趴著寫字,戶外活動時間也明顯偏少。
陳思萍說,門診中經常碰到近視患兒的家長,一聽到要戴眼鏡就很抗拒,覺得孩子這麼小就戴眼鏡,一輩子就摘不下來了。還有一些家長表示,不敢帶孩子複查,說接受不了孩子眼軸長太快,真是有點哭笑不得。
陳思萍提醒,當孩子初次發現近視就要重視,尤其是要保留好眼軸數據,至少3個月複查一次,監測眼軸的變化。
“眼軸越長,併發眼底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陳思萍強調,家長不要一味關注孩子的視力度數,而更應該關注眼軸。“眼軸變長是不可逆的。變長的過程,也在不停地拉伸眼球的鞏膜、脈絡膜和視網膜,高度近視患者,更容易發生視網膜脫落、黃斑疾病等眼底併發症。”
10歲男孩600度近視
出現視網膜裂孔
在浙江省眼科醫院杭州院區眼底病專科,來看眼底病的不僅僅是成人,還有不少兒童患者。前段時間,陶繼偉副主任醫師接診了視光診療中心同事轉診上來的一位10歲男孩聰聰,因為近視600度,來排查一下是否存在周邊視網膜病變。
經過散瞳眼底檢查,陶繼偉發現聰聰的周邊視網膜有小孔,也就是視網膜裂孔,好在發現及時,做了激光封閉治療,避免了可能發生視網膜脫離的風險。
“高度近視患者,眼軸變長,會導致視網膜過度拉伸,引起視網膜變薄,甚至引起視網膜裂孔,嚴重的有視網膜脫落風險。”陶繼偉表示,高度近視患兒,要定期檢查眼底,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近視防控宣傳月
為兒童青少年築起光明未來
今年3月是第六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主題是“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浙江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指導中心作為浙江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業務主體部門,將積極開展近視防控科普宣教,在杭城多所學校,通過線上線下講座的形式,為中小學生帶去近視防控科普盛宴。
如果您也想了解近視防控相關問題,想知道孩子近視後如何防控,歡迎掃碼加入“浙醫在線眼科視光群”,近期我們會邀請視光專家在群內進行在線答疑,具體答疑時間群內另行通知。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金晶
通訊員 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