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倖?至情?原來你是這樣的盧照鄰

閱 讀 需 要 10 分鐘

初唐四傑裡,寫下“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楊炯,曾說過這樣略顯狂妄的心裡話:“愧在盧前,恥居王後。”

而初唐四傑的排名,“王楊盧駱”,不知是誰分了一二三四的位置,倒是位列第三的盧照鄰,謙虛而謹慎,他說,“喜居王后,恥在駱前”。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這些煜煜生輝的名字,不止照亮過唐初浮華頹靡的文壇,也在五千年悠久的文化歷史浪潮裡江河不廢,萬古流芳。

詩聖在《戲為六絕句》裡,早已對他們的貢獻作出了精準的評價: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唐·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二》
說到盧照鄰,似乎總不能繞過那首洋洋灑灑、富麗華贍,無一字不美,無一句不體現大唐氣象的傳世名篇《長安古意》——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盛世的風流綺麗,在盧照鄰的筆下,這十四個字裡緩緩鋪陳開來。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這不是一首情詩,但世間再沒有哪一句情話,說的這樣纏綿,這樣剛烈,這樣直擊人心的熨帖。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光陰的流逝,滄海桑田的變幻,文字不能言喻的遺憾與滄桑,便被他一一言喻了。

在結尾,他寫:“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在彼時我還不懂得詩句其中用典的意義,還不清楚這些琳琅的字句組合在一起表達的具體意思時,我就被這朗朗上口的美麗所深深打動。
我曾無數次地吟詠過這首詩篇,我曾模糊地猜想,這天才的詩人將猶如他的詩作,用璀璨的文字推開大唐長安厚重的朱門,從此平步青雲,走在帝國光明的大道上,施展他遠大的抱負和傾世的才華。
《長安古意》裡的盧照鄰,應該是出生富貴,閱盡風流,終身綺羅,不知人間疾苦的豪門貴公子。後來我翻看史書,去了解他的生平,才知道他的一生,竟要歸結為“慘痛”和“淒涼”這四個字。
盧照鄰,字升之,號幽憂子,幽州范陽人。他的生卒年我們已不能詳細地得知。後世之人有推論他出生於637年,卒於689年,有說生於635年,卒於684年,有說生於630年,卒於680年。我們無法回溯到過去,去考究一個才子的誕生與逝去。但范陽盧氏,這顯赫的門庭,從東漢以來便人物輩出,世代冠冕,是中原著名的門閥士族“五姓七族”之一,可以想見他的早年,過的皆是那種標準的世家公子的生活。

盧照鄰極小的時候,家族便延請了最好的老師對他進行最好的啟蒙教育。天資出眾,聰明好學的盧照鄰並沒有辜負他的姓氏,年方十歲便遠赴江南跟隨文學大儒曹憲、王義方學習。曹憲,這是在當時連唐太宗讀書遇到奇文難字,也要遣使上門問尋,為帝王注音作答的鴻儒。王義方,唐代著名的忠臣和教育家,以忠臣仁義美德榮登正史、國史大堂,是在《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中均有記載的能人。

出身名門,得遇名師,少年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當他少年長成,奔赴長安干謁求仕,投奔朝廷重臣來濟時,這位朝廷重臣對他大加賞識。盧照鄰的才華不僅折服了一國宰相,連唐高宗的叔叔,鄧王李元裕也以接待賓客的禮節待他,並請盧照鄰去鄧王府出任典籤。這位王爺很愛重他,曾當眾宣稱:此吾之相如也。

今天的我們並不能夠理解司馬相如在唐朝人心目中的地位,這樣一代文宗的比喻於一個才子無疑是最高的褒獎。

彼時的盧照鄰,春風得意,英姿勃發,前途一片光明,未來繁花似錦。鄧王府藏書甚豐,盧照鄰工作之餘,博覽群書,不斷充實提高自己。他得遇生命中的貴人,跟隨著這位貴人李元裕遷徙於京城和各處任上約有十年之久。

這其中,他也曾親臨塞外,用滿腹才情寫下渴望建功立業的豪邁詩篇。

騮馬照金鞍,轉戰入皋蘭。
塞門風稍急,長城水正寒。
雪暗鳴珂重,山長噴玉難。
不辭橫絕漠,流血幾時幹。
——唐·盧照鄰《紫騮馬》

將軍出紫塞,冒頓在烏貪。
笳喧雁門北,陣翼龍城南。
雕弓夜宛轉,鐵騎曉參驔。
應須駐白日,為待戰方酣。
——唐·盧照鄰《戰城南》

即便寫離別,盧照鄰也在傷感中帶著慷慨之氣,將不凡的心志化作筆下鏗鏘的詩篇。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
相看萬餘里,共倚一徵蓬。
零雨悲王粲,清尊別孔融。
徘徊聞夜客,悵望待秋鴻。
骨肉胡秦外,風塵關塞中。
唯餘劍鋒在,耿耿氣長虹。
——唐·盧照鄰《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
這青年才俊明朗,高昂,壯志凌雲,心中有揮灑不完的熱血,腹中有縱橫千古的才情。

後來,他的貴人李元裕去世,他被調任益州新都尉,遠離長安,渾渾噩噩的三年倏忽而逝,他逗留蜀中,放曠詩酒,在山水中沉淪。

歷史將他繁華過後的這幾年一筆帶過,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初唐四傑裡的王勃,曾與他同遊玄武山,彼此互相酬唱。

王勃擅長五律和五絕,文以《滕王閣序》最著名,圖為後人所繪滕王閣。作者/(元)夏永,來源/上海博物館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也是在蜀中,盧照鄰遇到了一個他生命裡無法迴避的女人。

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唐·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那個女子姓郭,盈盈的淺笑,佳人如玉,在九枝燈的絢爛火光之下,看呆了才子的眼。

愛並沒有什麼理由,不過是四目相對的一瞬,彼此靈犀之間情意地流轉。愛又哪有什麼世俗的理由,他這樣年輕,才華橫溢,溫文爾雅,舉止不凡。

郭姓女子的溫柔與多情,慰藉過這仕途失意的才子漂泊異鄉的許多個難眠夜晚。

那些如膠似漆,難捨難分的日子,那些朝朝暮暮裡的恩愛與纏綿,他們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不願意分離的兩個人終究要分離,飄若飛蓬的才子要回到長安去參加朝廷的人才選拔。

離別的時候,他承諾過一定會回來迎娶她。她千言萬語地囑咐,殷殷期盼的目光隨著盧照鄰的遠行跨過千山萬水。

蜀山棧道圖。作者/(五代十國)關仝(傳),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館

蜀山水碧蜀山青,瀟灑的才子一去不復返,杳如黃鶴,音訊全無。

後來,後來她在蜀中望穿秋水。

後來他在長安,自沉於潁水。

仕途無望,他反倒鋃鐺入獄,璀璨華麗的《長安古意》刺痛了梁王的眼睛,氣焰囂張的梁王武三思將他投入獄中。幾經輾轉,家人,友人費盡周折才將他營救出來。父親又病逝,失去家庭頂樑柱的盧照鄰又患上風疾,連藥王孫思邈也束手無策的頑疾摧毀了他的身體。起初只是行動不便,後來肢體扭曲,腿腳不能伸直,一手殘廢,非鬼非人。

盧照鄰散盡家資到處尋醫問藥,到最後,因為病痛的折磨曾經“下筆則煙飛雲動,落紙則鸞回鳳驚”的驕傲才子,放下曾經最寶貴的自尊,到處卑微事人,乞丹求藥。
曾經風流倜儻,錦繡翩翩的公子,變成日夜承受病痛折磨的活死人。

他的出身,他的才華,他的名氣,他的仕途,他的志向,他的愛情,他的相思,他的夢想,在這命運急轉直下地殘酷磋磨裡,全部煙消雲散。

《悲才難》《悲窮通》《悲昔遊》《悲今日》《悲人生》,當他買田具茨山下,引潁水環繞住宅,又事先為自己造好墳墓,活著躺進黑漆漆的棺木裡時,還有什麼比這些更悲痛。

他是失群的孤雁,在蕭瑟的長安吟唱著《行路難》。

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
昔日含紅復含紫,常時留霧亦留煙。
春景春風花似雪,香車玉輿恆闐咽。
若個遊人不競攀,若個倡家不來折。
倡家寶襪蛟龍帔,公子銀鞍千萬騎。
黃鶯一向花嬌春,兩兩三三將子戲。
千尺長條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虧。
珊瑚葉上鴛鴦鳥,鳳凰巢裡雛鵷兒。
巢傾枝折鳳歸去,條枯葉落狂風吹。
一朝零落無人問,萬古摧殘君詎知。
人生貴賤無終始,倏忽須臾難久恃。
誰家能駐西山日,誰家能堰東流水。
漢家陵樹滿秦川,行來行去尺哀憐。
自昔公卿二千石,鹹擬榮華一萬年。
不見朱唇將白貌,惟聞素棘與黃泉。
金貂有時須換酒,玉塵但搖莫計錢。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處。
蒼龍闕下君不來,白鶴山前我應去。
雲間海上邈難期,赤心會合在何時。
但願堯年一百萬,長作巢由也不辭。
——唐·盧照鄰《行路難》

他掙扎著,苟延殘喘著身不由己的廢物身體,在人世間煎熬日月流年。與他同為初唐四傑的駱賓王,在蜀中偶遇還在痴痴等候他的郭氏,聽淚流滿面的郭姑娘講完她與盧照鄰之間的故事,這義憤填膺,打抱不平的大詩人揮毫寫下了痛斥他朝三暮四、移情別戀的長詩,《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盧照鄰沒有回應,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也許,讓郭氏知道自己是個背信棄義的小人,遠比讓她知道自己是個生不如死的廢人要好得多。這世間,有些苦痛太過於沉重,無人可以代為揹負,他自己一個人承受就好了。

他想郭氏永遠也不會知道,他曾怎樣地懷念那些在蜀中有她陪伴的美好日子。

忽憶揚州揚子津,遙思蜀道蜀橋人。
鴛鴦渚兮羅綺月,茱萸灣兮楊柳春。

他不想再這樣繼續下去。佛陀說:有過執著,放下執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寸步千里,咫尺山河。在某個月白風清的夜晚,他一寸一寸地,用僅能活動的一隻手臂,支撐著這副殘軀,一步一步地爬到潁水邊。銀子般的河水照見他面目全非的臉,曾幾何時,名門公子英姿勃發,蜚聲四海。他不再猶豫,不再遲疑,閉上眼睛沉入到那片碧水。

不知道在遙遠蜀地的郭氏,有沒有讀過她的情郎曾經寫下的那首叫做《關山月》的詩篇。

那裡面有名句,讀做:相思在萬里,明月正孤懸。
Scroll to Top